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气亏虚型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滴鼻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刺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治法方药研究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与综合疗法进行了综述 ,并对骨关节炎的中医临床与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采用内治法、外治法及综合疗法等。辨证论治、周期疗法、经方、名方、单验方、中成药等为常用的内治法;灌肠法、针灸、穴位注射、外敷法、离子导入等为常用的外治法。综合疗法则为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的运用方法。指出该病缺乏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且基础临床实验较欠缺,药物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常见的一种哺乳期症状,中医学认为属"乳痈"范畴,本文旨在对近十年国内中医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研究作一综述,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兼治法;内治法包括郁滞期、成脓期及溃后期;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敷法、推拿疗法、针灸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研究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与综合疗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骨关节炎的中医临床与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方圆  杨宇峰 《河北中医》2023,(6):1048-1051
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失眠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医功法、音乐、按摩、结构式教育等,其中内治法最常见,主要包括经典方剂、自拟方剂和医家经验疗法。常见的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针药联合和敷贴疗法。参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失眠的效果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但长期血液透析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伴焦虑或抑郁障碍的方法包括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复合疗法等。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经方疗法、时方疗法、自拟方疗法、中成药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包括穴位疗法、中药足浴、五行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复合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治及常规西药和护理,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规范的辨证分型、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样本量有限、缺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等。今后,应扩大样本量,严格实施随机对照试验,并探索具体的作用机制,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伴焦虑或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此外,中医外治法应成为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障碍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苗医侗医布依医传统疗法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仅总结出认识疾病的理论依据和诊断方法,同时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各种疗法,以达到消除疾病,确保健康的目的.苗医、侗医、布依医常用的疗法分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类,内治法以内服药治疗疾病,外治法又可分为非药物外治与药物外治两种方法.由于民族不同、地域有差异以及医药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每个民族医的治则、用药与治法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种树彬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84-2585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治法、综合疗法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多反复缠绵难愈,但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颇有经验,检索近2年文献,对中医药辨治失眠的思路进行归纳整理,分为内治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是指口服中药治疗,外治法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刺血疗法以及刮痧推拿等其它疗法。  相似文献   

11.
梁薇  朱博畅 《中国针灸》2008,28(2):129-132
单永华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40余年,广涉群贤,勤求古训,医技精湛,应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解惑刺法",针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证候,分别采用开窍解惑法、化瘀解惑法、平衡解惑法进行治疗,见识独特.擅用头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注重特定穴在临床中的运用.施针过程中注重针刺手法,提倡治神与守神,促使气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针刺疗法以其安全简便经济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通任顺气"针刺法是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能治疗诸多疾病的创新针法,该针刺方法与常规针刺法相比具有一些优势,临床疗效显著。以中风后抑郁、中风后失眠和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例,介绍"通任顺气针刺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吴有性的“杂气论”和中医的“天人合一”哲学观点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文献依据;现代医学中与肿瘤发病相关基因的发现、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的发现,以及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临床依据。内疫病机认为,人体自身有杂气,健康人体杂气受正气制约,正气一旦亏虚,则可能对杂气失于控制,杂气变逆,甚而作疫,导致疾病。针对内疫病机提出促邪归正治疗原则,即扶正与攻毒并施,促使内生的疫气重新归顺正气,为正气制约,与诱导疗法暗合。  相似文献   

14.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一理论在治疗肾系疾病中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医案举例、分析,强调“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这一理论在实际指导临床中的重大意义,强调该理论在病因分析、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理论指导临床,为治疗疾病,研究病因,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凉血清热法、温经散寒法、疏肝理气法、益气健脾法分别治疗外科丹毒病、脱疽病、乳癖病、股肿病,并附验案4则。  相似文献   

16.
周学文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出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这一学术思想,通过浏览古医籍中相关文献,探寻该理论形成之依据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复发.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近期疗效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溃疡复发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在内镜下特征与"疮疡"的表现极其相似,而提出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要根据其具有"痈"的特点与临床"证"的特性,进行从痈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以期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胡国华教授秉承海派中医朱氏妇科的学术观点,认为产后身痛的根本病机是产后多虚,邪气入里所致,常运用朱氏妇科"通、涩、清、养"四法中的"通""养"二法论治本病。患者产后气血亏虚,百脉空虚,筋脉失养即本虚,此时又因外邪入侵,产褥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即标实,针对产褥期特殊的生理病理以及气血亏虚、外邪内侵的发病机制,胡国华教授提出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法。胡国华教授用药灵活,精而不杂,善用药对,丝丝入扣,强调疾病有其共性,但亦须重视个体的动态变化,还非常重视患者心理调摄,除言语劝导外可根据临床症状酌加疏肝宁心之品,临床往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始终抓住"扶正祛邪兼顾"的治疗思想,引入中医外科疮疡内治法"消、托、补"的治疗原则,药力直达病所,消痈生肌、祛瘀生新以达到抑灭幽门螺杆菌,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溃疡面肉芽组织增生及黏膜上皮细胞修复,治愈消化性溃疡病。在清热解毒消痈的同时,不忘顾护脾胃之气;对局部痈疡修复的同时,不忘调节人体正气,以加速创口愈合,祛腐生新,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