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任超  陈良飞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92-1094
目的 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11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补高渗液、维生素、胰岛素、能量合剂等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神志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见效快、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选药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4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而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问。结果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涂东  韦彤  杨子松 《人民军医》2006,49(4):191-192
目的:观察纳洛酮加葛根素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急性酒精中毒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性别、年龄、饮酒量、中毒时间及程度差异不显著。结果:观察组0.5h内清醒27例,1h内全部清醒;对照组0.5h内清醒6例,1h内清醒12例;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酒精中毒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1.2 g,加入到10%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记录并比较两组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轻度酒精中毒患者神志及四肢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酒精中毒神智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精细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的急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精细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3 ±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8.2 ±1.6)天,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与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治疗成本,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卫国  徐维明 《武警医学》2008,19(10):909-911
 目的 探讨序贯性血液灌流(HP)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度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重度中毒患者行序贯性HP+CVVH治疗,对照组43例仅行HP治疗,观察两组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治愈率提高(P<0.05),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 序贯性HP+CVVH治疗重度中毒优于单用HP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临床救治各种重度中毒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观察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急性酒精中毒病例分为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经治疗,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清醒时间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凯西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急诊收治重度镇静催眠药物急性中毒患者64例,按单盲原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量纳洛酮治疗,治疗组33例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促醒及留院时间。结果 6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但治疗组患者促醒及留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8项、肝功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临床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安全可靠,大剂量使用可缩短促醒及留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前访视,透析中精细化护理、透析后回访与评价.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诱导期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访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掌握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前壁心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间窗差异对其疗效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治疗急性前壁心梗的患者89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发病后到医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持续半年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心室重构的影响等.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4.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脏重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梗患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越早,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早起及时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措施及评价。方法选取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50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应用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各25例,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差异,作出临床评价。结果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意识觉醒恢复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用药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内科止血对症治疗,治疗组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消化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住院时间、肠鸣音由亢进转为正常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分析病例发现,经过内镜止血的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安全性均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止血治疗技术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比常规止血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一线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抢救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01~2012-10接收的46例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患者随机平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抢救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3例护理组患者,在昏迷时间、住院所用时间以及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综合护理治疗,能够对患者症状得到控制以及提高抢救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床旁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对在常规内科治疗上加用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的2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病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下降,应用阿托品总量减少(P均〈0.01),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05-08~2009-05收治的5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对照两组病例的治愈率、阿托品总用量、昏迷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阿托品总用量减少(t=4.092,P<0.01),患者昏迷时间缩短(t=3.24,P<0.01),住院天数缩短(t=4.505,P<0.01),治愈率提高(χ2=4.073,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内科常规治疗外加用血液灌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模式护理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将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模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0%、对照组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式护理在急诊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潘洁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595-595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治疗期间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我科通过对32例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延长了低血压患者透析治疗的时间,保证了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全面性护理干预对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的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肾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面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全面性护理干预对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的护理效果好,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英  沈丽娜 《兵团医学》2016,47(1):71-7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疗组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患者上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