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百草枯(PQ)诱导小鼠脑小胶质(BV2)细胞株的炎症反应。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V_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20、40、80μmol/L的PQ溶液继续培养6、12、24、48 h。检测细胞活性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及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PQ染毒组BV_2细胞TNF-α、IL-1β、IL-6和ROS的水平及细胞抑制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染毒6 h比较,染毒12、24、48 h时BV_2细胞TNF-α、IL-1β、IL-6和ROS的水平及细胞抑制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Q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BV_2细胞的抑制率及TNF-α、IL-1β、IL-6和ROS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PQ能活化小鼠小胶质细胞,使其分泌炎症因子,同时诱导氧化损伤,加重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海马锌指蛋白A20变化,为阐明应激致抑郁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CRS建立应激致抑郁动物模型,8w后测定动物体质量,并检测小鼠悬尾不动时间、自主活动运动速度、糖水偏爱分数等行为学指标;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和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检测海马A2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w CRS暴露后,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自发活动的平均速度和糖水偏爱分数明显降低,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小鼠海马组织内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增加;海马组织内A20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CRS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可能与神经炎症和A20表达降低相关。[营养学报,2019,41(2):189-19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分别用1mg/LLPS或25mmol/LRes+1mg/L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在刺激后6~12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Res+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P<0.005)。结论LPS可诱导巨噬细胞NF-κB活化,导致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增强,而Res能抑制NF-κB活化而调节TNF-α、IL-1β、IL-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体外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观察低剂量鱼藤酮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白介素6(IL-6)生成及montelukast的作用。方法以PD诱导因子鱼藤酮处理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V2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 IL-6蛋白表达, ELISA 方法检测 BV2细胞 IL-6释放。观察 CysLT1R 拮抗剂montelukast对鱼藤酮诱导的小胶质细胞IL-6的影响。结果低剂量鱼藤酮(0.3~3 nM)浓度依赖性地增加IL-6蛋白表达;以鱼藤酮(3 nM)处理细胞1~24h,时间依赖性的诱导IL-6释放增加。 CysLT1R拮抗剂montelukast降低鱼藤酮增高的BV2细胞IL-6水平。结论低剂量鱼藤酮诱导小胶质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增加,montelukast抑制鱼藤酮诱导BV2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参与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哮喘相关炎症因子的机制。方法 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对照组和哮喘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联合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分组处理:空白对照组,HMGB1组(浓度分别为100、200、500 ng/mL),500 ng/mL HMGB1+AG490组,500 ng/mL HMGB1+雷帕霉素组。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结构;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小鼠肺部组织HMGB1的表达;ELISA法测定两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HMGB1的含量和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 哮喘组小鼠HMBG1的表达比正常小鼠明显升高。HMGB1升高细胞中TNF-α、IL-6和IL-1α水平,上调p-JAK2和p-STAT3水平,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AG490和雷帕霉素处理抑制细胞中p-JAK2和p-STAT3表达,同时降低TNF-α、IL-6和IL-1α水平。结论 HMGB1参与调控哮喘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小鼠动脉硬化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选取30只雄性8周龄ApoE~(-/-)小鼠适应后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APS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APS组高脂喂养20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随后,APS组给于APS 2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7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结果 APS组TNF-α、IL-6、IL-1β水平较动脉硬化模型组均减少,分别为(2.73±0.48)比(4.25±0.51)μg/L、(67.41±12.39)比(82.62±16.23)μg/L、(177.87±22.16)比(242.78±11.49ng/L)(P0.05)。结论 APS可能通过减少TNF-α、IL-6与IL-1β炎症因子水平,起到稳定AS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nano-Zn O)对小胶质瘤BV2细胞炎症因子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不同质量浓度nano-Zn O(0、5.0、10.0、15.0、20.0、30.0、50.0、75.0 mg/L)染毒小胶质瘤BV2细胞24 h,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后确定染毒剂量。以nano-Zn O(0、5.0、10.0、15.0、20.0 mg/L)染毒BV2细胞24 h,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LDH活性,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并用Image J软件对蛋白条带灰度值进行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炎症因子分泌与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nano-Zn O染毒剂量的增加,BV2细胞存活率降低(r=-0.994,P0.001),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LDH活性增加(r=0.749,P0.001)。与对照组相比,10.0、15.0、20.0 mg/L nano-Zn O染毒组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增加(均Ps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各染毒组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且与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r TNF-α=0.836,P0.001;r IL-6=0.539,P0.001;r IL-1β=0.659,P=0.008);20.0 mg/L nano-Zn O染毒组p-p38MAPK与p38MAPK灰度值的比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no-Zn O可诱导BV2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和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LR4受体抑制剂TAK-24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用脂多糖诱导BV2细胞构建炎症反应模型。(1)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AK-242预处理BV2小胶质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TAK-242浓度。(2)BV2小胶质细胞加入0,0.1,0.5,1μg/mL脂多糖(LPS)刺激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TLR4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3)将BV2小胶质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TAK-242组,LPS组和TAK-242预处理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TLR4、MyD88,IL-1β、IL-6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1)CCK-8:低剂量的TAK-242不影响BV2细胞活力;与LPS组相比,TAK-242预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TLR4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TLR4、MyD88、IL-1β、IL-6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TAK-242预处理组TLR4、MyD88、IL-1β、IL-6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PS可激活TLR4信号通路;TAK-242可降低疾病因子TLR4、MyD88、IL-1β、IL-6等的mRNA表达,并从而增加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侯海峰  贾强  周汝  李成  袁娜  杨明峰  丁国永 《卫生研究》2012,(2):195-198,203
目的观察黄绿青霉素(CIT)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lβ)、IL-6和IL-8等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CIT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表达MCP-1、IL-lβ、IL-6和IL-8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选择第5~6代进行试验,待细胞融合80%后随机分组,加入TNF-α(10μg/L)、CIT(2μmol/L)建立TNF-α组、CIT组、TNF-α+CIT联合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时间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及MCP-1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表达;RT-PCR检测各组MCP-1 mRNA表达。结果在TNF-α组和TNF-α+CIT组,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MCP-1浓度,细胞MCP-1 mRNA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TNF-α+CIT组均高于TNF-α组(P<0.05)。结论 CIT可明显上调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IL-lβ、IL-6、IL-8表达和NF-κB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9):1390-139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与其病情发展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比分析两组间及不同临床分期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肺癌组IL-1β、IL-6、IL-8、TNF-α与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中晚期组患者IL-1β、IL-6与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组(P<0.05),而两组间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与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中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这些细胞因子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