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部良性肿块手术切除18例临床分析;口腔颌面部外伤中气管切开术的选择性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镇静评分对清醒盲探气管插管中镇静作用的评估;UPPP、颏前徙术及舌骨悬吊术对OSAS患者上气道影响的初步分析;翼腭窝肿瘤手术方法的改良;多方向联合切除治疗巨舌症5例;  相似文献   

2.
20051911 斯康杜尼局部浸润麻醉在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20051912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盲探插管麻醉的的效果评价;20051913 复合型面裂合并困难气道患儿气管插管成功1例报道;20051914 牙龈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20051915 下颌支一髁突联合体内镜辅助手术进展(综述);20051916碧兰麻在口腔临床的应用(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腮腺手术病例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33例(超声刀组),另选取电刀手术30例设为对照(电刀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式一致。对两组总手术时间、暴露腮腺到切除腮腺浅叶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刀组所得出的各项数据均低于传统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使用超声刀方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手术中可能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共122例,采用Olympus光导FOB引导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麻下FOB经鼻腔或口腔进入患者咽喉部后,操作者通过镜身的旋转、俯仰等动作寻找会厌和声门,在声门开放时轻柔进入气管内隆突上约5cm,再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退出FOB并再次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好气管导管。结果 122例患者均插管成功。结论 FOB引导气管插管可大大减少或避免口腔颌面部手术全麻中的气道困难,应作为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常规气道管理技术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口底区域淋巴组织清扫术在舌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评价,保留气管插管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意义,两种局部麻醉剂在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保留气管插管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气道安全维护中的作用,以及与气管切开术比较之优越性. 方法临床分析49例口腔颌面外科病例,实施气管插管术48例,插管期间应用镇静镇痛治疗使病人Ramsay评分维持在2-4级,观察插管留置时间、留置期间血气(SpO2),气管插管保留或拔除后有无手术部位出血、血肿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56±0.74天,留置期间SpO2>98%(99.76±0.52%)所有气管插管病人无气道损伤,无气道出血,无肺部感染及镇静药物应用后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在现代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中,气管插管术不仅保障病人呼吸道通畅,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减少了病人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下径路经口气管内插管在复杂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6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实施下颌下径路经口气管内插管麻醉,术中使用自行研制的引管装置辅助引管。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引管成功,在无麻醉干扰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下颌下径路经口气管内插管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避免了麻醉导管对口腔手术野的干扰,是对传统麻醉插管方式的改进和补充,是复杂面部骨折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静吸复合加局部阻滞麻醉在婴儿唇裂整复术中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吸入安氟醚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斯康杜尼对老年人牙髓治疗的麻醉效果评价;巨大口咽癌行口、舌、咽颌面颈联合扩大根治术的麻醉处理:8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68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特点及技术改进,为临床4提供指导 颌外科手术患者168例,观察其插管方式,麻醉方法,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168例均经鼻腔盲探插管成功,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术后78例保留气管导管,平均为72h。拔管后无一例发生呼吸道梗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鼻引导管为正颌外科手术所需经鼻盲探插管技术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小儿术后气管插管堵塞致窒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口腔颌面部手术气管插管全麻多见。通过40例腭裂修复术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结束时观察,多数患儿没有清醒,要带插管返回病房或苏醒室,等候清醒后才能安全拔管。由于气管插管的存在,一般不会因喉痉挛、喉水肿、舌后坠而窒息,但若医护人员不及时观察病情,精心护...  相似文献   

11.
腭咽环扎术后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颧种植体在上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探讨;双岛黏骨膜瓣修复不完全性腭裂;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矿化Bio-Oss骨胶原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比较;4种麻醉方法在牙髓病治疗中止痛效果的比较;保留完整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式的探讨;水刀分离技术及其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医患角色互换在局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口腔颌面外科局麻实验应用目标教学法初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在大型口腔癌手术后监护治疗中的作用及必要性。方法:122例患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其中28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余94例患者保留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术后带气管套管转入ICU监护治疗。结果:12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6例术后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4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及时纠正;3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经抢救后呼吸平稳。结论:ICU能够对大型口腔癌患者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总结168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特点及技术改进,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正颌外科手水患者168例,观察其插管方式、麻醉方法、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168例均经鼻腔盲探插管成功,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术后78例保留气管导管,平均为72h。拔管后无一例发生呼吸道梗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鼻引导管为正颌外科手术所需经鼻盲探插管技术提供保证。而术后保留气管导管,不仅避免了常规气管切开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作用及必要性。方法:62例老年患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转入ICU监护和治疗1至3天,其中28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余34例患者保留气管插管。结果: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4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经相关处理,患者得到及时抢救,62例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ICU能够对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颞颌关节强直矫治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颞颌关节强直多伴有严重的张口受限。小儿颞颌关节强直成型矫治术需要插管全麻,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均选择气管切开插管全麻,此方法患儿痛苦大、护理繁琐,并发症多,且患儿家长大多难以接受。因此,手术最大的问题经常发生在麻醉诱导及术后麻醉恢复期中,其中气管内插管过程最为关键。以往普通的盲探插管方法难以调节声门位置,同时常并发如窒息、喉痉挛、上呼吸道梗阻、喉水肿和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近5年来,我科对小儿颞颌关节强直手术的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了临床研究,采用自制改良导管进行盲探插管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唇裂手术评估是术式改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常用唇裂手术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介绍,到评估结果在改进唇裂手术方法和技能中的应用,最终提出了评估与术式改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对手术方法不断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才能不断提高唇裂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03—2017-07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进行腮腺肿瘤手术的1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94例(超声刀组),使用电刀手术75例(电刀组)。分析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面神经损伤发生率、涎瘘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刀组中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8%,涎瘘发生率为4%,而超声刀组中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2.1%,无涎瘘发生。结论:超声刀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在腮腺肿瘤手术中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简化了腮腺的手术操作,术区视野清晰,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化,减少了面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一种固定经口腔麻醉插管方式,防止术中麻醉插管脱落,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方法: 将80例因鼻腔狭窄,需经口腔插管的口腔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麻醉插管置于口角,根据手术部位,用4号丝线固定牙体,继而缠绕于插管并打结。对照组中,麻醉插管置于口角,用4号丝线穿针并固定于口角软组织,再与插管打结固定。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分别有 18例、2 例发生导管轻、中度移位,而试验组2例发生导管轻度移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对照组口角轻度损伤11例,试验组未见口角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无牙龈损伤,试验组1例牙龈轻度损伤,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无牙稳定性改变。结论: 本研究试验组的固定方式,可作为口腔内手术时经口腔麻醉插管的常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口内入路下颌角、升支手术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手术中,下颌角及升支部位的手术常采用口外入路,以求获得良好的视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口内入路手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的口外入路手术相比,它具有更多的优点:①手术切口隐蔽,术后不遗留瘢痕,符合美学要求;②手术中不会损伤面部神经;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