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有三种情况属于便秘的范畴,即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大多数人每日至少排便1次,粪便并不干燥坚硬。便秘者一周排便不到3次或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每次排便异常困难,时间很长,粪便坚如羊粪,量很少,而这又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相似文献   

2.
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其病因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便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名称,许多原因可引起便秘。患者对便秘的描述可以是以下三种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过硬,这三种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程度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即使每天排便仍感到有便秘,另一些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而无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发病率尤高,大约1/4左右的老年人患习惯性便秘。所谓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隔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常伴有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5.
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胃肠道传输功能障碍的顽固性便秘,以结肠传输减慢为特点.这类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无便意及排便困难,是功能性便秘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便秘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该病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便秘的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是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许多原因均可造成便秘,而便秘又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患者极难忍受,了解其常见并发症,对预  相似文献   

7.
<正>便秘是指排便习惯改变,大便频率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和(或)排便困难,粪质干结,可有便排不尽的感觉~([1])。体虚、肠道应激能力下降、缺乏运动、因慢性病口服多种药物是老年人便秘的重要因素~([2])。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15%~20%,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4])。老年功能性便秘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5])。有研究表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躯体及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和社会因素等影响,慢性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肠癌患病风险,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1].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2],目前发病有增加趋势,诊断方法较过去明显增多,治疗的药物种类增加,本文对该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便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名称,许多原因可以引起便秘。患者对便秘的描述可以是以下三种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过硬。这三种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程度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即使每天排便仍感到有便秘,另一些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而无排便困难。1 排便的生理人体每天大约有10 0 0mL的液体从回肠进入结肠。在2 4h之内,经过结肠的液体中90 %的水分和盐被黏膜吸收。进入结肠的碳水化合物被细菌酵解成可以部分吸收的短链脂肪酸。水分被吸收后,食物中的纤维、细胞和其它不能被酵解的固体物质成为固态粪便的基质成分…  相似文献   

10.
正便秘是老年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为主要临床表现[1-2]。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便秘患病率约为22%[3],而长期住院的老年人患病率甚至高达79%[4]。年老之人,脏腑功能减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加之长期运动量减少、不定时排便、少纤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它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以中老年人多见。慢性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临床上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多为对症治疗,根据便秘的治疗原则应首先进行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补充足量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3.
赵秀华 《山东医药》2011,51(33):117-117
习惯性便秘是指慢性功能性便秘,一般以2 d以上无排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及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为临床特点。近年来,我们对79例老年习惯性便秘进行健康指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肛肠科共收治中老年习惯性便秘79例,男47例、女32例,年龄46~91岁、平均72岁。其中,不良排便习惯37例,饮食不当21例,精神因素6例,其它15例。临床特点:①便秘次数减少,即每周排便少于3次,严重者2~4周排便1次。②排便困难,部分患者每日排便可多次,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护理问题。所谓便秘是指正常饮食的情况下3d无排便,或比健康时排便少,粪质坚硬,排便困难,患者有不适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绝对卧床休息时肠蠕动减弱,进食量减少,胃肠道淤血致使肠蠕动减弱。使用吗啡等镇痛剂使胃肠平滑肌兴奋,括约肌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而引起便秘。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指排便困难或费力、粪便干结且量少,排便次数每周〈3次。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引起便秘的病因很多,总体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结肠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310例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有10%~15%的健康人群受到便秘的困扰,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FC发病率在6.07%~9.18%。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增高。FC患者常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罗马Ⅲ的标准[1],便秘的定义为:(1)排便困难,硬便,排便频率减少或排便不尽感;(2)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天排便量<35 g;(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胃肠道转运状况推荐用国际通用的Bristol粪便分型来判断,符合便秘标准者多为BristolⅠ~Ⅱ型.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60岁的老年人群中便秘患病率为11.5%[2],随着人口渐趋老龄化,便秘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诱发直肠癌、结肠癌等,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重视老年人便秘的诊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慢性便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秘是常见的病症,不仅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也可以表现为排便困难或不尽感觉等。便秘的诊断似乎很容易,许多患者常自服泻药,处理便秘。实际上,健康人的排便习惯也并不一定每日1次。据北京地区对18~70岁普通人群的排便习性调查表明,成年人正常排便次数范围为每日3次至每周3次,多为成形软便,也可以是半成形便[1] 。对便秘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正确诊断和进一步合理处理。目前,国际上推出罗马Ⅱ有关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2 ] ,包括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大于1/ 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 )…  相似文献   

19.
<正>功能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且不符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诊断参照罗马Ⅳ标准~([1]),需要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因素、药物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便秘~([2])。据统计,中国人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为6%,其中男性4%,女性8%~([3])。随着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辨证用药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药学治疗功能性便秘,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等优势,在减少西药不良反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一种病理改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增加[1],约1/3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2]。美国大学胃肠病学便秘小组定义便秘为"不满意的排便,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两者兼而有之。"[1]。便秘的原因很多:胃肠动力的缺乏;肠道所受刺激不足;摄入过少,或者其中的粗纤维和水分不足;肠黏膜的敏感性降低,不能适时地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