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静脉注射地尔硫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YHAⅢ、Ⅳ级的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给予地尔硫静脉注射,观察有效率及血压、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85例患者入选,80例(94.1%)患者有效,心室率由用药前的(149.5±18.2)次/分下降至用药结束时的(95.3±17.5)次/分,下降幅度36.2%,平均起效时间(6.3±3.9)分钟,用药前后心室率下降有显著意义(P<0.001)。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多在正常范围,有5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性心动过缓,无1例出现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的快速心室率,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96例成人牙齿正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勇联  吴欣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3):83-83,85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青人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成人正畸需求日趋增加,成年人生长发育基本完成,有许多不同于青少年的特点,因此在矫治设计和拔牙选择上也有其特殊性。我院1996—2005年共收治成年患者5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他丁类降脂药是否具有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作用。 方法  ~ 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5 5人 ,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 ,加用氟伐他丁 (Flu) 2 0~ 4 0 m g/ d,并与 37例单纯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病人对比。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肱动脉 (BA)和胫前动脉 (TA)的管腔内径。采用充血法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Δ Dia- P)。 结果  Flu治疗 3个月 ,血脂水平明显下降 ,可见 TA血管 Δ Dia- P改善 (% :8.5 1± 3.0 7vs14 .19± 5 .4 1,n=6 ,P<0 .0 5 ) ,以后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 3个月时 BA的 ΔDia- P也有改善 ,但未达统计学差异水平 ,治疗 12个月时 BAΔ Dia- P明显改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所观察的参数中未发现和血管功能有固定关系的因素。 结论  Flu能够使接受常规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 Δ Dia- P改善。小剂量长时间的 Flu可以改善血管舒张功能。药物干预后 TA的功能变化出现较早 ,是反映血管功能变化的敏感靶点  相似文献   
4.
缬沙坦与洛丁新及其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肾小球系膜基质的扩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重构.在我国DN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故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并延缓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缬沙坦、洛丁新、洛丁新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来比较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作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①观察安博维(厄贝沙坦)干预治疗后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病理变化。②观察安博维对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肾骨桥蛋白(OPN)表达及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以探讨安博维防护CsA慢性肾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给进低盐饮食SD大鼠灌胃20mg·(kg·d)-1剂量的CsA制作大鼠CsA肾毒模型,同时以10mg·(kg·d)-1剂量的安博维胃饲以预防肾毒性。于用药后第1、2、4周末时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OPN、ED1的表达,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安博维能明显改善CsA肾中毒大鼠的一般情况,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萎缩,减少间质炎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间质OPN与ED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在试验各时间点,安博维组大鼠肾小管-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及OPN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OPN仍高于对照组((p<0.05),ED-1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在第1、2周末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在第4周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博维能减轻CsA慢性肾毒性的肾脏病理损伤,这一防治作用可能与其减少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及下调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需要有证据支持的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评价何种抗癫(癎)药物具有长期效能和效果的最佳证据,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根据Tracy Glauser为首的工作组制定的治疗指南,摘取主要内容,对目前有循证依据的抗癫(癎)药物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在该指南中没有涉及或者推荐等级不高的药物,并非没有临床疗效,原因包括:(1)某些药物已经具有了长期临床实践的公认疗效,如果将其再进行对照研究,意义不大;(2)某些药物受到临床试验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从而导致对其评价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相关因素,为家庭医生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公开收录的关于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横断面研究,提取相关数据后运用Stata 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累计调查人数23 727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12 328人,签约率为51.96%。Meta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医疗保险、有婚姻史、有慢病、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接受社区首诊是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促进因素,民族为汉族、自评健康状况好或者一般是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阻碍因素。结论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对于汉族、自评健康状况好或者一般的人群需要采取更多的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J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专职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专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及出院时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胸肺顺应性(Ct)、气道阻力(R)水平。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专职组患儿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Pa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PaO2、Sa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Ct、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Ct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提高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 <0 .0 5 ) ,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胃癌组织 (P <0 .0 5 )。结论 :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转移预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Myostatin在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晨昕  吴欣  刘梅  丁斐 《解剖学杂志》2006,29(2):146-149
目的:分析myostatin在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肌萎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横断术制备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段腓肠肌myosta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失神经前后肌肉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失神经支配1 d时,腓肠肌myostatin mRNA迅速上升,3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相应蛋白水平逐渐增高,7 d达到高峰继而逐渐下降,至56 d时mRNA和蛋白水平仍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myostatin的表达变化是一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