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载脂蛋白E—ε4是第一个被确认的迟发家族型、散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易患基因。载脂蛋白EE4或与ε4连锁的其他基因产物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但其生物学基础还不甚明了。阐明载脂蛋白E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天的生物学机制仍足下一步研究的重点。资料来源:应用汁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8-01/1999-01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develop”,“ApoE”和“Alzheimer”,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巾团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载脂蛋白E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选择载脂蛋白E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的文章,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基础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相关文献,20篇纳入标准。排除33篇为重复实验和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20个实验中有16个实验说明了载脂蛋白EE4或与ε4连锁的其他基冈产物叮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4个研究提出了载脂蛋白E-ε4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基因。结论: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载脂蛋白E基因型测定不町能取代目前的任何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只可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来提高临床诊断的特异性。载脂蛋白E—ε4作为阿尔菠海默病的易感基因无疑是其研究中重要的发现,但很多有关问题还停留在实验、假说阶段,今后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仍须重视载脂蛋白E基因型的榆测。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学习和掌握淀粉样β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认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的几种可能作用以及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1”与淀粉样β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β-amyloi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01/2004-01与淀粉样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淀粉样蛋白”,二次检索词为“阿尔茨海默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4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对象、以淀粉样β蛋白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6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30篇文献按结构、功能和疾病关系分类:其中2篇与淀粉样β蛋白的结构相关,13篇与淀粉样β蛋白神经毒性相关,15篇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其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有关。资料综合:32篇文献包括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说明了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它可诱导性活氧产生自由基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炎症反应,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淀粉样β蛋白在脑组织中的沉积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以阻止或减少脑内淀粉样β蛋白的数量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可能直接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结论: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策略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环节及治疗效果的作用特征,其中一些新的研究靶点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1-01/2005-03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lzheimerdisease,Aβ”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及计算机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2001-01/2005-0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治疗的文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中药,排除综述类文献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与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并选取了30篇,排除了25篇重复的文献。资料综合:30篇文献中有5篇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阐述,25篇文献关于各种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不同发病环节的作用,即调节神经递质含量、改变中枢神经系统氨基酸的含量、抑制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淀粉样蛋白淀粉样β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改善神经元代谢、减少自由基产生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对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论:中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副作用小且不易耐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学习和掌握淀粉样β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认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的几种可能作用以及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1”与淀粉样β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β-amyloi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01/2004-01与淀粉样蛋白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淀粉样蛋白”,二次检索词为“阿尔茨海默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4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对象、以淀粉样β蛋白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60多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30篇文献按结构、功能和疾病关系分类:其中2篇与淀粉样β蛋白的结构相关,13篇与淀粉样β蛋白神经毒性相关,15篇与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其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有关。资料综合:32篇文献包括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说明了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它可诱导性活氧产生自由基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炎症反应,故大多数学者认为淀粉样β蛋白在脑组织中的沉积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以阻止或减少脑内淀粉样β蛋白的数量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可能直接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结论:淀粉样β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以淀粉样β蛋白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策略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1抗糜蛋白酶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05与阿尔茨海默病和α1抗糜蛋白酶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lpha1-antichymotrypsin,Alzheimerdisease”,并限定“Alzheimerdisease”副标题“etiology,pathology,phys-iopathology,therap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研究对象为人类。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4-05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α1抗糜蛋白酶,阿尔茨海默病”。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中有关α1抗糜蛋白酶的文献,筛除关于α1抗糜蛋白酶生物化学、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分析、总结研究内容。资料提炼:共收集到英文文献159篇,其中研究文章135篇,4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收集到的中文文献11篇,纳入2篇。资料综合:病理研究发现在阿尔茨海默患者脑组织中α1抗糜蛋白酶高度表达。α1抗糜蛋白酶作为“病理伴随物”在淀粉样斑形成中发挥作用。它是阿尔茨海默病炎性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结论:α1抗糜蛋白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α1抗糜蛋白酶的研究有可能提供更多的治疗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裘晟  董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7):98-100
