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自1999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6例,男性20例,女性6例。按Hohl分类,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处理比较困难,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争议,该部位发生骨折会影响膝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如果治疗不当,对以后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不同,其治疗目的是使塌陷或劈裂的骨折片复位,恢复膝关节面的平整性,纠正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预防或减少关节粘连。我们根据X线检查,对于关节面塌陷位移大于5mm,骨折片不稳定,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手术治疗。本组手术20例,单纯螺丝钉或螺栓内固定8例,螺丝钉或螺栓内固定加自体骨骼植骨4例,L型钢板内固定5例,T型钢板内固定3例。术后2~3周进行CPM功能锻炼。按雍氏评分标准:优18例(69.2%);良6例(23.1%);差2例(7.7%)。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吕云耕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47-148
目的观察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15例采用支持钢板固定,15例中2例双侧支持钢板固定,2例Ⅳ型平台骨折用螺丝钉固定,1例Ⅵ型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克氏针、AO外固定支架固定,8例骨缺损植骨。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Rassmussen临床评分标准,优6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6%。结论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要达到解剖复位,塌陷骨折复位后植骨,坚强内固定来实现目的,术后尽早功能锻炼,防止粘连,预防和避免关节僵硬,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C臂下角状钢板加螺栓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5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59例C劈下角状钢板加螺栓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观察。方法:对15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C臂下角状钢板加螺栓内固定。SchatZker分类Ⅱ,Ⅲ患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149例随访8—29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3.22%。结论:C劈下角状钢板加螺栓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关节面对合平整,骨折复位后骨折块不易分离、塌陷,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是治疗胜骨平台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保守治疗6例,手术25例。按SCHATZKER分型共分为6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决定是否植骨,采用螺丝钉、骨栓或钢板固定。结果全部病人经过1~4年的随访,其中保守治疗组中优2例、良2例、可2例,优良者占66.7%;手术组中优8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者占84.0%。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较有效办法,胫骨平台骨折后解剖复位、植骨、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经胫骨平台骨折52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拔复位,植骨后采用松骨骨螺钉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是坚强固定。结果:52例胫骨平台骨折获得随记47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者41例(87.24%),可及差6例(12.7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手术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共治疗膝关节内骨折57例,对资料完整的33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用内固定物。股骨远端骨折采用螺钉、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复位后取骨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52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按照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4%。结论膝关节内骨折,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采用螺钉、钢板、髓内钉等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能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治疗30例胫骨平台骨折。结果:本组3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患者患膝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活动度5°~125°,可进行日常生活,无伤口深部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断裂、骨折塌陷及复位后高度丢失等情况。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疗效: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及早期持续被动活动练习器(CPM)无痛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76例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并采用L型或T型加压钢板及高尔夫解剖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的疗效。结果:76例骨折均愈合良好,经6月至6年随访,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优24例、良32例、可12例、差8例,总优良率达73.68%,伤口一期愈合率89.47%,术后经积极膝关节功能锻炼后,膝关节伸屈功能90%以上得到恢复。结论:采用L型或T型加压钢板及高尔夫解剖钢板治疗SchatzkerⅣ型、Ⅴ型、Ⅵ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减少骨折的塌陷并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其内固定牢固,经术后早期不负重膝关节适度功能锻炼,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34例胫骨平台骨折经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34例根据胫骨平台骨折Hohl分类法分类。单纯劈裂型4例和内髁型2例选用前内或前外侧切口;塌陷型12例,劈裂塌陷型8例及双髁型8例选用AO膝前正中切口。切开整复,T形或L形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塌陷严重者行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应用CPM机活动膝关节。结果随访6~384个月,34例手术中优19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91.2%。结论T形或L形钢板结合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坚强固定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恭玉  许波  闫志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52-445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的创伤,约占各种骨折的4%,属于关节内骨折,其处理比较困难,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治疗不当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功能受限,易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和关节僵硬等不良后果。胫骨平台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对关节面塌陷、倾斜及粉碎骨折者,多以切开关节腔囊,用松质骨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创伤大,易瘢痕挛缩,术后需大量艰苦的功能锻炼,甚至留有残疾,本文报告以膝关节镜引导下对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对Ⅰ型~Ⅳ型行内固定治疗,无需切开关节囊,诊疗22例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8~2006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治疗。骨折按Sehaezker分类方法分型: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11例,Ⅳ型5例,Ⅴ型2例,Ⅵ型1例。Ⅰ、Ⅲ、Ⅳ型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复位关节面后,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Ⅴ、Ⅵ型骨折复位后,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内、外侧双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对43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按照Rasmussen检测标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30例(69.77%),良9例(20.93%),差4例(9.3%)。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坚强的内固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底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6岁,除少数病例使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其余均使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按膝关节kiss评分:优28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恰当的内固定及早期锻炼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其中SchatzkerIV型9例,SchatzkerV型26例,Schatz-kerVI型13例,5例患者加用内侧防滑钢板。结果本组48例均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 40例优秀,4例良好,3例尚可,1例为差。优良率91.7%。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IV-VI型骨折,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避免了复位丢失、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5~2002年收治的24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是采用跟骨结节骨牵引取得初步的复位,待肿胀消退后切开复位螺栓加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诊所有病例在19~31周,平均22周获得临床愈合,评价膝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骨牵引初步复位,延迟手术用钢板螺栓内固定为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邢建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19-120,F000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闭合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膝前纵行切口下复位并予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植骨内固定术。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26例骨折均获得骨陛愈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降低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固定牢固、稳定,并遵循尽早解放膝关节的原则,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按Schatzker分类法,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ⅠI型:劈裂骨折7例;Ⅱ型:塌陷骨折6例;Ⅲ型:劈裂和塌陷骨折9例;IV型:涉及胫骨嵴的平台骨折2例;Ⅴ型:内侧、外侧平台双骨折6例;Ⅵ型:胫骨平台和上1/3联合骨折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36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7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优良率86.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疗效确切,可恢复患肢的正常力线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袁荣锋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67-1268
目的通过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探讨其相关并发症,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38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8例,Ⅳ型8例,Ⅴ型6例,Ⅵ型1例。Ⅰ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其他类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塌陷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2年,功能评价采用Hoht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20例;良,14例,优良率达89.5%,术后各种并发症18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0例,关节强直3例,关节不稳4例,感染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及早期正确适当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联合切口双钢板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明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05-906,909
目的:探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用双钢板固定,内侧采用小钢板,外侧如用加长钢板则潜行分离插入,通过皮肤小切口螺钉固定以减少皮瓣的长度和剥离面,同时术中充分植骨对关节面的复位起有效的支托作用,术后早期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无膝关节内外翻现象,3例(5%)术后轻度胫骨平台再次塌陷,2例出现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优良率达95%。结论:双侧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有效的方法,术中充分植骨,术后引流通畅和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其中SchatzkerⅣ型9例,SchatzkerⅤ型26例,Schatz-kerⅥ型13例,5例患者加用内侧防滑钢板.结果 本组48例均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 40例优秀,4例良好,3例尚可,1例为差.优良率91.7%.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Ⅳ-Ⅵ型骨折,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避免了复位丢失、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KhanP2型)的诊断,前外侧开窗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8例胫骨平台KhanP2型骨折,常规行X线正侧位、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明确诊断。采用膝外侧"S"形切口,开窗法显露骨折端,复位、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同时处理合并韧带、半月板损,术后早期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骨折面复位满意,关节活动度大于90。,3例轻度疼痛,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胫骨平台KhanP2型骨折,术前应利用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明确诊断,术中采用前外侧开窗直视下复位骨折+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该方法治疗KhanP2型骨折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