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型对胸部手术后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 ASA分级Ⅰ-Ⅲ级胸部手术患者624例,年龄18~68岁,男性381例,女性243例,按血型分为四组:O型250倒、A型168例、B型170例、AB型36例,术后拮抗催醒药物为:新斯的明1~2mg、阿托品0.5mg、氟吗西尼0.5~1.0mg,观察四种血型术后燥动的情况。结果 O型燥动35例,占O型血总人数14%,A型燥动54例,占A型血总人数32.1%,B型燥动22例,占B型血总人数12.9%,AB型燥动5例,占AB型血总人数13.9%。A型血患者术后躁动明显高于其他三种血型。结论 A型血的患者胸部手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血型对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血栓形成部位的影响。方法 106例诊断为APS的患者,根据血型分为非O型组(66),O型组(40)。分别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 CL),抗β2糖蛋白1(anti-β2 GP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狼疮抗凝物。观察两组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分析血型对于APS患者血型的影响。结果 非O型血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O型血组(77. 2%vs 47. 5%,P=0. 04);相反O型血组相对非O型血组有更高的动脉事件发生率(70. 0%vs 30. 3%,P=0. 01)。a CL、anti-β2 GP1在两组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 05)。v WF抗原在O型组和非O型组中的分别为(69. 13±10. 96 vs 75. 92±12. 37%,P=0. 020)。结论 血型与原发性的APS的血栓发生部位有密切的关系。非O血型与静脉事件相关,O血型与动脉事件相关血栓形成。通过更多的前瞻性研究阐明血型与APS患者血栓发生部位的关系可以为临床血栓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检测 70例白癜风患者的ABO血型 ,并与 72 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白癜风患者 70例 ,其中A型 34例 ,B型 12例 ,O型 18例 ,AB型 6例 ;A型血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 .0 1) ,O型血患者则比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A型血可能易患白癜风 ,O型血则不易患白癜风 ,有关白癜风与血型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艳云  陈源清 《实用医技》2007,14(36):4993-4994
目的:探讨ABO系统血型与恶性肿瘤发病率关系及血型性格特征与恶性肿瘤发病机理相关性。方法:经ABO血型确定血型。结果:中国江、浙、皖、闽地区ABO血型分布:A型:30.O%;B型:25.3%;O型:38.1%;AB型:5.6%;171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血型分布:A型:26.2%;B型:19.5%;O型:48.4%;AB型:5.9%;根据统计数字显示:D型血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O型血在人群中的分布,各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情况消化系统最高占45.1%,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O型者高达53.0%。结论: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的产生不仅与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源、空气质量)等有关,而且与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呈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随机抽检法抽样 ,采用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标准血清 (抗A、抗B分型试剂 ) ,试管法检查 ,以汉族正常人群为对照调查住院的 31 3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结果表明 :①患者中O型血分布频率 (36 .1 0 % ,基因频率 0 .6 0 0 8)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型 (30 .49% ,基因频率 0 .5 5 2 2 ) ,两者比较 ,P <0 .0 5。②患者中 74例 (2 3.46 % )家族中有精神病史 ,其中O型血者 38例 (1 2 .41 % ) ;46例 (1 4.6 9% )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精神病史 ,其中O型血者 2 2例 (7.0 3% )。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机率O型血显著高于A型 (P <0 .0 1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COPD患者ABO血型分布α1-AT含量 ,以及ABO血型与COPD、α1-AT含量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玻片法测定 6 11名汉族健康者及 2 0 0名COPD患者的ABO血型 ;单相免疫扩散法测定了其中 180名COPD患者的α1-AT含量。用Bernstein法及其较正公式计算ABO血型基因频率 ,woolf统计法计算相对发病率。结果 :健康者与COPD组间ABO血型构成特征均为B >O >A >AB ,两组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 =0 .1912 ;0 .1886 q =0 .2 371;0 .2 6 99r =0 .5 717;0 .5 4 15 ;两组ABO血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mberg平衡法则。A/O和B/O的相对发病率分别为 1.0 993和 1.2 897(P >0 .0 5 ) ;A、B、O、AB四种血型COPD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 0 .95 5 7、1.2 14 9、0 .8314、1.0 4 13(P均 >0 .0 5 ) ;不同血型的COPD患者的α1-AT含量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组COPD患者中ABO血型抗原与COPD的发病无明显关联 ,这与国外某些学者报道的COPD患者以A型血为多的结果不同 ,其原因可能为 :种族差异 ;样本量少所致。本组COPD不同血型间的α1-AT含量无差异。因此 ,在我国ABO抗原与COPD发病及ABO血型与α1-AT含量的确切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患者李某,男,58岁,O型血,临床诊断为消化道出血,急需格血治疗,与0型献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出现2十凝集,次测阴性,为查明原因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血型检定患者李某血型对。N、n、*kC。献血员张某血型:0、MN、PZ、CCDEc。2.2交叉配上试验主测管: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出现2十凝集;次例管:患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不凝集。