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对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乙型肝炎56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53.6%、25.0%,对照组分别为0、33.3%、1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CD4+、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清利活血汤对慢性肝炎肝功能指标改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清利活血汤对慢性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变,随机选择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6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8例,服用本方3个月后检测ALT、TTT、r-GT、TBil、TBA。结果,CPH组复常率为79.0%、CAH组复常率为70.6%。各项指标除CAH组TBil一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均有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6个月后复查反跳率仅为8.7%(P〉0.05)。提示该方对  相似文献   

3.
观察复方肝必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球蛋白血症110例,平均治疗4136±9.28天,结果显效率5364%、总有效率9091%,均明显优于肝炎灵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清球蛋白和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复方肝必治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HBe阳转方面,优于对照组;从免疫功能测定来看,治疗后观察组的E—RFC均值升高,IgG均值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在Bili—T、ALT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方面,观察组亦较对照组为优(P<0.01)。因此认为复方肝必治对慢性乙型肝炎高球蛋白血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长法  张胜林 《中医杂志》1993,34(9):547-548
用活血祛风法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70例,总有效为95.7%,对照组65例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总有效率为78。5%(P<0.05).治疗组抗LSP,LMA,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转率,HBeAg,抗HBcIgM,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5.
应用益肝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度)50例。结果显效31例,好转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显效率较高(P<0.05),在SOD、O·-2、LPO复常率和HBeAg、HBV—DNA阴转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与用益肝灵治疗的22例作对照,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和1年后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58%,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00%,583%和583%,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时ALT和A/G的复常率分别为917%和727%,1年后则分别为100%和95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姐妹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沈秀兰  任树明 《中国针灸》1998,18(9):519-520
以α-干扰素20万IU加胸腺肽10mg,足三里、三阴交和肝俞交替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时以100万IUα-干扰素隔日肌注并加胸腺肽10mg每日肌注为对照。结果肝功能(SALT)复常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5%和75.0%(P〉0.05),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5.8%少59.6%(P〉0.05),HBV-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71.1%和69.2%(P〉0.05)。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有爱 《新中医》1997,29(2):43-44
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惭型肝炎42例与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2.8%,抗-HBe阴转率为38.2%,抗-HBe阳转率为21.4%,对照组分别为21.4%、19.0%、9.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好转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观察,中西结合治疗不但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病原学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9.
抗乙肝病毒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抗乙肝病毒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对合格受试者按临床研究,研制成中药制剂《抗乙肝病毒胶囊》,采用随机对照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或0.1),具有可比性,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实验组加服抗乙肝病毒胶囊,两组均不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观测指标除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外,重点观察HBaAg、HBeAg、HBVDNA阴转情况及安全性观测。实验过程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HBa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3%、43.3%、38.3%。而对照组分别为0.15%、6.6%,差异显著(P<0.01)。结论是:抗乙肝病毒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学指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复方肝必治治疗慢活肝(血瘀症)132例,平均治疗60.22±10.62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8.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在降ALT、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方肝必治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HBe阳转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从免疫功能测定来看,治疗后观察组的E-RFC均值升高,IgG均值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方肝必治对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平均治疗日数观察组都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在用药期也未发生任何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结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慢乙肝175例,平均治疗60.86±11.53d,结果总有效率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82%(P<0.05)。在降ALT、提升血浆白蛋白、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BHe阳转方面优于对照组;从免疫功能测定来看,治疗后观察组的E-RFC均值升高,IgG均值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平均治疗日数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在用药期间亦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经2年随访观察,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肝硬变,对照组有7例发生肝硬变,其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2.
金义生  李其明 《江苏中医》1998,19(10):20-22
本文观察复方肝必治治疗慢活肝(血瘀症)132例,平均治疗60.22±10.62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8.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在降ALT、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方肝必治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HBe阳转率方面优于  相似文献   

13.
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常青  方宏勋 《新中医》1998,30(6):45-45,62
采用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与干扰素α1b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叶珠复方组HBeAg,HBV-DNA阴转率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功能ALT,A/G、SB的复常率均优于干扰素组(P〈0.05),提示叶下珠复方治疗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Bili-T、ALT、GGT恢复正常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01),血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6%和38.8%,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应用免疫检测技术观察32例患者血清α-干扰素(IFN-α)的诱生水平,结果:治疗后IFN-α的定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01)。提示益肝冲剂能够提高患者内源性IFN-α,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改善肝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拟五黄利肝汤对乙型肝炎标志物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4例HBV-M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4例,用自拟五黄利肝汤治疗,总有效率近期58.33%,远期43%,对照组80例,胸腺素治疗,有效率近期为31%,远期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5.04,P〈0.005),HBsAg,HBeAg,Pre-S2转阴率治疗组分别为54.76%,58.33%和68.75%,对照组分别为26.25%,38.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药“隔山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报道了隔山消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六个月疗程结束,HBsAg,HBeAg转阴率分别为36.6%,30.0%,明显高于未治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7.
对41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简称治疗组)(21例)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静脉滴注强力宁注射液80~100ml/天,疗程3个月;另一组(简称对照组)(20例)为常规用一般护肝药,疗程3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降GPT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74% ;中西医结合组HBeAg阴转率为55%,抗HBe阳转率为37.5%,对照组分别为16.6%、8.3%(P<0.05)。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CAH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四联疗法”中西药结合,以慢肝康口服,乙肝药磁贴外贴穴位,外涂左旋咪唑布剂,肌肉注射乙肝疫苗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8例,其总效率96.2%,基本治愈率48.1%,HBsAg转阴率48.51,HBeAg转阴率70.52%,优于肝宁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调治祛邪疗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绍俭 《中医杂志》2000,41(11):664-665
自拟调治祛邪疗肝方有益气健脾、补益肝肾、补养肝血、疏肝行气、活血祛瘀、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0例,与乙肝灵浓缩丸合用复方树舌片对照组10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BeAg转阴效果、HBV-DNA转阴效果及肝功能恢复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安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同期设冠心丹参片治疗31例作对照。结果:两组病人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67.7%(P<0.05).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92.6%和60.0%(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46.2%和38.7%(P>0.05)。表明安心口服液治疗心绞痛疗效优于冠心丹参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