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犬病毒与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系病毒性疾病,临床经过凶险,发病者几乎100%死亡,至今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但狂犬病毒在动物脑组织连续传代后,可获得毒力减弱的固定毒;用固定毒制备的狂犬疫苗,可有效地防治狂犬病。因此,接种狂犬疫苗就成了人类征服狂犬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巴斯德是研究狂犬病毒与狂犬疫苗的开山鼻祖。他所研制的神经组织疫苗(NTV),至今仍被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NTV 存在着严重  相似文献   

2.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创建于1899年,是中国第一个通过近代医学科学方法治疗狂犬病和生产狂犬疫苗的研究机构。共和国成立前巴斯德研究所曾两次在上海建立过分所。1951年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并入在上海新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巴斯德研究所在传染病防治、疫苗接种推广、疫苗制备和对中国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秉承巴斯德研究所一贯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中国现代微生物学、现代免疫学、公共卫生事业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启蒙和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小梅 《右江医学》2001,29(2):147-147
狂犬病系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至今仍无特殊治疗方法 ,因此 ,被狂犬咬伤后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探讨在免疫注射预防狂犬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就我县 1999年至 2 0 0 0年 2例狂犬病例暴露者免疫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病例介绍  例 1.男 ,4岁 ,1999年 10月 17日在自家门前玩耍时 ,被狂犬咬住头部 ,头皮被撕裂 ,当地卫生所用大量盐水冲洗伤口后缝合 10针 ,伤口 1期愈合 ,当日注射狂犬疫苗 ,未注射狂犬病血清。于 30天内注射完 5针疫苗。 11月 2 1日…  相似文献   

4.
<正> 一、狂犬病疫苗简介狂犬病是人被疯动物咬伤而传染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人被疯动物咬伤后大约1/3发病,一旦发病均致死。目前控制狂犬病最有效措施是预防。首先是管理好家犬,切断传染源,其次是防止发病。人被疯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接种狂犬疫苗。介绍几种主要的疫苗: (一)狂犬病脑组织疫苗:1884年巴斯德氏创立了用动物脊髓组织制备疫苗,次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近一百年,在制备方法上不断改进,有许多改良脑组织疫苗如山蒲氏疫苗等,这些疫苗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但因含有髓磷脂,接种后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变态反应。为了减少或除去疫苗中的变态反应原,采用了乳动物的组织疫苗,或用理化方法除去脑组织等,但成效不大。50年  相似文献   

5.
自1885年巴斯德氏发明狂犬疫苗以来,其预防效果已有定论。高州县1971年调查145例证实被狂犬咬伤者,全程注射疫苗后,仅1例发病,疫苗有效率达99.27%,说明狂犬疫苗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然而,个别病人可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必须予以重视。早在1887年Turaulr氏就首先报告1例接种狂犬疫苗后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嗣后,国内、外相继有各类型神经系统并发症报告。我区历年为全省狂犬病发生最多的地区。据近年统计,全年使用狂犬疫苗约5,000人份左右,约占全省使用狂犬疫苗的40%。仅1976年1~4月份就已用狂犬疫苗2,500人份。鉴于狂犬疫苗在我区城乡广泛应用,使用量大,为提高对  相似文献   

