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妇科护理人员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制定团队工作目标、职责、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志愿者护理服务方案。比较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前、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病人遵医行为依从性及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志愿者咨询护理服务实施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由实施前的80.3%,提高到实施后的97.8%(P〈0.01),病人的遵医行为中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81.1%,提高到实施后的99.5%(P〈0.01)。结论:实施志愿者护理咨询服务后,护士有了专门的时间与病人沟通及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之相关制度的实施及运作,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实质,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实行护理组长包干责任制和护士床边工作制,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结果]全体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知晓率达100.0%,顺利推行护理排班模式改革及责任制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未发生1起护患纠纷,病人满意度达99.1%,护士满意度93.1%,医生满意度98.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培养和强化护生主动护理服务意识的方法 与效果.更新护生服务理念,调动护生积极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岗前培训中重点培养和强化护生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的要求为护生制定"生活护理记录单",执行完后由带教老师签字,并与实习综合考评及评选优秀护生挂钩;要求护生每天为1例患者做健康宣教1次,然后由带教老师给予指导,最后由患者和带教老师签字,并要求护生每月对患者至少进行1次群体健康教育并评估.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护生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认可度达到了94%,并且有86%的护生认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培养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患者满意度达10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脏病专科门诊开展早班志愿者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组建早班志愿者护理服务队,讲解就诊流程、举办肾脏病健康知识讲座、介绍肾脏病健康教育科普丛书,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5年的应用实践,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理念增强,护患关系更加融洽,肾脏病专科门诊部满意度由2010年的95.38%上升至2014年的98.83%,门诊量逐年增加。结论组建早班志愿者护理服务队,可使患者及时了解所需要的服务信息及就诊流程,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志愿者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按照医院志愿护理服务的工作办法成立护理志愿者服务管理小组,招募1132名志愿者为医院患者及社区人群提供引导、陪送、健康咨询、生活照顾、家庭访视、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结果服务对象对志愿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6.08%,在职护理志愿者和护生志愿者对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认同率分别为95.24%和96.53%。结论医院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服务对象的非医疗性需求,实现志愿者的自身价值,培养护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体现医院公益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责护士负责制"(简称"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为配合我院"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护理部在全院大部分病区实施了"主护制"临床护理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我们随机抽取实施"主护制"的10个病区作为试验组,另外10个未实施"主护制"的病区作为对照组,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内容的比较,如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评价、护理质量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试验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主护制"优化了临床护理模式,调动了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对护士行为的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专业实习生制作PPT(中文演示文稿)给患者实施集体健康教育来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护生根据病区相应疾病与带教老师共同确定健康教育题目,收集资料制作PPT,每周固定时间、地点集中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集体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病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生对病区带教的满意度,拓展了带教老师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该课题组通过病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特色中医护理服务的开展、创建中医护理示范病区,提高了病区中医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中医护理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丰富了中医护理的内涵,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朱江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472-473
2010年4月-2011年9月,通过开展"建立健全急诊绿色通道"和"落实急诊无缝交接",丰富和拓展了具有急诊特色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达99.65%,无患者投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充分地调动了急诊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急、危重症的救治,又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及安全感,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也随着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2011年6月及12月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总体满意度由2009年的97.55%上升到2011年的99.47%,各因子的满意度也均有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适宜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志愿者咨询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5月的住院患者60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6~11月的住院患者600例为研究组,即根据妇科护士的结构及工作情况,针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存在的问题,组建科室护理志愿者咨询团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住院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行为及依从性等。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理志愿者咨询服务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了病区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在病区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翠娥  谌永毅  王卫红 《护理研究》2014,(16):2025-2027
[目的]探讨开展志愿者服务在门诊活动中对培养护生护理人文素质的影响。[方法]开展志愿者服务对在我院门诊活动中148名志愿者护生和484名接受志愿者服务的病友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护生进行人文素质考察。[结果]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护生中,曾经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有85人,有84.3%的人是在服务活动中感到快乐,77.8%的人表示愿意继续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有55.6%的受调查者希望志愿者能给予更多的医疗服务,29.6%的人希望能得到精神慰藉,96.3%的人对志愿者的感到满意,98.1%的人认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对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有帮助。[结论]护生通过在门诊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其护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展门诊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开展并不断完善具有门诊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对门诊实施区域责任包干制、加强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开展一站式服务、改善就诊流程等措施。结果:实施门诊特色护理服务管理后门诊环境整洁有序,护士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护理部三级质控检查,门诊区域护理工作质量月均评分为98.80分,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68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1年的95.39%提高到2012年的98.93%。结论:开展门诊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将门诊护理工作量化、流程化、标准化,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综合性医院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发挥专科护理骨干作用,提高医护合作的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配合我院已开展的"主诊医生负责制",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在8个病区共选出31位"主护",与主诊组配合,形成医护合作团队,共同为一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并通过护理质量考评、医生对"主护"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三方面对"主护"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主护"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显著增强,医护间合作较前密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主护制"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有利于发挥专科护理骨干的技术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医护团队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综合性医院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发挥专科护理骨干作用,提高医护合作的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配合我院已开展的"主诊医生负责制",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在8个病区共选出31位"主护",与主诊组配合,形成医护合作团队,共同为一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并通过护理质量考评、医生对"主护"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三方面对"主护"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主护"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显著增强,医护间合作较前密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主护制"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有利于发挥专科护理骨干的技术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医护团队合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方法护生利用周末时间进入医院参与志愿者服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提供生活照顾、聊天、读报等。结果病人及家属、医护人员和护理志愿者对护理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7.00%、95.00%、98.33%;认为应该坚持的认同率分别为99.00%、97.50%、98.33%。结论护生参与临床护理志愿活动,实现了学校、医院和护生三方共赢,值得大力倡导。  相似文献   

17.
刘娜  佟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6):4425-4427
目的调查分析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纵向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将普通外科某病区自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功能制护理基础上的一种横向教学模式,实验组运用新教学模式即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纵向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评价患者对护生认可程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对实验组护生信任度评价总分为(36.29±0.89)分,患者对对照组护生信任度评价为(29.49±0.6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37,P〈0.01)。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评价评分为(35.54±0.91)分,患者对对照组护生满意评价评分为(27.61±0.5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18,P〈0.01)。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应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纵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4~10月和2011年4~10月在门诊输液3天以上的患者各150例。将2010年4~10月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2011年4~10月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实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实习的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实验组护生入科前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前控式护理管理岗前培训。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满意度、患者对实习护生满意度、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记录引发护理不良事件护生人数。结果加强管理后实验组实习护生(中专组、大专组和本科组)的实习效果、带教教师评价、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均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生人数显著减少,其中中专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组和本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实习护生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满意度评价及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我科于2010年6月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并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整体护理,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组织开展活动后,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7.70%提高至99.34%。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现代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