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为朝鲜苍术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朝鲜苍术的挥发油中分离出58种,鉴定出5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94%,主要成分有苍术酮(31.1831%)、3-羟基-6β-环丙烷-5β-胆甾烷(12.3086%)、5α-螺甾烷(11.2161%)、巴伦西亚橘烯(7.05606%)、γ-榄香烯(4.24732%)、菜油甾醇(2.11089%)、石竹烯(1.44473%)、β-桉叶烯(1.43541%)、9,10-脱水-异长叶烯(1.21445%)、α-石竹烯(0.72132%)。结论朝鲜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伸筋草挥发油成分的固相微萃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伸筋草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98个组分,鉴定了81个组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7.80%。结论:主要成分是癸酸(10.63%)、β-马榄烯(6.60G)、反-石竹烯(7.29%)、白菖蒲油烯(23.77%)、旷古芸烯(3.38%)、α-姜黄烯(1.38%)、α-蛇床烯(1.67%)、δ-杜松烯(2.16%)、α-雪松醇(15.50%)等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自河北承德地区的野荆芥(Elsholtzia stauntonii Benth)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野荆芥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40个成分,鉴定了以4-异丙基-苯甲醇(48.32%),2-甲基-5-戊酮(3)基-呋喃(22.87%),2-甲基-5-异戊酮基.呋喃(6.40%),β-石竹烯(3.00%),2-乙基-5-异丁酮基-呋喃(3.56%),氧化-β-石竹烯(3.46%)等为主的36个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花挥发油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浙江产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作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4%.主要成分为IH-苯并环庚烯(22.70%)、水芹烯(17.77%)、β-花柏烯(15.94%),还含有一定量的β-榄香烯(2.99%)和β-法尼烯(1.75%).结论 浙江产异叶茴芹叶可作为提取榄香烯和法尼烯的原料药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浙产吴茱萸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0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为Caryophyllene oxide(19.773%),Bicyclo〔3.2.1〕oct-6-en-3-one(16.985%),Vanillin(14.090)。结论浙产吴茱萸叶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石竹烯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积雪草全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积雪草全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57个化合物。其中有α-丁香烯(.alpha.-Caryophyllene,18.90%)、丁香烯(Caryophyllene,18.78%)、氧化丁香烯(Caryophyllene oxide,9.64%)、β-榄香烯(Cyclohexane,8.01%)等。结论丁香烯含量可作为积雪草的质量指标之一。积雪草也可作为提取β-榄香烯的原料药材开发。  相似文献   

7.
浙产竹叶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浙产竹叶椒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5个化合物。竹叶椒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桉树脑(38.52%)和α-萜品醇(19.44%),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4-萜品醇(5.24%)、甲壬酮(4.13%)、α-红没药醇(2.47%)和桃金娘油(1.89%)。结论浙产竹叶椒叶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军  林观样 《医药导报》2010,29(11):1432-1435
目的研究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法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71种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Bicyclo[2.2.1]heptane, 2,2 dimethyl 3 methylene , (1S) (22.46%)、1,3,6 Octatriene, 3,7 dimethyl , (Z) (罗勒烯,29.62%)、beta. Myrcene(月桂烯,7.8%),油中含有一定量的Cyclohexene, 4 methylene 1 (1 methylethyl) 。结论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单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黑老虎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老虎含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后,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黑老虎挥发油中分离出151种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4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4.56%,其中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有18个。结论黑老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异石竹烯、δ-榄香烯、乙酸龙脑酯、δ-荜澄茄烯、β-古芸烯、γ-依兰油烯及其水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黑老虎含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后,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果 从黑老虎挥发油中分离出151种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4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4.56%,其中相对含量在1%以上的有18个.结论 黑老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异石竹烯、δ-榄香烯、乙酸龙脑酯、δ-荜澄茄烯、β-古芸烯、γ-依兰油烯及其水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吴丽群  江芳 《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01-102,105
目的分析中草药连钱草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方法提获连钱草中的挥发油。随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连钱草挥发油分离出71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47种,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2.29%。最主要的几种化合物为solavetivone(17.52%),pinoeamphone(16.32%),(+)-ledene(8.23%),β-humulene(7.92%)等。结论研究明确了连钱草挥发油含有的成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黔产葎草鲜品和干品雄花、雌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样品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在葎草鲜品雄花、雌花和干品雄花、雌花中分别鉴定出55、41、51、32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432%、97.034%、95.193%和68.896%。其中,鲜品与干品中质量分数较大的共同化学成分为β-石竹烯、(E)-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差异较大的化学成分为β-石竹烯(鲜品:49.370%,干品:76.029%)、β-月桂烯(鲜品:15.100%,干品:2.360%)、β-榄香烯(鲜品:9.847%,干品:3.095%)。结论:黔产葎草花雄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多于雌花,鲜品多于干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鲜肿节风挥发油中β-榄香烯的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TLC鉴别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为展开剂;HPLC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5C18-AR-Ⅱ(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供试品薄层色谱在与β-榄香烯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β-榄香烯在0.2215~2.214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为1.8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49%,其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为评价鲜肿节风挥发油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钱草的抑菌活性。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比较4种方法提取的连钱草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连钱草挥发油和水提物对供试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连钱草挥发油和水提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素英  张仁波 《中国药房》2010,(39):3719-3721
目的:分析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风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风草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与云南沪西县松风草挥发油化学成分作比较。结果:共分离出49种组分,鉴定出其中的48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85%;以烷类(二十三烷到三十三烷等)、酸类(棕榈酸、亚油酸等)、香豆素(异虎耳草素、花椒毒素等)、萜类(榄香烯、大根香叶烯等)和辛基油等成分为主,其中一些成分(如异虎耳草素、花椒毒素、榄香烯、亚油酸)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本次研究所分离的松风草挥发油成分及含量与云南沪西县所产的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有45种成分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检出。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松风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尉杰  谭睿  卢琼  谢彬 《中国药业》2013,22(17):11-13
目的 促进藏药木橘的开发利用.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共分离和鉴定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82%,其中脂肪酸类相对百分含量为51.97%.藏药木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40.04%),β-石竹烯(10.04%),油酸(7.83%),香叶烯B(5.33%),α-葎草烯(3.53%),γ-姜黄烯(2.61%)和α-桉叶烯(2.30%)等.结论 藏药木橘具有较好的药物开发潜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方法。方法 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红足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10 g.mL-1、浸泡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微波加热萃取29 min红足蒿挥发油的收率达0.29%,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3 h的收率(0.23%)。挥发油的GC-MS分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主要有石竹烯(13.85%)、樟脑(11.51%)、桉树脑(9.84%)、石竹烯氧化物(4.80%)、大根香叶烯D(3.99%)、?-芹子烯(3.47%)、1-松油烯-4-醇(2.50%)、桉叶-7(11)-烯-4-醇(2.50%)。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挥发油的成分和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结论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具有时间短、提取率高的优点,适合红足蒿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植物毛喉鞘蕊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用乙醚对药材粗粉进行索氏提取,浓缩得浸膏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 共分离出34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主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包括a-蒎烯、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