6.
从法国的巴斯德氏于1885年首次将狂犬疫苗应用于人体以来,预防接种仍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但在接种过程中,少部分病人有疫苗反应,个别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现将我市在使用狂犬疫苗中,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报告如下.病例1 徐××,男性,21岁,农民.1980年1月12日参与捕杀狂犬及剥皮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带毒犬咬伤人后发生狂犬病的原因。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生狂犬病的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3例未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于被咬伤后40~82d死亡;2例患者注射狂犬疫苗的时间太迟,于被咬伤后的33~55d死亡;余7例未注射狂犬疫苗或注射了狂犬疫苗但又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均于被咬伤后的17~67d后全部死亡。结论联合运用被动免疫制剂、及时处置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狂犬疫菌大家都知道是用来预防被狗咬伤后而不感染狂犬的一种疫苗 ,目前狂犬病无特效药治疗 ,所以更要加以防范。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5岁。于 2 0 0 1年 7月 2 0日因在家被狗咬伤后 ,去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 ,2 0min后患儿额面与全身出现红色不规则突出皮肤的片状皮疹、奇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及狂犬疫苗在预防狂犬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预防效果。方法对被狂犬咬伤者进行彻底清理伤口,然后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疫苗进行预防。结果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患者中有5人免疫成功,1人在短潜伏期内发病。结论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及狂犬疫苗一定要及时使用.不可错过最佳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栾淑玉  倪坤  李莉 《吉林医学》2013,(31):6646-6646
<正>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至目前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凡是被狂犬或不清楚是否带毒的动物咬伤后,都应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无禁忌证。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身体状况良好。2012年7月10日因被犬咬伤前来我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经检查咬伤部位在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的影响。方法查阅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门诊部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680例的治疗资料,记录患者接种狂犬疫苗的及时性,并分析导致狂犬疫苗接种不及时的原因。结果选取的患者中存在45例未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其余患者均及时接种了狂犬疫苗,所占比例为93.39%,未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青壮年以及儿童较多,家居郊区和农村的患者中大部分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疫苗。结论影响狂犬病暴露患者居所位置、患者安全意识等,需要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加深患者对狂犬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德宏州120例狂犬病暴露者应用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狂犬病的效果,为科学指导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狂犬病流行与防控工作资料,对120例狂犬病暴露者应用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暴露者中联合应用了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51例(42.50%),均未发病;接种狂犬疫苗却没有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47例(39.17%),死亡6例,发病率为12.76%;未接种狂犬疫苗和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22例(18.33%),死亡20例,发病率为90.10%。120例暴露者的3种处理方法的狂犬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4,P0.01)。结论德宏州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预防狂犬病效果显著,但联合应用率极低,在今后工作中就如何推进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和建立规范性犬伤门诊仍然是州内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滕州市犬致伤特点及狂犬疫苗免疫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州市自1992年起已无狂犬病病例发生,但在近几年居民犬致伤者呈增多趋势。2004年周围县市又出现狂犬病病例。为了解狂犬疫苗免疫方案对预防犬咬伤者狂犬病的发生及对区域性狂犬病控制的作用,根据2003年9月~2004年8月犬致伤登记和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观察资料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对2003年9月~2004年8月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而在门诊就诊的滕州市居民,按统一表格统计,并接受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注射。 1.2 疫苗为常州药业延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有效期内使用。 1.3 免疫方案按照动物咬(抓)伤部位和程度实施不同的免疫程序:①一般抓(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5针,程序为0、3、7、14和28d各注射1ml(2.5IU)。②抓(咬)伤头、面、颈、多部位≥3处伤者,按上述方法注射外还在0和3d加倍量注射疫苗;在0d注射疫苗的同时应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应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 1 0 0 % ,应用狂犬病疫苗对被动物致伤者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巴斯德—梅里厄—康纳公司生产的维尔博人用狂犬疫苗 ( VERORAB)在我站应用 5年来 ,对预防狂犬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站门诊曾在 1 998~ 1 999年度应用进口 VERORAB疫苗 ,对 3 0 0例严重动物致伤者进行暴露后免疫预防 ,又经过追踪观察 3年 ,无免疫失败病例发生 ,现将观察效果报告如下。1 门诊病例选择被致伤者均为德州市区及周边县市被犬等动物致伤者 ,致伤半小时~ 1天内来门诊就诊患者 ,严重致伤者标准 ,伤及头面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4~2008年高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高州市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08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疫情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4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6/10万。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85岁,均为农村居民。患者被致伤后,只有2例(4.35%)病人伤口由医生作规范处理,10例(21.74%)自行处理,其余34例(73.91%)病人伤口均未作任何处理。只有6例(13.04%)患者在暴露后接种了狂犬疫苗,其中全程接种者只有1例(2.17%);有15例(32.61%)不知道要注射狂犬疫苗,有14例(30.43%)认为无接种狂犬疫苗的必要,有11例(23.91%)认为狂犬疫苗太贵而没有接种。结论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把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等费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给予报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上林县7年来狂犬病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和消除狂犬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上林县2003年-2010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7年来上林县狂犬病共发病42人,全部死亡,其中只有2人全程接种狂犬疫苗,3人尚未全程接种完狂犬疫苗,所有病患者均未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狂犬血清.结论 捕杀疫区有可能携带病源体的狗猫等动物,动物咬伤后及时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规范化处理,给狗或猫注射疫苗,做好疫情暴发控制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狂犬病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抗狂犬病血清主要用于配便狂犬疫苗对被动物咬伤进行预防注射。对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及早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能够有效的防止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如与狂犬疫苗并用可使发病率低到0.005%。抗狂犬病血清为异种蛋白,给人体注射后易发生过反应,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在注射狂犬血清前必须作过敏试验,护理要细心,谨慎,防止发生意外,我院自1982年2月至1993年10月门诊注射室共为400例病人注射狂犬病血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被狂犬咬伤后极易患狂犬病,死亡率极高,正确处理创口,抗狂犬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的联合应用有效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榄镇人被犬、猫等动物致伤注射狂犬疫苗的情况。方法:对2007年在小榄医院、陈星海医院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2327例患者作分析。结果:致伤动物种类主要是犬类占80.06%,其次是猫占13.02%,鼠占6.36%:全程接种疫苗占88.96%;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64.35%。疫情显示2007年无狂犬病的发生。结论:被犬、猫等动物致伤,及时地全程、足量地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与控制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狂犬病6例,其中,3例被狗咬伤头面部后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但均在接种狂犬疫苗第4针后发病。部分病例临床表现欠典型,早期在乡镇卫生院被误诊为“感冒”。为提高对小儿狂犬病的诊防水平,现将6例小儿狂犬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