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云 《工企医刊》2009,22(4):64-66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律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护理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医院管理年活动已把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和医疗护理事故的隐患。在ICU,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危重症患者,一般为突发重症及疑难大手术术后患者,患者及家属格外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2.
无线移动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并为医疗护理任务管理、过程控制、医疗导航提供必要的条件。方法:基于二维条形码技术、专用腕带、电子病历、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智能EDA移动终端开发专门的无线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结果:极大限度地提高病房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保证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克服了传统医院护理活动中的许多缺陷。结论:患者床边移动护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对提高医护质量、预防医疗失误、提高护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方便实用.推广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在护理交接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CQI应用于护理交接班三级监控体系,量化护理综合交接班评价指标及及考核方法,分阶段观察CQI实施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缺陷及护理综合交接班质量考核情况。结果:CQI实施1个月210例危重病人存在明显护理记录缺陷病例123份,护理记录累计缺陷频数276人次,缺陷频率131.43%;实施3个月时234例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缺陷累计频数193人次,缺陷频率82.48%;实施6个月时248例危重病人存在明显护理记录缺陷病例59份,护理记录累计缺陷频数85人次,缺陷频率34.27%;在为期6个月的CQI实施期间,护理综合交接班质量考核评级中实施1个月不合格率19.52%,实施6个月时则降至2.02%;优秀等级考核实施1个月为51.91%,实施6个月时则达到85.08%。结论:实施CQI有利于持续改进危重病人护理记录质量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有效降低护理书面缺陷率,明显提高护理综合交接班质量,是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较好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施缺陷过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缺陷主要是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质量不足或服务不满意。运用过程管理原理,系统分析缺陷发生的因素及过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降低医疗纠纷,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实施缺陷过程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5.
杨喜彦 《医疗装备》2009,22(8):47-48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工作,防止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和事故等问题,现就手术室容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方法:总结了经验教训后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确立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相关措施。将实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前与实行后进行比较,找到可能存在的护理缺陷、事故差错以及安全隐患。结果:不但减少了医疗和护理方面可能出现的差错,还大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护理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面对新的形势,有必要重新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护理缺陷,以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交接班制度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如何规范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袁华 《社区卫生保健》2009,8(6):443-444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护理风险防范体系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理风险指从事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并由护士承担的风险.通常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及人身风险等。减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安全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安全的重点。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控制策略是建立安全的系统、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法、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祝建华 《药物与人》2014,(6):199-199
急诊科既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缓冲区.又是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区,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阵地,处于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更是纠纷易发生的场所。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风险护理行为,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和风险管理的培训,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将高风险因素降低到最低,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加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魏峰  孙海英 《现代保健》2008,(34):116-117
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成功的重要场所,所以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在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手术工作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护理问题,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痛苦,甚至造成死亡。因此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自2002年4月9日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举证倒置措施的相继出台,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营造妇科护理安全文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有效回避妇科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首先让护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然后对妇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达到回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的目的。结果: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2年来无严重差错发生,护理纠纷为零。一般差错由2004年8起下降到2006年的2起,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达98%以上。结论;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减低护理缺陷,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护士护理事故、患者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质量,在总结经教训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管理模式全面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并对实施综合管理期间(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的护士护理事故、患者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将实施综合管理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管理实施前护士护理事故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分为为0.72%、75.64%和(83.43±12.54)分。综合管理实施后,以上指标分别为0.13%、98.60%.(95.28±6.37)分,3项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有护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陷、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护理人员配备不充分、护理人员沟通个技巧缺陷、宣教不到位以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结论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实施综合管理和标准化操作能够切实抵御护理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科护理文书的常见缺陷,并探寻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骨科护理文书的质量与水平。方法选取本院骨科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的病历一共750份。参照相关的规定与标准,对护理文书缺陷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750份护理文书中,总合格份数为712份,合格率为94.9%,缺陷率为5.1%。存在护理缺陷的记录中,资料不完整、内容不全、漏记、少记等共197份,占26.27%。其次是记录简单,内容空洞贫乏。有错字现象,占到18.13%,同时还存在着字迹不够清晰,存在涂改现象、没有使用医学、护理专业术语、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不一致和出院健康指导缺少针对性等现象。结论应当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通过“三基三严”训练。加强医护间交流与沟通,同时,要强化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检查与监督,从而确保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于水平。  相似文献   

16.
薛汉琴 《药物与人》2014,(10):256-256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医疗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医疗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护理抢救等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遭的临床护理活动都极有风险,尤其对儿科这个特殊群体,一旦发生护理缺陷不良事件,给患儿和家属带来痛苦。儿科患儿由于其具有年龄较小的特点,相对于成人患者其在自控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性方面都较差,所以,在医护工作中儿科护理较成人科室更加容易发生医护护理纠纷。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应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为患几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泌尿专科巡回护士工作缺陷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泌尿专科巡回护士常见工作缺陷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加强风险易发环节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泌尿专科巡回工作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3.8%下降到0.05%。结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科业务技术、风险意识培训及风险管理是确保手术护理工作安全,降低巡回护士工作缺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157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各科呈报的157例护理不良事件及其原因。结果:药物性因素41例(占26.1%),病人或家属因素40例(占25.5%),医疗护理技术性因素25例(占15.9%),组织管理性因素19例(12.1%),医源性因素15例(占9.6%),医疗设备、器械性因素10例(占6.3%),医院卫生学因素7例(占4.5%)。 结论: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识别,加强药物使用和医疗设备、器械的安全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护理不良事件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二级护理质量控制组对47个病区通过质量监控、建立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系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开展分层次理论技能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等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实施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从实施前2005年至实施后2012年的7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均在97.0%以上,且实施后2012年与实施前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O%的标准,内科各病区达标率从实施前2005年的81.3%提高到实施后2012年的98.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5.0%以上,最高为99.5%。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实施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从2010年的17例上升至2012年的112例并制定了42项系统整改制度。实施后从2006年至今.共协助科室完成183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61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对护理知识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防范知识及护理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8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进行护理相关知识需求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基本医疗抢救技术,需求率在94.9%以上;其次是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需求率在93.2%以上;再次是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及护理基本操作,需求率在66.1%以上。结论:开展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护理知识需求调查在当前特定形势下十分必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的护理知识,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安全用药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