目的:探讨中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环节及治疗效果的作用特征,其中一些新的研究靶点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1—01/2005—03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lzheimer disease,Aβ”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及计算机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2001—01/2005—03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治疗的文章,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中药,排除综述类文献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与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并选取了30篇,排除了25篇重复的文献。资料综合:30篇文献中有5篇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阐述,25篇文献关于各种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不同发病环节的作用,即调节神经递质含量、改变中枢神经系统氨基酸的含量、抑制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淀粉样蛋白淀粉样β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改善神经元代谢、减少自由基产生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对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论:中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有一定优势,其副作用小且不易耐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有关,多数学者报告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目的验证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群中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并分析载脂蛋白E基因对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和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01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以及老年公寓筛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2~91岁,平均(74.2±19.5)岁;受教育时间0~16年,平均4.43年,其中文盲28例,小学13例,初中12例,高中4例,大学3例.选择2002-02/12新疆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查体人群90例为对照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50~101岁,平均(69.9±25.5)岁;受教育时间0~16年,平均7.96年,其中文盲14例,小学23例,初中25例,高中21例,大学7例.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抽取5 mL全血,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后采用苯酚-氯仿法自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载脂蛋白E基因第4外显子中含多态性位点的DNA片段,Hha I限制性内切酶切后进行电泳,银染色后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载脂蛋白E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频率.主要观察指标①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②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参加试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9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组ε3/ε4,ε4/ε4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26.67%,11.11%;3.33%,1.11%,P<0.05).ε2/ε3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5.00%,14.00%,P<0.05).②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组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17.50%,7.22%,P<0.05),载脂蛋白Eε2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6.67%,13.33%,P<0.05).③阿尔茨海默病组女性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7%,5.00%,P<0.01).④阿尔茨海默病组中≥75岁患者ε4频率低于<75岁患者(8.57%,30.00%,P<0.01),而且阿尔茨海默病组<75岁患者ε4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7.02%,P<0.01).⑤阿尔茨海默病组中文盲和小学程度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56%,P<0.001;5.00%,1.12%,P<0.01).结论①本组结果也验证了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与乌鲁木齐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有明显相关性,其基因型以ε3/ε4为主.②ε2等位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时具有一定保护作用.③女性、75岁以下、低教育程度、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更高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脑梗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探讨脑梗死与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01/2005-03与脑梗死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章,检索词“cerebralinfarction,genepolymophysm”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5-03期间的相关文章,并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含上述关键词的文献,然后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正常对照组和脑梗死组。排除综述文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主题的英文研究性文献65篇,其中5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收集到中文文献113篇,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19篇中、英文文献列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载脂蛋白E、纤维蛋白原、雌激素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结论:脑梗死的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成果不尽一致,但对各种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因学等方面的相似性,为两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素Medline 1993-01/2004-12的有关老年期抑郁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章,检索词“depression,senile,Alzheimer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老年期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文章,并对之查找全文、分析总结.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英文文献369篇,其中25篇符合纳入标准;共收集到中文文献25篇,其中3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老年期痴呆与老年抑郁症(大多为晚发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在1%和2%~3%左右.大约35%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认知损害,17%~29%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以抑郁为首发症状,通常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史,起病较快,发展迅速,病程不超过6个月,认知水平呈现波动性,对于愉快的环境或气氛,不能作出相应的积极反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首先出现记忆力减退,有痴呆家族史.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精神检查比较合作,尽量掩饰自己认知功能下降,对愉快环境作出积极的反应.阿尔茨海默病与抑郁症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阿尔茨海默病与抑郁症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携带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高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积极治疗抑郁症,将有助于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近几年来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总结。