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远期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慢性炎症状态、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氧化应激是导致上述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1]。CRF患者体内氧化应激过强,抗氧化能力减弱,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通过本次试验,观察高通量透析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Px)、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的影响,为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过14~28 d治疗后,抽取患者的外周血,检测患者的各项肝细胞功能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均有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总效率78.1%,治疗组92.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杏丁注射液,20 m L溶于生理盐水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Scr和BUN均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尿蛋白、Scr、BUN和Ccr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2):460-461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CRF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Cr、BUN、CCr测得值)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CRF患者,能改善其肾功能各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照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细胞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两组,治疗纽45例采用每日甘利欣15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仅用甘利欣15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同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惠琴 《中国药房》2007,18(23):1800-180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除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外,分别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治疗3wk,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6年10月之间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均为4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均出现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32,11.731,8.658,14.223,15.715,19.227,9.514,P0.05),氧化应激指标均出现升高,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72,10.807,P0.05)。结论: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与肝纤维化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2006年1月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住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同时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铵静脉治疗,经过14~28 d治疗后,抽取患者的外周血,检测患者的各项肝细胞功能指标和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利欣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均有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其中8例患者在治疗前后接受肝脏组织活检,发现肝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也显著降低.而患者血清中的各种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草酸二铵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控制临床症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促肝细胞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谢海丽  万世泽 《医药导报》2010,29(6):740-741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学治疗(化疗)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肿瘤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4周。监测肝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2%,9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60例,按随机表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1次,每次1 200m g,静脉滴注,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临床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合用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1次/d,6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2岁,因患急性黄疽型肝炎于2006年11月22日入院。肝功能检测:TBil 80umol/L,Dbil 49umol/L,ALT 81IU/L,AST 49IU/L,乙肝标志物阴性,抗HCV阴性。住院后用能量合剂、维生素、氨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患者在第一次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约5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啰音。考虑还原型谷胱甘肽引起,立即停止静脉注射,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及10%葡萄糖20ml加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约10分钟,患者症状减轻,但双肺仍可闻及明显干、湿鸣音。约1小时再次注射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约2小时后双肺干、湿鸣音消失。此后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未出现类似反应,可确定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所致。  相似文献   

14.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含活性巯基的三肽,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代谢反应,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肝损害中,可防止各类病因诱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肝纤维化等损害作用的发生。我院采用重庆药友有限公司生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肝损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者单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32.69%和19.23%(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 ,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1]。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2]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其中约1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10~30年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的患者经过20~40年会发展为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慢性乙型肝炎为HBV在人体的慢性感染状态,需要长期应用抗HBV药物,以持续抑制 HBV的复制,获得临床疗效。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存活时间。恩替卡韦(ET V )是新一代抗 HBV药物,具有高效抗病毒、高基因耐药屏障、副作用小等优点,国内外文献[3-5]报道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微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瑗  赵汉宁  刘仿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57-175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63例终末期肾疾病(ESRD)患者分为慢性肾衰竭保守治疗组(n=16)和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组(n=47),血液透析组根据透析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n=16),中期(n=14)及长期血透组(n=17),测定各组IL-1β、TNF-α、C反应蛋白(CRP)及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的浓度。结果:保守治疗组和血液透析组IL-1β、TNF-α、CRP及MDA的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血液透析组指标的含量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短期血透组血浆中的IL-1β、TNF-α及CRP的水平高于中期血透组和长期血透组(P<0.05),而MDA的浓度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ESR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长期血透导致单核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能力下降,而氧化应激的水平却增高。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替代疗法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率明显改善,但血液透析是一种长期的创伤性替代治疗,必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其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重返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华荣  彭家清  钱宏波 《医药导报》2008,27(12):1451-1452
[摘要]目的观察肾灵Ⅱ号片对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腺嘌呤诱发肾衰竭模型,再用肾灵Ⅱ号片灌胃治疗30 d,以海昆肾喜胶囊作阳性对照药。观察肾功能、电解质及肾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肾灵Ⅱ号片可改善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减轻模型大鼠肾组织的损害。结论肾灵Ⅱ号片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并抑制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玲 《贵州医药》2015,(4):334-335
重症肺炎是威胁老年健康的重大因素,研究[1]显示,重症肺炎除了微生物直接的毒性损害外,机体的炎性反应是导致多器官不全、循环衰竭的重要因素。研究[2]显示,严重感染诱发炎症反应与机体凝血功能改变存在紧密关联,而凝血功能改变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提出采取抗凝手段辅助治疗重症肺炎[3],故本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