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瘀豁痰法治疗亚急性、慢性颅内积血(液)32例32例中,年龄9个月~79岁;病程7d~6个月余;外伤28例,手术伤4例;硬膜外积血1例,硬膜下积血9例,脑内血肿3例,脑内多发性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13例,脑内积液1例,硬膜下积血合并积液4例;伴有脑挫...  相似文献   

2.
清热豁痰化瘀法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豁痰化瘀法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自拟清热豁痰化瘀法的蠲哮汤 ,并与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常用方定喘汤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4% ,对照组为7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χ2 =6.5 8,P <0 .0 5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豁痰化瘀法治疗小儿热性哮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回顾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41例,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侧脑室+单针或双针血肿引流的方法,进行血肿液化冲洗的治疗经过。结果:恢复良好18例(43.90%),好转10例(24.39%),无效3例(7.31%),死亡10例(24.3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是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CKD)缠绵难愈,长期治疗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躯体不适也会导致精神困扰,这些因素作为心理应激源,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后,出现各种心理-躯体症状。黄文政教授认为“肾阳虚”是其发病之本,在疾病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痰蒙、火扰、气郁及血瘀为标。黄教授治疗CKD相关焦虑抑郁,以温补肾阳,疏肝理气以治本,化瘀通络,豁痰开窍以治标,并且在治疗中强调豁痰、泻火、除烦、开窍、解郁、活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的微创治疗体会。方法研究4年来86例颅内血肿患者用YL—Ⅰ型针进行穿刺引流治疗的情况。结果自发性脑出血24例中存活21例,死亡3例,6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均痊愈,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高龄患者,微创穿刺治疗损伤轻微,可耐受,并取得较好效果,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亚急性及慢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的微创治疗体会。方法研究4年来86例颅内血肿患者用YL-Ⅰ型针进行穿刺引流治疗的情况。结果自发性脑出血24例中存活21例,死亡3例,6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均痊愈,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高龄患者,微创穿刺治疗损伤轻微,可耐受,并取得较好效果,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亚急性及慢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宣肺豁痰法治疗冷哮证的临床效果及其改善肺功能的机制。方法:将125例冷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宣肺豁痰法,74例)采用三拗汤和华盖散加减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小青龙汤治疗。用药治疗7天后停药,比较两组拜药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哮喘主要症状和体征(除咳嗽外)的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这种差异在磋疗的早期即已体现并持续至治疗结束;实验组的起效日寸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随着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气道高反应的状态多数得以纠正,治疗后丽组PEF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大气道∥能方面有明显优势。治疗后EOS绝对计数及百分比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宣肺豁痰法治疗冷哮证在扩张小气道、缓解其痉挛、消除痰栓、减轻其陶塞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入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例103例,脱落3例,完成100例,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法(药由生蒲黄、水蛭、虻虫、生大黄、瓜蒌等组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疗程14 d,分别于入组后第7、14、28、90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血肿吸收率、中医证候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法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颅内转移肿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36例颅内转移性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关系、病理类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肺癌、消化系癌和乳腺癌最常发生颅内转移;(2)颅内转移癌最常见的为腺癌、鳞癌和未分化癌;(3)发现原发肿瘤到出现脑转移症状大多不到半年;(4)脑转移癌首发症状主要为头痛、偏瘫和精神障碍;(5)脑转移癌CT和MRI增强扫描都表现强化效应,都存在瘤周水肿;(6)单发脑肿瘤手术加放疗有显著效果。结论(1)癌症患者一理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进行CT或MRI检查明确颅内转移;(2)颅内转移癌应尽量争取手术和放谢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键是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新安王氏医学学术流派传承人.其针对胸痹的3种常见证型,分别采用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化瘀豁痰通络止痛法予以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亚急性出血通过磁敏感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亚急性出血患者,均通过 CT、MRI 与磁敏感成像技术(SWI)诊断,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在出血病灶检出率上,CT 为72.5%,MRI 为85%,SWI 为100%,组间差异显著(P <0.05);在出血范围显示上,SWI 比其他两种检查方式更大,同时该技术检查出饿了静脉畸形、动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脑淀粉样变性者2例。结论:颅内亚急性出血通过磁敏感成像诊断可以提升诊断准确性,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有助于治疗的准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任继学教授治疗脑卒中理论新颖,疗效卓著.其治疗经验可总结为8法,即开闭固脱法,理气豁痰法,潜阳熄风法,化瘀降浊法,破瘀醒神法,补肾填精法,益气活血法,通腑泻热法.  相似文献   

13.
薛新潮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03-804
目的通过微创穿刺的应用经验,结合创伤性血肿的病理特点,讨论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适宜手术时机,针对不同类型创伤性血肿治疗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特殊措施等问题。方法采用局麻、不开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定向穿刺、抽吸、生化酶溶解及引流)治疗各类创伤性颅内血肿122例。结果本组122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血肿清除时间1d~6d,平均3d.血肿清除率为90%~100%.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良好率为9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用于治疗创伤性血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较彻底地清除血肿。特别适用于亚急性、慢性颅内血肿的治疗,部分急性颅内血肿的急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31例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判断疗效。结果 优(无任何功能障碍)25例;良(有经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差(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1例。结论 正确把握机会,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03月至2010年10月在头颅C T的指导下,采用Y L-I型针进行穿刺引流治疗颅内血肿42例.结果 恢复良好24例(57.14%),好转11例(26.19%),无效3例(7.14%),死亡4例(9.52%).结论 C 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尚未出现脑疝的各种类型的急、亚急性及慢性颅内血肿疗效确切,损伤小,病人恢复快,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扩张属于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方案主要着眼于急性加重期的感染控制,对稳定期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在整体调节、改善患者机体状态方面显现出一定优势。中医认为瘀血贯穿其发病始终,肺络瘀阻是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重要病理基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临证治以清热豁痰化瘀、益气健脾化瘀、清肝泻火化瘀、养阴润肺化瘀数法制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涤痰化瘀中药,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天仙胶囊。[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涤痰化瘀中药,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天仙胶囊。[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麦秀静 《中医学报》2019,34(7):1414-1417
小儿叹气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痰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以疏散邪毒为主,重视清热解表或清热利湿,将邪毒止于萌芽中,防邪不解而传于心;疾病中期,以豁痰化瘀为主,兼以理气健脾,主张"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常须豁痰",即痰瘀同治;疾病后期,兼以益气养阴,选方用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归脾汤加活血化瘀之品,豁痰化瘀而不忘养阴益气,进一步巩固治疗,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宣肺逐痰化瘀汤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的疗效。方法:149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予宣肺逐痰化瘀汤口服,每日1剂煎服,每日3次;对照组74例给予阿莫西林0.5 g,氨茶碱0.25 g,沐舒坦30 mg,均每日3次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测定血气分析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采用具有宣肺平喘,逐痰化瘀,兼补益肺脾功效的宣肺逐痰化瘀汤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