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0-01/2005-09关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arthritis,Estrogen,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性关节炎,雌激素,多态性”,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实验研究类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献查找全文,删除不相关的文献和重复的文献,保留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53篇此类文章,符合纳入标准20篇,其中2篇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13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的关系,5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排除33篇,为重复和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化为特征的关节疾病,与众多因素相关。目前虽无法明确影响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但是雌激素在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是肯定,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也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相关,且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BtgⅠ位点的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在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这些基因多态性在青年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ACI患者组:36例ACI患者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男30例,女6例。对照组:自愿健康体检沈阳籍汉族100例,男66例,女34例。用PCR技术检测其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等位基因分布及其与血脂、脂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1)ACI组ε3/4型频率、ε2/4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4,5.09,4.48,P<0.05)。(2)ε4等位基因引起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犤Lp(a)犦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的发病风险率(RR)依次为8.23,4.85,4.39,29.9(χ2=16.0,8.76,7.89,16.7,P<0.01~0.001)。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血脂、脂蛋白代谢;ApoE等位基因ε4与青年ACI关系密切,是一种遗传易感性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5-01/2005-02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spase-3","apoptosis","center rnerve system","emergency diseases"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文章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随机对照实验.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6篇关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关系的文章,其中有25篇符合标准,排除131篇.排除的131篇系重复或者与本文关系不大.资料综合对检索到的文章的相关信息综合加以概括综述,总结出在急性脑损伤、急性脊髓损伤、脑缺血、脑出血后存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增高,应用广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VAD-fmk可显著降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结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是凋亡过程中最重要的蛋白酶,是多种凋亡途径的共同下游效应部分,是细胞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的必经之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激活后可裂解细胞内固有的和保护性酶类,进而形成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特征性改变.DNA片段化是急性脑损伤早期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生化特征,DNA片段化的形成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D)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温州地区AD患者51例,另取正常对照者5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ApoE基因分型.结果 ApoEε4基因分布频率A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ε4是AD的风险基因,可以作为AD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近年来镇痛药的研究进展,从其最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中枢性致敏现象的药物及镇痛模型几方面进行概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数据库1996-01/2001-01的文章,检索词"analgesic,analgetic,pai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近3年http∥www.wanfangdata.com.cn文章,检索词"镇痛;镇痛药;神经节阻滞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共检索出50 000多篇与镇痛药物有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条件①基础研究.②临床研究.排除条件①综述文献.②内容重复.资料提炼共收集100篇基础研究文献,选择反映镇痛药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15篇,排除综述类及重复研究文献82篇.资料综合①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原癌基因c-fos是一类DNA结合蛋白质,可以调节一些与疼痛密切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有研究发现抑制P物质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的一个主要机制.②新的研究思路开发针对中枢性致敏现象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方向.③新模型的研究新建立包括培养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模型及吞咽反应模型.结论充分利用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对疼痛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寻找更多的新药;并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神经递质和递质受体的克隆,寻找药物的新作用靶点;进一步深入认识关于人类慢性疼痛的整体性,将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更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概述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最新临床应用,介绍其治疗效果与机械制造机制的关系。资料来源:检索Pubmed2000-01/2006-12与心脏永久性起搏器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pacemaker,application",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期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起搏器,治疗",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心脏起搏器最新临床应用相关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性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关于起搏器最新临床应用的文章共203篇,其中31篇符合标准。资料综合:起搏器通过模拟正常心肌细胞的起搏、传导功能,替代无法正常工作的心肌细胞以保证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工作的顺序和完整、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脏的正常射血及全身的有效血供。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也从传统的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多种疾病,心电衰竭、心电紊乱和部分非心电性心脏病是当今起搏器治疗适应证的三大方面。随着起搏器微型化进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诊断及心内膜电生理标记的发展,现代起搏器能够为那些具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提供更先进的诊治方法,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结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通过模拟正常心肌细胞的起搏、传导功能,可应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①通过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②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③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④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⑤治疗长QT间期综合征。