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加强与门急诊输液患儿家长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科门急诊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是为患儿输液。对护士静脉穿刺不能一针成功,有的家长不理解,甚至谩骂护士,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使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同等重要。1学会换位思考让护士假设自己是孩子的家长来医院时会是什么心情?是否希望让有经验的护士给孩子一针穿刺成功。换位思考能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即使听到无理的指责,也能正确对待;同时耐心解释,说明护士比他们更希望一针穿刺成功。2安慰家长孩子生病,大多数家长都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针对家长的这种心情,护士要主动去安…  相似文献   

2.
对儿科门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如下。 1护士心理压力原因 1.1繁忙的工作、高标准的要求造成的心理压力儿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且儿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门诊在治疗、护理等方面对护士的要求更高,给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压力更大。频繁的三班倒,持续紧张的情绪刺激,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 995年建立儿科门诊输液室以来 ,不断总结经验 ,有效降低了纠纷发生率 ,报告如下。1 常见医疗纠纷发生原因1 .1 护士不能一针见血 ,尤其碰到血管不好的孩子 ,反复穿刺失败时 ,常致矛盾激化。1 .2 服务态度 “急”为小儿发病的特点。从就诊到拿药已经耗费了家长不少时间。来到门诊输液室时 ,家长已心急如焚 ,恨不得立即给孩子输液。因此在等待输液的过程中 ,家长往往反复催促 ,若此时不体谅患儿家长心情 ,语言生硬或解释不及时、不认真。1 .3 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不严 儿科患儿重名重姓、谐音相同或相近的名字较多 ,且儿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儿科护理健康教育APP,提升儿科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儿科护理健康教育APP,建立APP监控四级网络结构,培训推送健康教育内容的责任护士并将APP实施应用。结果健康教育APP应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率由76.07%提高到91.43%。实施健康教育APP后护士日均操作时间、同样问题日均口头宣教次数、日均需要解答家属疑问次数、日均口头宣教时间均比传统宣教少。结论应用儿科护理健康教育APP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健康教育效用。  相似文献   

5.
张奋荣 《全科护理》2011,(14):1294-129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长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引发护患纠纷。为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对儿科常见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过程。在沟通上,儿科护士与其他科室的护士有很大不同,儿科护士要沟通的对象不仅仅是患儿,更多的是患儿家长。因此,儿科护士工作难度较大,要有更好的人际沟通技巧。现将儿科护士沟通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85-1086
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陪护家长多,目前多是独生子女,陪护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加之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高2倍,甚至更高,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现就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护士最基本的一项操作,是每个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儿科输液有其特殊性和特别要求,现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每位家长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静脉穿刺失败常是引起儿科输液室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所以,儿科静脉穿刺操作要求之高对护理人员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下面就我院儿科多年的临床静脉穿刺经验,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施情况。方法 采用波士顿儿童医院设计的“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量表”,经对35位家长预调查,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随后对全院180位患儿陪护家长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护士的服务意识增强,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基本需要,但护士与家长的沟通不够,对于患儿疾病的认识、转归等告知甚少,双方对儿童住院引起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都未予以重视。结论 转变观念,承认家长在孩子患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护士应提高沟通技巧及心理知识的学习,取得家长的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对患儿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殷秀伟 《全科护理》2013,11(2):168-169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医护人员期望值不断上升,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给临床一线护士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一旦孩子有头痛、发热,家长特别担心、紧张,就去医院。随着中国独生子的增多,儿科护士比其他部门的护士遭受更多的心理、精神压力。职业压力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影响着护士身体状况、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保证儿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让患儿家长满意,减轻儿科护士的压力,留住儿科护理人才。方法在儿科尝试了主责护士带班负责制的管理机制。结果实施新的管理机制后,临床带教把关有效;小儿特有的护理难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调动了资深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度;科室的各项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结论主责护士带班负责制在儿科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由于优越性显著,值得在临床各科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7-12月,便利抽样法抽取某省16所医院儿科护士(N=1136)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态度的标准总分为(84.18±11.00)分,各维度标准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患儿家长主动告知患儿诊疗情况的态度、对患儿家长主动询问患儿诊疗情况的态度、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利弊的态度、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医疗活动监督的态度。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编制、医院级别的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态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级别、年龄是影响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态度处于高水平,但因情况而异;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科护士对患儿家长参与患儿安全的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关系也发生厂显著的变化,在儿科表现显得更加突出,笔者就其相关因素及协调对策没述如下。1儿科护患关系冲突的相关因素1.1社会问题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执行,独牛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孩子一旦生病,家长便不知所措、担心、恐惧。希望大夫手到清除i希望护士输液时一针见血,妙手回春。一不如意,便会怨声怨气。1.2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病床数与护士比例及医护比例失调。此种状况的原因有医院宏观调控不当的因素,还有儿科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工作繁锁),静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长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引发护患纠纷.为减少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对儿科常见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常用、最基本也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操作技巧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关系到科室的服务质量水平和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同时亦是衡量一名儿科护士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研制工具以评价护理人员执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措施的情况,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3.5%,患儿安全指标如给药错误发生率、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把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念转化为行动,深入到儿科护理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在患儿危机时刻,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基于循证的儿科外周静脉导管建立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穿刺的护理行为,提升静脉治疗专科临床护理质量。方法确定循证问题,通过文献检索、文献评价等进行证据总结及质量审查指标的制订。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开展证据应用项目,即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同时,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最佳证据的执行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护士静脉导管置入的相关知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在最佳证据的执行率中,最佳证据应用后指标1、指标3、指标4、指标6、指标8、指标9、指标10、指标11及指标12的执行率高于应用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佳证据应用后一次穿刺成功率、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护士静脉导管置入的相关知识得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应用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儿科外周静脉导管建立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建立的护理行为,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和儿科静脉治疗专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科新护士实施母亲角色体验式培训的效果。[方法]2010年分配至儿科的25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2011年分配至儿科的45名新护士为观察组,采用母亲角色体验式培训,即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增加母亲角色体验内容,包括编写体验案例、情景模拟、举办座谈会、与母亲进行情感交流等。统计两组新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成绩、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理论与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长满意度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实施母亲角色体验可提升新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儿科急诊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新 《当代护士》2005,(8):24-25
讨论儿科急诊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认为儿科急诊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有护士、患儿、家长等3方面的因素,根据相应因素提出防范及改进措施。提出儿科急诊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超的沟通交流技巧、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工作压力是职业所要求的个体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身心压力的状态[1]。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 ,护理难度比较大。孩子生病极容易引起自身情绪不稳定,加上家长过度的疼爱从而导致患儿一直哭闹不停,再加上其不能准确表达自身的疾病情况等,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因此儿科护士要面对的工作压力较大[2]。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疲劳感,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等。疲乏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儿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医疗事故或是医疗纠纷的发生[3]。因此儿科护士不仅需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还需要有效应对工作压力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的能力。现就儿科护士工作中出现压力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