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瘘的愈合情况及治愈天数.结果 13例患者中,8例患者接受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及穿刺引流后治愈,治愈的天数为术后32~78 d,平均(51.75 ±14.96)d;5例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于胃癌术后23~45 d,平均(37.00 ±8.37)d.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瘘后,首选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彭良中 《中外医疗》2016,(13):48-5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50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资料,以观察术后4 d引流管引流液颜色变化为标准。结果4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5例经再次手术后死亡。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患者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应尽早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发生率为0.76%(6/785),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发生时间为术后3~7d,引流量为300~1000ml/d,引流时间8~40d。淋巴漏的发生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早期肠内营养及全身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为预防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术前应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以及术后合理肠内营养。一旦出现淋巴漏多可保守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综合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3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人均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Roux-en-Y吻合术),病例1为男性,63岁,术前诊断为胃癌、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术后第9天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给予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病例2为男性,71岁,术前诊断为胃癌,术后第2天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行腹腔镜探查及腹腔镜置管引流术,术后给予腹腔黎氏管持续冲洗引流;病例3为男性,72岁,术前诊断为胃癌及冠心病,术后第8天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处理措施同病例2。3例病人均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生长抑素、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1例病人(病例1)于治疗42d后死于严重腹腔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2例病人分别于治疗后23d和40d治愈。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及时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影响Whipple术后胰瘘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原因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3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胰瘘发生的因素和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胰瘘与吻合技术有关;胰瘘的发生与残胰断面的处理有关;胰瘘的发生与胰实质的坚硬度、胰管的直径有关;胰管内支撑引流可预防PD术后胰瘘.结论胰管内支撑引流和良好的胰切面血供是预防pD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原因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院治愈9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常规的通畅引流、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2周后治愈;2例患者在B超声波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3周后治愈;2例患者行2次手术引流后4周后治愈。上述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损伤性胆瘘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术后胆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程飞  任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76-157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自1985年至2007年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漏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发生率为0.41%(13/3157),经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发生时间为术后5d~6d,引流量为400ml/d~1200ml/d。淋巴漏的发生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早期肠内营养及全身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为预防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术前应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范围以及术后合理肠内营养。一旦出现淋巴漏多可保守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胰残端处理术后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1992~1997年收治胰头部疾病18例,其中行WHIPPLE手术8例,采用胰管及胰腺断端空肠三吻合术处理胰腺残端来预防术后胰瘘.结果:术后仅1例胰头严重断裂伤患者发生胰瘘,经引流治愈.随访结果显示均无继发慢性胰腺炎表现.结论:此吻合法具有吻合严密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胰管开口不易狭窄,避免继发慢性胰腺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13例患者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有效充分的引流,引流管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胰瘘全部治愈,12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于3~11周内治愈;1例因合并胆漏再次手术治疗,术后6周治愈.结论 确切有效的充分引流是治愈胰瘘的前提;加强营养支持和良好的心理护理,尤其强调引流管的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是护理的关键,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在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9年23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发生胰瘘,3例十二指肠瘘,经负压封闭引流治愈各1例,6例再次手术行瘘管空肠吻合治愈;无死亡,无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重胰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的手术,负压封闭引流是充分及高效的引流,能简化控制性手术,防止腹膜后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有效地治疗胰腺或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