⑥治疗直立性低血压。⑦治疗单纯P-R间期延长。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与染色体的病理基因可能有关,而位于19号染色体上ApoE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关系仍不确切.目的评价ApoEe4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1996-01/2000-12法国巴黎BROCA医院记忆障碍门诊的老年患者1 560例,均为白种人.共分为3组非痴呆组845例(认知功能正常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阿尔茨海默病组618例;血管性痴呆组97例.主要观察指标ApoE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检出情况;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阿尔茨海默病组中携带E4等位基因的患者为309例,占此组的50%,与非痴呆组比较(24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多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后发现ApoEe4、年龄、女性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poEe4不是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P=0.69).结论ApoEe4与阿尔茨海默病有显著相关,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utility of apolipoprotein E (ApoE) type as an indicator of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Alzheimer disease (AD) depends on the reliability of typing. Although ApoE protein isoform phenotyping is generally assumed equivalent to genotyping from DNA, phenotype-genotype differences have been reported. METHODS: ApoE genotype and phenotype results were examined for 3564 older (ages 71-93 years) Japanese-American male participants of the Honolulu-Asia Aging Study, an ongoing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ging and dementia. RESULTS: Both methods demonstrated similar associations of ApoE type with AD: a direct association with ApoE4 and a less dramatic inverse association ApoE2. Advanced age did not appear to influence the ApoE4-AD association. The association with AD among ApoE4 homozygotes [odds ratio (OR) = 14.7] was higher than expected based on an observed OR of 2.0 in heterozygotes. Phenotype-genotype nonconcordance was more frequent for ApoE2 than for ApoE4. The ApoE2 phenotype occurred at a frequency of 7.9% vs a genotype frequency of 4.9%, corresponding to a probability of 56% that an individual with ApoE2 phenotype had the same genotype. CONCLUSIONS: Whereas E4 and E2 phenotypes and genotypes were comparably associated with AD, neither method would be expected to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se finding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tion screening beyond prediction based on age and education. Nonconcordance of phenotype and genotype was substantial for E2 and modest for E4 in this population. The ApoE4-AD association was independent of ag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广东粤北地区瑶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并探讨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750例23~80岁广东粤北地区瑶族人群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瑶族人群apoE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比较分析不同apo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共检测瑶族apoE6种基因型,以E3/3型最常见,占61.47%,其次E3/4型,占23.07%,E2/3、E2/4、E4/4、E2/24种基因型分别占11.87%、1.73%、1.07%、0.8%;apoE有3种等位基因,以ε3分布频率最高,为81.4%,其次是ε4,分布的频率为9.6%,ε2分布频率最低,为9.0%;男性和女性apoE基因型分布无差异;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G、TC、LDL、apoB水平显著高于E2携带者和ε3携带者(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广东粤北地区瑶族人群的血脂代谢,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G、TC、TC、LDL、apoB水平较高,推测ε4等位基因可能是瑶族人群患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在下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的应用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66-01/2004-10和Ovid数据库2003-01/2007-06与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及下腰痛相关的文章,检索词"inter-spinous,low back pa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阅读全部文章的文题和大部分文章的摘要。选择文献所述内容与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类型、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减轻疼痛的机制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得到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351篇,排除322篇。选择其中29篇进行分析,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改善下腰痛的机制为对腰椎退变性下腰痛的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如对椎间盘纤维环后缘的负荷减轻作用、对椎间孔的撑开等。目前应用的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如X-STOP,Wallis,DIAM,都是相对早期开发并经过测试的,所以其有效性,有用性和危险性及引发并发症情况正通过和即将通过临床试验得到证实。结论: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治疗腰椎退变性下腰痛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可避免融合技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脑血管调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血管壁炎症反应、血管细胞增殖以及基因激活等方面探讨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ubarachnoid hemorrhage,cerebral ischemia,temporal,molecular bi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研究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实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实验对象为动物.排除标准重复性实验.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0篇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分子机制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14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试验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①在体外实验中发现氧自由基可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其中机制包括提高内皮细胞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1,4,5-三磷酸肌醇水平和使细胞去极化.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去极化,舒张功能受损,可能与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导致离子泵的功能障碍,或是钾通道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和血管收缩有关.③脑血管的炎症反应可能在血管的持续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④血管细胞增殖和基因的激活可促进脑血管痉挛的缓解.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可能与内皮的损害、平滑肌的细胞内离子泵功能的紊乱和蛋白激酶C的激活、血管壁炎症反应以及血管细胞的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