2.3患者血府与试剂红细胞在不同温度下作特异性抗体的检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血清与O、N型红细胞均不凝集,而与OM型和0,MN型红细胞呈凝集反应,证明患…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型抗原和抗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对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变化。方法 检测 1 0 4例患者化疗前后ABO血型抗原效价、抗 A、抗 B抗体效价 ,A型和O型患者化疗前后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做了比较 ;抗原检测法 ,将标准血清做倍比稀释加患者的红细胞 ,离心肉眼观察 ,不凝集的前 1管为抗原效价 ,同时以健康人的红细胞做对照 ;抗体检测方法 ,将A型者的血清做倍比稀释后加对应的红细胞 ,观察结果同抗原方法。结果 O型抗 A、抗 B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血型抗原化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化疗后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5。O型、A型、B型男女患者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进行比较 ,O型与B型男女抗原抗体、效价与积分无差异 ;A型男女抗 B抗体效价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提示在给肿瘤患者 ,特别是A型患者配血、鉴定血型时遇有正反不符、前后不符时要考虑是A抗原减弱 ,在给这些患者配血时 ,最好输注O型红细胞 ,已防输错血 ,防止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辉县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ABO血型分布以及全血细胞的变化特征 ,进一步了解这些变化与食管和贲门癌的关系。方法 :统计辉县市人民医院 17年间 (1987~ 2 0 0 3 )食管和贲门癌收治记录 ,分析比较食管和贲门癌患者各血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血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食管癌患者中 ,男女均为B型血比例最高 ,分别占 3 8. 6%和 3 4. 7% ;贲门癌男性患者中 ,O型血所占比例最高(3 9 .6% ) ;贲门癌女性患者中 ,B型血 (4 6. 7% )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血型 ;而AB血型的人在食管和贲门癌中所占的比例都最低 (7. 7%V S 13 .2 % )。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降低改变 ,贲门癌患者红细胞降低最明显 (男 :5 0 % ,女 :5 6% ) ,类似的情况还见于血红蛋白。贲门癌患者淋巴细胞降低的检出率高于食管癌患者。贲门癌患者贫血和淋巴细胞降低明显 ,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B型血患食管癌的风险较大 ,O型血的男性和B型血的女性患贲门癌的风险较大 ,而AB型患食管和贲门癌的风险均较低。而外周血各项常规指标的变化与食管和贲门癌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本院做了 4 2 82例住院病人的血型调查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宜春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 ,均为汉族。1 2 试剂 :A型和B型标准血清 ,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血型要求。1 3 方法 :试管法常规操作。2 结果  见下表 ,可见ABO血型出现的频率为 :O >A>B >AB表 1    4 2 82例A、B、O血型调查结果型别OABAB合计例数 16491492 853 2 884 2 82百分比 ( % ) 38 534 82 0 0 6 7 10 03 讨论  了解血型分布对血库合理存血有很大的帮助 ,存血量过多 ,容易过期造成浪费 ,存血量太少又供不应求 ,影响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肝癌(SHCC)的多层螺旋CT血供特点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HCC患者42例,根据SHCC血供的不同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分析各型SHCC的MVD及VEGF与SHCC血供的相关性。结果42例SHCC患者中,肝动脉供血型29例(69.0%);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型及少血供型各5例(各11.9%);门静脉供血型3例(7.1%);肝动脉供血型及双重供血型SHCC的MVD计数均高于少血供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供血型与双重供血型MVD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少血供型和门静脉供血型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0%、20.O%、80.0%和0.0%。肝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和少血供型、肝动脉供血型和门静脉供血型之间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供血型和少血供型间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合并后与少血供型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CC血供与MVD、VEGF具有相关性,多供血型(肝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SHCC组织中MVD高于少血供型,而VEGF表达阳性率则低于少血供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黑龙江汉族人群和山西省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玻片法进行ABO血型检测。结果:黑龙江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为B型(33.7%),O型(28.3%),A型(25.9%),AB型(12.1%),基因频率r〉q〉P;山西省汉族人群为B型(40.4%),O型(29.0%),A型(18.8%),AB型(11.9%),基因频率r〉q〉P。两省汉族男女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省汉族ABO血型中的各型观察值和期望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黑龙江汉族人群和山西省汉族人群均具有较高的B基因频率,具有典型的北方人群的结构特征;ABO血型遗传具有多态性、保守性及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别在呼市和集宁各自的郊区农村,发展血员中抽样调查了4714人ABORh_0(D)血型,对其抗原综合分析如表1、2: 从表1看出:此两地区汉族农民ABO血型分布(A型24.88%,B型32.63%,O型32.7%、AB型9.76%)及基因频率(r=0.5684.p=0.1911,q=0.2405)与陈稚勇等调查[中国人ABO血型分布.遗传杂志 1982,4(2):4]结果基本一致;从表2获悉,两地区汉族农民D抗原Rh_0分布以Rh_0D(+)为多(占99.79%),Rh_0D  相似文献   

14.
