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宿主基因层面对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作用,指导新药研发过程。但宿主基因层面不能完全解释个体间药效差异。药物微生物组学是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扩展,研究肠道微生物对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影响。目前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大数据、多组学分析、粪菌移植、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与技术已逐步在新药研发中应用,本文综述了新药研发的现状以及肠道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概括了目前肠道微生物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2.
一些病原微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甚至生长繁殖,此类病原微生物可免受宿主体液免疫力和细胞外抗菌药物的杀伤,临床上往往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病情复发、感染慢性化或呈迁延性。病原微生物、吞噬细胞和抗菌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就近几年有关抗菌药物对胞内病原微生物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药物研发进程,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耐药问题,众多新的技术方法被应用到抗菌药物研究领域:在发现药物靶点方面,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方面,超微量抗生素,克服微生物耐药机制、抑制其毒力形成以及提高宿主免疫力等发挥辅助性作用的药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抗菌药物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噬菌体领域,能够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以及可以携带抗菌药物或致死性基因的噬菌体载体被成功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探索新的筛选策略以及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方面所应用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已知抗有丝分裂药物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并已用于脏器移植和治疗免疫性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抗微生物药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却被忽视。由于抗微生物药物化疗通常时间短暂,许多观察不够透彻。然而,结核病、麻风、深部骨感染、全身性真菌病、寻常痤疮、风湿热及多发性尿道感染的治疗都需要长期服药。免疫机制在上述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它对病情恢复也很重要。因而有必要了解抗微生物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潜在作用。在已被研究过  相似文献   

5.
黄卫华  张伟 《药学进展》2020,(2):100-111
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微生物与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显著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药物微生物组学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药物微生物组学是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扩展和补充,致力于研究药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药物微生物组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将为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疗提供必要参考。简介药物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并对肠道菌群与个体化用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微生物群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联系,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肠-脑轴会影响药物成瘾的发生发展。药物成瘾行为的形成和戒断症状的产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而肠道微生物群又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进一步探明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成瘾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从抗微生物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许多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有了特效治疗,同时也出现了细菌的耐药问题,至今已有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失去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如何克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抗微生物药物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包括很多成员,按照药物作用的对象(即八大类微生物)可分为:抗茵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支原体药物、抗衣原体药物、抗立克次体药物、抗分支杆菌药物、抗螺旋体药物等,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但广义的抗微生物药物有时把抗寄生虫药物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在药物的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活性广泛性和临床有效性,其中许多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开发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包括寻找新资源和革新新技术。本文介绍微生物药物的优点和局限性,获得更多微生物资源的途径以及微生物药物研发中5种新技术的应用,并探讨了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UCL大学领导的研究分析了线虫中药物和营养的微生物过程,该研究显示癌症药物的活性变化取决于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种类.这一发现凸显了操纵肠道菌和饮食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潜在益处,以及了解个体间药物效用差异的价值. 这篇研究文章发表在4月21的《Cell》上,通过一个新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阐明了宿主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物与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药物研发进展,解决日益严重的微生物耐药问题,新的微生物药物研究成为了近来研究的重点,其中药物的筛选已成为了新药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功能基因组学在微生物药物的筛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功能基因组学对微生物药物进行筛选的技术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基因组上药物作用靶位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基因组时代 ,开发抗微生物的新药离不开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使得微生物基因组上药物作用靶位的识别成为可能 ,并将使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过去。本文综述了应用基因组信息技术识别微生物基因组上药物作用靶位的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抗微生物药物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临床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产生变化,给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带来困难,影响医疗质量.如何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某院抗微生物药物的用药频度和消耗金额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该院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含哌嗪类抗微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含哌嗪类化合物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的研究开发较为活跃.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简述了在抗疟、抗菌、抗结核、抗真菌、抗病毒等方面已经上市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含哌嗪类抗微生物药物,着重强调了含哌嗪的抗微生物药物及其构效关系的研发近况.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成功地开发出更多具有克服多药耐药性的高效低毒哌嗪类抗微生物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微生物药物的作用对象、理性化筛选、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来考察近年来微生物药物研制的新动向,以指导我们的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过去5年中国创新微生物药物筛选与发现研究获进展,目前已拥有12万株,40万份的药用微生物菌株和20万个微生物发酵提取品,微生物产物高通量筛选模型150多个,获得了一批微生物药物先导化合物或候选物,为创新微生物药物研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建东今天披透露这一信息时称,中国是拥有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具有研究开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觉奋  李治川 《药学进展》2001,25(3):129-134
近几年来,新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一些抗真菌抗生素经过制剂加工后,毒性显著降低,而一些新化合物则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依据其作用靶向部位的不同,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三类:真菌细胞膜抑制剂、细胞壁抑制剂以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本文就近两年来研究开发及进行临床试验的化合物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辽宁辽阳地区部分医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为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辽宁辽阳地区部分医院2013年住院病历,门诊病历门诊处方,随机抽样调查,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滥用的情况。结论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合理是一个普遍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近十年来微生物转化在药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综述。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介了微生物转化的几种主要化学反应和微生物转化在手性药物合成、药物代谢及天然药物中的应用。结果与讨论通过综述微生物转化在药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说明了微生物转化的重要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选育优良微生物菌株对微生物药物研发尤其是对微生物制药实现产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抗生素抗性筛选基于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因其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在有用微生物菌株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微生物药物领域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主要用来筛选获取高产菌株,但近来发现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突变可赋予突变株新生次级产物的代谢生产能力,因此在拓展药源微生物资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抗生素抗性筛选在微生物菌株选育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