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母亲对其所产婴儿的影响.方法 2003-2010年患SLE产妇所产28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SLE母亲狼疮活动者较不活动者早产、低体重、宫内生长发育受限的比例高.28例婴儿中1例死亡,3例发生贫血,7例发生非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2例出现皮疹,3例有一过性心率下降,无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现房间隔缺损.随访患儿未出现明显生长发育落后,复查心脏B超和免疫学指标正常,暂未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 SLE母亲可致所生婴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多系统损害,但损害可能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2.
熊人杰  张梅涧 《江苏医药》1995,21(7):475-475
1988~1993年,笔者发现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殊表现者,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27岁。3个月前胆道手术,术后一直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水便5~6次/日。10目前吐泻加重伴低热。有血小板减少史。体直:神萎、面部无皮疹,淋巴结、心肺、腹部均无异常。四肢皮肤散在瘀点。实验室检查:WBC3.2×109/L,PC10×109/L,尿蛋排,血流108mm/h,大便常规(一)、培养(一),γ-球蛋0.35,二维超少量心包积液。胃镜浅表性胃炎,ANAI:256,抗ds-DNA(+),抗sin(+),诊断SLE。例2,女,25岁。高热、心慌、胸闷一月入…  相似文献   

3.
4.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变累及多系统、多器官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因其病因尚不明确 ,为本病的根治带来了困难。本文在收集祖国中医药治疗SLE处方的基础上 ,筛选出最常用的SLE治疗中药 ,以便为进一步开发治疗SLE中药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通过检索清华同方光盘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1994年至 2 0 0 2年期间有关治疗SLE的中文文献 ,收集治疗SLE的中药方剂 ,并对方剂中各种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一般统计资料在本次检索…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为其主要特征的疾病。它累及全身许多系统,以心、肝、肾损害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各类皮疹,关节疼痛,长期乏力,口腔溃疡,大量脱发及多脏器损害症状如:肾脏损害的浮肿,间质性肺炎的咳  相似文献   

6.
胡曼东 《江苏医药》1992,18(6):345-34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可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于不典型或早期的 SLE 患者,有时不易作出诊断。现将我院临床表现特殊而最终符合ARA 诊断标准的 SLE 患者报导并讨论于后。一、以血液系统改变起病。部分 SLE 初诊患者以血红蛋白降低就诊。病程中也有不少患  相似文献   

7.
李红  任明强  毛成梅 《贵州医药》2001,25(11):1020-102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临床并不少见 ,根据国际抗风湿联盟与我国合作对SLE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 ,我国SLE患病率为 4 0~ 70 / 10万人口 ,远高于西方国家。典型病例诊断虽不难 ,但误诊者仍不少。误诊原因 ,一方面由于本病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症状变化复杂 ,另一方面是临床医生 (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 )对SLE的诊断标准特别是实验室指标难以掌握。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曾将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订SLE的诊断标准、1982年国内诊断标准 (暂定 )及 1987年上海风湿病学会所推荐的诊断标准向全国 30 0个省、专区及市级医院征询 ,…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因素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例SLE患者伴血栓形成7例,发生率为23.3%。通过PAGT、vWF:Ag、Fn、APTT、ATⅢ:Ag、ATⅢ:C、PLG及LA、ACA的检测并复习文献,认为血管内皮损伤、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获得性抗血栓形成机制的缺陷(PC、PS、ATⅢ)及纤溶机制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白卫荣 《云南医药》2007,28(3):272-27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1种全身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年女性多见,儿童相对少见,但通常病情较重且临床表现多样,使早期诊断较困难。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将我院自1995~2006年收治的30例儿童SLE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陈卫文  刘健 《云南医药》1996,17(6):460-461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陈卫文,刘健,马光兰患者,女,14岁,先心病房缺修补术后9年。20天前咽痛后,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9~41℃),伴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心膜炎并急性左心衰”,经治疗心衰控制,但高热...  相似文献   

12.
罗永立 《云南医药》1997,18(5):383-383
系统性红斑狼疮68例心脏损害罗永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同时累及心脏,本文就我院12年来收治的106例SLE病人中合并心脏损害的68例进行分析。资料、方法及结果1984~1996年间SLE患者106例,其中心脏病变68例,占64%;死亡15例,病...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经过系统正规的治疗,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而长期门诊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常可因感染未受控制或疾病复发、活动等因素而再次入院。为了探讨红斑狼疮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统计,对其中90例再次入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及提出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1~1990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8例,男22例,女136例,年龄7岁~45岁,其中死亡和未愈出院各13人,剩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经过10年来的护理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精心护理对该病的医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一般护理 1.1 心理与饮食护理:病患大多为中青年女性,病后极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医经人员应多做解释工作,给予关心和体贴,与之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认识治疗对疾病所起的作用,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他们增强信心,配合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发热伴头痛4d入院。患者于3年前发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年前并发脉管炎,双下肢有大面积的溃疡面。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肺部表现进行临床分析,提高了SLE患者肺部损害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SLE患者的肺部临床表现及胸片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有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咳血、胸痛肺部表现。其中12例为胸积液,6例为狼疮性肺炎,3例为肺结核,3例为盘状肺不张。结论SLE患者肺部受累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儿14例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口服维持治疗,4例治疗过程中中图自动放弃治疗;1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1年后再次出现贫血,放弃治疗;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死亡。结论狼疮患儿虽发病凶险,但经积极治疗,预后并不是十分悲观。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及全身症状.病性复杂多变.预后较差,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和全面系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几年来对 SLE 患者的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自1986~1996年共收治SLE 患昔86例,其中女82例占95.4%.男4例占4.6%。年龄平均34岁(20~48岁)。2.临床表现发热是本病特征之一.以低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损害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3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患者伴有肾功能损害,病情重。结论:通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孔纯玉  李媛  齐文成 《天津医药》2001,29(11):686-68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合并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尤其为高。为此,笔者对我科近2年SLE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8年1月~2000年6月我科收治的SLE病人145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其中女131例,男14例,年龄14~53岁,平均(26±10)岁。住院时间4~154天,平均(27±21)天。所有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回顾统计SLE病人医院感染的部位、致病菌种类及感染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