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目的]为郑魁山教授家传针法之一的“二龙戏珠”针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详细介绍郑老家传针法“二龙戏珠”的操作准备、消毒及进针操作、针法注意事项,并选取一则“二龙戏珠”针法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案例加以按评,以探讨“二龙戏珠”针法的中医针灸理论来源,即“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结果]“二龙戏珠”在操作中强调上下眼睑的感传,因感传如两条龙包围眼珠而得名。该针法扩大针刺作用面,疏通眼周经气。通过“目-经络-脏腑”循行,调和机体阴阳,使阴平阳秘、正气自得,达到祛邪风止痒、通畅经络的目的,有效治疗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二龙戏珠”针法融合了“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两种中医针灸理念,于眼周穴位进行干预,有效刺激局部气血、缩短经络感传距离、增强针感。[结论]“二龙戏珠”针法善于畅经络、通气血,对反复过敏性结膜炎等气血不通的眼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梳理总结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特色针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影像音频考证、实地调查、电话信访等方法,了解近现代浙派针灸名家针法学术思想、操作方法、适应病症、代表医家,并进行分类阐述。 [结果] 浙派针灸医家针法的学术思想主要源自《内经》《难经》《针灸大成》的理论精髓。从特色进针法、对古代针法的继承发扬、近代创新复式针法、穴法和刺法特色结合运用、现代创新技术五方面分类汇总发现,浙江针灸医家针法多在《内经》补泻手法、《金针赋》复式手法,以及《灵枢》刺法的基础上传承创新,重视治神、得气、守气,治疗时偏爱调气多于调血。不同名家对传统针法亦有各自独见,一部分现代医家吸纳现代技术,自制针具,改良针法,丰富了临床诊疗特色。 [结论] 现代浙江针灸名家针法崇古纳今,守正创新,各有偏爱与所长,也存在对同种针法的不同见解与使用,其针法体悟与特色值得后辈学者学习借鉴。探究浙派医家针法特色有利于浙派针灸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氏奇穴针法首创于民国时期董公景昌先生,其临证处理异于正统,取穴尤为奇特,在针灸学术上自成一派,为海内外广大针灸学者推崇.其中倒马针法是董氏针灸中颇具特色的针法,本研究采用重子、重仙二穴倒马针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24例临床效验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目前我国针法和灸法现状,分析针灸脱节的原因,引起大众对针灸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的重视,从而在使用传统针灸方法治疗时可以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3,(11):1757-1758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温通组,每组各30例。温通组给予温通针法针灸治疗,普通组实施普通针法治疗,配合按摩治疗,每日针灸治疗30 min左右。结果:下肢疼痛结果显示温通组有效率为96.7%,普通组有效率为80.0%;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显示温通组有效率为96.7%,普通组为70.0%;另外温通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普通组更好,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普通组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缓解以及脊髓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较传统针法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宗涛 《沈阳医学》2003,23(2):93-95
现代康复理论渗透到脑卒中偏瘫各个时期的针炙治疗中。将针灸疗当与康复技术相结合。不同康复时期选用不同的针法和处方。同时与传统针法组进行了观察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神调经针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肝郁气滞证月经后期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及二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安神调经针法组(23例)及常规针灸对照组(17例),安神调经针法组采用安神调经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治疗肝郁气滞证月经后期的常规针灸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在治疗前及治疗中第3个月经周期采用B超动态监测卵泡发育及对临床症状进行量化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的改善及疾病疗效、调经疗效、症候疗效各方面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安神调经针法治疗月经后期在促进卵泡发育及临床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8.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截止2019年,我国已成为AD患者最多的国家,为我国看护及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药治疗AD存在一定优势.本文系统综述了历代医家对AD的认识及治则,通过系统归纳AD分期、分型论治、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经络针灸、情志疗法等多种中医手段对AD...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秦敏教授运用秦氏整体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秦氏整体针法是秦敏教授在二十余年针灸临床经验基础上所创立的治疗体系。该法是以针灸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打通任督二脉为治法,选用头皮针、腹针、太阳夹督围刺针为处方,并以飞针术为针刺手法,以达到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病案举例,详细介绍秦敏教授运用秦氏整体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并总结归纳秦氏整体针法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全息针法治疗中风偏瘫2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全息针法和普通针法对照治疗中风偏瘫 36 0例 ,按照《国际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DEM的方法 ,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大全息针法治疗中风偏瘫能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I指数积分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重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策略检索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中关于6种针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时间范围从建库至2020年7月。