益阳市汉族人群ABO、RH(D)血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益阳市汉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规律,指导血站采供血工作。方法采用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方法鉴定血型,计算出各血型的分布比例,并与临近地区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益阳市汉族人群ABO血型比例分别为A(33.86%)、B(21.92%)、O(36.23%)、AB(7.99%),RH(D)阴性的比例为0.25%,RH(D)阴性比例分别为A(0.31%)、B(0.10%)、O(0.32%)、AB(0.09%),均呈现出O〉A〉B〉AB的分布规律,但B型、AB型RH(D)阴性更少见。结论可利用血型分布规律,科学调配血源,缓解用血偏型矛盾,指导临床对RH(D)阴性紧急输血患者,可用O型RH(D)阴性洗涤红细胞输注,争取时间、抢救患者。  相似文献   

15.
患者王某、男、汉族、血型O型。1978年因上消化道出血。曾输O型血2000ml,未记录有反应。1986年3月2日又因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3克入院。当天输O型血500ml,输毕出现轻微不适,3月5日输O型血400ml,输后出现寒战、高热,未发现酱油色尿,经一般处理好转。3月18日第三次输O型血200ml,输至剩约70ml时,患者出现寒战高热(T39℃),自述腰部剧烈疼痛,排酱油色尿,尿蛋白+++,CO_2CP:42.6%,经抢救好转。患者Rh血型为:CCDee,血清中存有抗c抗E不完全抗体。面3月18日供血员尤某的Rh血型却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地区汉族献血员ABO血型分布和基因频率分布以及Rh(D)血型分布.方法:对13 189名汉族无偿献血员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结果:鄂尔多斯地区汉族献血员的血型分布为O型4 527人,B型4 264人,A型3 227人,AB型1 171人.其基因频率分别为r=0.5837,P=0.1834,q=0.2329.Rh(D)阴性48人,占0.36%.结论:鄂尔多斯地区汉族献血员的血型分D布特点为O>B>A>AB,这对建立血源队伍,满足临床用血及应急供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raves病(GD)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调查临沂市汉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及汉族GD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分析比较A型、B型、AB型、O型在不同人群中的构成比差异,比较各种血型患GD的相对危险度(OR)。用玻片凝集法检测ABO血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病人的FT3、FT4、TSH、TPOAb、TSHR-Ab。结果临沂市汉族人群ABO血型的分布特点为:B型(30.64%)>A型(30.02%)>O型(28.88%)>AB型(10.46%);临沂市汉族GD患者的血型分布特点与其存在显著差异(P<0.0001)。患GD的OR为:AB型(1.95)(P<0.001)>O型(1.44)(P<0.001)>B型(1.1)>A型(1.0)。结论就血型而言,临沂市汉族人AB血型和O血型者发生GD的风险高,AB型较O型者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ABO血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ABO血型系统的关系.方法 对366例汉族DVT病人的血型记录进行归类,并将ABO血型的分布情况与普通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型血占26.23%,B型血占44.54%,O型血占16.12%,AB型血占13.11%.经统计学u检验,B型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01),O型血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A型血的检出率低于正常人群(P<0.05),而AB型血的检出率与正常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ABO血型系统之间可能存在潜在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与ABO血型间的相关性,为骨关节结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10月住院的骨关节结核病人433例进行系统的ABO血型分布分析,以同期体检中心5 878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分析ABO血型与骨关节结核的相关性及相对危险度。结果①健康人群ABO血型分布为:A型25. 5%(1499/5 878)、B型34. 7%(2 042/5 878)、O型29. 9%(1 751/5 878)、AB型10. 0%(586/5 878),各血型分布比例顺序为B> O> A> AB; 433例骨关节结核病人的ABO血型分布为:A型22. 2%(96/433)、B型31. 0%(134/433)、O型34. 9%(151/433)、AB型12. 0%(52/433),各血型分布比例顺序为O> B> A> AB,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6 <0. 05);②相对危险度分析:O型血的相对危险度最高,AB型血的相对危险度次之,A型、B型血的相对危险度最低。结论骨关节结核病人中O型血比例及相对危险度均高于健康人群,O型血是骨关节结核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1000例肺结核临床分析提示,O型血在肺结核中所占百分率为35.0%了,明显高于其他血型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O型血的肺结核患者患病后易发生咯血,大咯血及咯血窒息,且菌阳率高,易形成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