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轻则令患者口腔疼痛不适,重则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中断放疗.有文献报道超分割、加速超分割放疗对头颈部肿瘤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高于常规分割放疗15%[1],但也大大增加了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放疗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就是鼻咽癌放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在头颈肿瘤的放疗过程中,患者几乎全部都可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损伤[1]。放射性口腔黏膜  相似文献   

3.
蒸馏水在鼻咽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治疗缺乏特异性,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产生了一定的毒性和损伤,在口腔多种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口腔黏膜炎。放化疗时给予放射浅和化疗药物治疗,使口腔腺体分泌减少,影响增生活跃的黏膜组织,使口腔自洁作用消失,直接破坏口腔黏膜屏障易导致口腔炎。据统计,在接受标准化疗患者中,有40%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而在接受鼻咽癌放疗的患者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出现程度不同的口腔黏膜炎,干扰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又称放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主要发生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由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白膜、溃疡,伴疼痛和进食困难,发生率高达85%~1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后再给予雾化吸入,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结果放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均低于或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有利于降低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黏膜的损伤及疼痛程度,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丽英 《护理研究》2014,(6):2136-2136
放疗是头颈部肿瘤病人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放疗与化疗同期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然而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出血、糜烂、溃疡,导致病人咽痛、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目前国内对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报道较少。预测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是预防和及时处理的前提。现就头颈部肿瘤病人 G4射波刀联合同步化疗期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进行调查,以便在病人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前期即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口腔放射治疗通常引起患者口腔黏膜不同程度损伤,造成患者味觉减退、口干、口腔黏膜糜烂或溃疡,患者常感觉口腔黏膜刺痛,不能进食,放疗后2~3周最严重。迟发性损伤一般在患者治疗6个月以后才可能出现,临床表现为永久性口干、  相似文献   

8.
<正>放疗是头颈部肿瘤病人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1],放疗与化疗同期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然而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出血、糜烂、溃疡,导致病人咽痛、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病人治疗的依从性[2]。目前国内对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报道较少。预测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是预防和及时处理的前提。现就头颈部肿瘤病人G4射波刀联合同步化疗期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进行调查,以便在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部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行单纯放疗的头颈部肿瘤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帕依固龈液组40例、复方氯己定组43例和未用药组37例,在常规口腔清洁基础上分别给予西帕依固龈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及不用药治疗放射性口咽部黏膜损伤。比较3组放疗期间口腔黏膜损伤、咽部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疗期间,轻度口腔黏膜损伤和咽部疼痛发生率西帕依固龈液组复方氯己定组未用药组,中重度口腔黏膜损伤和咽部疼痛发生率西帕依固龈液组复方氯己定组未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西帕依固龈液组患者无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复方氯己定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牙齿着色反应。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可明显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中重度口腔黏膜损伤和咽部疼痛,对口咽部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大,口干、口腔溃疡感染、张口困难等口腔并发症是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谈有香等报道[1], 鼻咽癌放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6.8%.放疗导致的口腔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可导致放疗中断,故在放疗期间防治鼻咽癌患者发生口腔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大,口干、口腔溃疡感染、张口困难等口腔并发症是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谈有香等报道^[1],鼻咽癌放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6.8%。放疗导致的口腔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可导致放疗中断,故在放疗期间防治鼻咽癌患者发生口腔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苦丁茶液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护理与康复》2009,8(10):887-888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放射线除直接损伤口腔黏膜外,使放射野内的微血管管壁发生肿胀,管腔变窄或堵塞,使受损部位供血不良,发生口腔黏膜炎,严重者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出血。剧烈的口腔黏膜疼痛使患者进食减少甚至不能进食,进一步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不得不终止放疗。  相似文献   

13.
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溃疡又称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由病毒或细菌所致,口腔溃疡一直是肿瘤及血液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更新较快的口腔黏膜组织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口腔黏膜的改变。癌症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常同时受到放射性损害,口腔溃疡既给患者带来疼痛又影响正常的进食,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是导致放化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肿瘤是人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肿瘤的20%-30%,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占主要地位,放射性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伤了口腔黏膜,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在放疗2-3周后出现,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而加重[1],发生率为100%[2-3]。其发生不仅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吞咽、语言及睡眠,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可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或延长疗程。  相似文献   

15.
口腔黏膜炎是指口腔的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映[1].据统计,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多达40%~100%[2],谈有香和李前之[3]报道鼻咽癌放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达46.8%.在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口腔黏膜炎.……  相似文献   

16.
口腔护理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口腔护理液漱口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放疗+口腔护理液)52例和对照组(放疗+0.9%氯化钠注射溶液)52例,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口腔护理液漱口治疗的5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坚持含漱口腔护理液,可控制口腔黏膜反应的发展,加速溃疡面愈合,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状况对Morse跌倒评分指标影响,并进行相应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对2016年1-12月间96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口腔黏膜损伤指标和Morse跌倒评估量表各项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生口腔黏膜炎患者的Morse量表中各项评分及Morse总分均明显高于无口腔黏膜炎患者,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等级指标的评分较高且显著影响到了Morse跌倒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后,导致了与跌倒相关风险增加。采用护理干预对策可有效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在明显降低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组织对化疗或者放疗的一种炎性反应,特指肿瘤放化疗所诱发的严重口腔黏膜损伤,包括标准剂量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等3种类型所导致的口腔炎症[1-2].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170万,70%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化疗或者放疗[3],以巩固疗效,控制肿瘤体积及其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草冰块对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放疗前遵医嘱口含甘草冰块10min,观察放疗期间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情况,评价放疗结束后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放疗结束后2周,Ⅰ、Ⅱ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2例(73.3%)、8例(26.6%),无0、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结论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应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科护理,治疗组除采用对照组相同方法外,从放疗之日始,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的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可有效预防与治疗放射性口腔炎,减少放疗并发症,避免因并发症而延长放疗周期影响放疗疗效,减轻肿瘤患者对放疗的畏惧心理,使放疗让更多肿瘤患者接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