2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再使用ADDIS、Stata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3 311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上,针刺、温针、隔物灸、热敏灸优于西药及电针;温针、隔物灸优于针刺。6种针灸疗法有效率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隔物灸、温针、热敏灸、针刺、艾灸、电针。结论 6种针灸疗法中隔物灸有效率最高,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影响,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考察穴位超声针灸与普通毫针、艾灸疗法的疗效关系。我们以不同疗法对实验性胃痛大鼠的痛(?)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超声针灸组、针刺组、艾灸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穴位为“足三里”。结果显示:超声针灸组、针刺组、艾灸组在治疗期均可明显提高大鼠痛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三组之间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超声针灸组较之针刺组和艾灸组具有更好的镇痛后效应,且超声针灸疗法无痛无创,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毫针、灸法、耳穴等形式。该文查阅近5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分门别类进行综述,肯定了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希望能引起同道的一些重视,促进针灸在治疗失眠研究中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方书之祖,《伤寒论》对针、灸、药的选择应用谨慎而精到,并开创了针(灸)药并用之先河。其内容有先针后药者;有先灸后药者;有只针不药者;有只灸不药者;有针灸药皆宜者;有误用针灸,汤药救逆者;有根据疾病轻重,而选择针或药者。通过整理、分析《伤寒论》中针(灸)药选配应用的有关条文,探析针(灸)药各自的优势及相互作用,把握其针(灸)药选配特点,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综合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针灸综合治疗组86例采用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针灸综合治疗组不同疗程及2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针灸综合治疗组第一、二疗程的显效率分别为79.1%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综合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7%、93.0%,单纯针刺对照组分别为71.4%和48.5%.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谷刺或齐刺、温针灸、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预防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变化及逆针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探讨预先针灸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查更年期雌性大鼠,以自然老化法获得大鼠更年期模型,以预先针灸关元穴为介入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瘦素水平,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重增长率及下丘脑、卵巢瘦素含量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呈正增长,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升高(P<0.01)。逆针灸降低大鼠体质量增长率(P<0.01,P<0.05),并降低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P<0.01)。[结论]逆针灸可以通过改善更年期机体瘦素抵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更年期体脂的异常堆积和卵巢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概述针灸血清对机体各系统效应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检索概述2000年以来针灸血清对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研究进展。结果:针刺血清和艾灸血清与针灸疗法具有类似效应,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降低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抗哮喘等作用。结论:针灸血清中含有某些活性物质,从而发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汉方医学著作《救急选方》收录了当时及历代众多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中国古代医籍中的急救措施及验方,总结了采用针法、灸法等治疗诸多急发病证的治法,辨证清晰,内容全面。通过对《救急选方》中有关针灸急救术文献进行整理,从辨明病证,辨证施治;重视灸疗,运用广泛;补泻施针,多用放血;针灸相合,针药并用;就地取材,简便廉验五方面总结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价值,探析其学术成就,为针灸在急救中的应用提供例证和文献参考,拓宽当代针灸临床治疗思路,丰富针灸急救术的文献研究内容,为古代中国医学急救方法与学术思想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的报道来看,针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近5年来的资料表明,采用的方法大多为针刺、温灸、电针及针药并用等,较多使用的是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方法相结合,且综合疗效往往优于单一疗法。如何确定针灸治疗KOA的最佳方法,找到最简化的治疗方案,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确定针灸治疗KOA的公认量化指标,以揭示临床疗效取得的机理,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灸是当今世界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其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对于目前国内外针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通过方法学的探索与完善、临床研究的规范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得以解决,从而不断地推动和促进针灸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