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院2009年7月收治16例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经及时抢救与护理,16例患者住院50-100天,均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四乙基铅中毒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乙基铅为无色油状液体,有乙炔样甜的不愉快气味。常温下易挥发,产生大量蒸汽。几乎不溶于水,溶于苯、石油醚、汽油,微溶于乙醇。由于国内生产较少,因此近年来四乙基铅中毒临床病例十分少见。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间共收治7例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7例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界宋 《海南医学》2003,14(10):43-44
四乙基铅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因其能增加汽油的辛烷值,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汽油防爆剂。由于在常温下甚易挥发,在配制乙基汽油中如防护不当,可经呼吸道或可经皮肤接触吸收而引起急、慢性中毒。四乙基铅中毒的脑电图(EEG)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EEG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砷中毒致神经精神障碍与神经电生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提高急性砷中毒在临床工作中的认识。方法 对87例急性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急性砷中毒的87例患者中出现神经精神障碍28例(占32.2%),其中对出现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按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13例(占46.4%)、精神型6例(占21.4%)和混合型9例(占32.2%)。并作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肌电图(EMG)、诱发电位(EP)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结论 急性砷中毒易致神经精神障碍与神经电生理异常,且病情严重、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证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SFIg,包括IgG、IgA、IgM)与神经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CSFIg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CSFIg与神经电生理在本病表现有5种类型,且MCV、SCV异常程度与IgG的增高呈正相关。结论:神经电生理和CSFIg异常程度对判断本病预后及了解周围神经髓鞘脱失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上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观测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的特点。结果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早期电生理变化H反射波最为明显,且变化与预后相关。结论 H反射波的变化部分反应了臂丛神经根及颈外近段的损伤程度,对损伤神经预后恢复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寅 《浙江医学》1998,20(1):37-38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探讨糖尿病与神经电生理改变关系,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38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50例CTS患者进行正中、尺神经传导速度和电位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50例C T S患者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率为92.9%。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对婴幼儿臂丛神经病的诊断及相关分析。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及中西药应用和康复理疗。结果 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电生理异常。结论 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对婴幼儿臂丛神经病损具有确诊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 术中血管损伤引起术后缺血性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能有效识别早期术中缺血, 减少相关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组织了全国神经电生理及脑血管病方面的专家, 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的指南共识和临床证据基础上, 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 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形成了常用的IONM技术及参数设置、围手术期准备与结果解读、不同部位动脉瘤术中电生理监测价值和特殊情况下电生理监测四个方面的共识。并根据GRADE证据等级标准, 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出了9条推荐意见, 为临床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倩 《中外医疗》2009,28(27):53-5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几例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的1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总结。结果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能测出,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程度减慢。结论电生理检查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是外伤性臂丛神经损害的客观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76侧神经电生理做检测,正中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93.4%.正中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86.8%;尺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10.5%;尺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5_3%;腕部刺激拇短展肌DML传导异常为71.1%,小指展肌DML传导异常为1.3%。大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5%,小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电生理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判断腕管综合征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古高云  车革方  梁国 《当代医学》2021,27(11):147-148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40例,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组,患者均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检查项目。比较各组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异常者分别为86例(35.8%)、103例(42.9%)、15例(6.3%),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者与异常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7.6%),B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73.0%),C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91.5%),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3.5%),与各组其他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主要的电生理表现,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反映患者的神经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5月在武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电生理中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程度重于运动神经,波幅的下降程度较传导速度减慢明显,下肢重于上肢(P均〈0.05);皮肤交感反射检测下肢的异常率高于上肢(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麻木;最常见的体征是感觉减退;神经传导异常组的病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神经传导正常组P〈0.05)。结论DPN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均以感觉神经受损为主;早期通过神经电生理诊断时要同时行神经传导和皮肤交感反应检测;病程越长,血糖控制水平越差.神经电生理结果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GBS患者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及电生理动态监测.结果:GBS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F波出现率降低,潜伏期延长或消失;EMG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电生理动态观察示:临床症状改善早于神经电生理恢复,EMG明显异常者预后差.结论:电生理检查对GBS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癫痫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术前痫性放电灶的确定。目前检出致痫灶的主要方法有电生理法、神经影像法和神经心理测试法。我院于1993~1996年经外科治疗有效癫痫患者55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对电生理法和神经影像法在癫痫患者术前定位和定侧价值进行评价。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artin-Gruber吻合支对肘部尺神经损伤临床及电生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总结了5例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的肘部损伤病例,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因为前臂段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肘部尺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原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功能可以部分保留,导致临床及电生理表现与实际神经受损程度不符。结论充分认识和了解MGA的解剖及电生理特点对于临床医师及电生理医师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时上肢正中、尺神经损伤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佩龙  庆晓东  贡志刚  雒仁玺  林松  兰青 《浙江医学》2016,38(15):1269-1272,13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在大脑中央区病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大脑中央区病变患者,在手术中选择性应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头皮体感诱发电位、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头皮运动诱发电位、头皮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功能区,显微操作下切除病灶。结果术中行神经导航8例(其中4例行基于锥体束成像的功能神经导航);行头皮体感诱发电位监测7例,1例波幅下降,调整操作后恢复;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8例,5例能记录到位相倒置波形或主波渐变波形;行头皮运动诱发电位监测2例,直接皮层刺激共4例,1例能引发肢体运动和(或)肌电反应。病变全部切除8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有8例患者症状改善,3例症状无恶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在大脑中央区病变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病灶和重要感觉运动功能区,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20.
顾爱明  郭如雅 《医学文选》2000,19(6):848-84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膈神经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 测定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传导速度(PNC)、波幅(AMP),分析其与血糖、病程、呼吸困难的关系。并选择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PNC、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病程越长,临床伴有呼吸困难者,其PNC、AMP异常率越高,但与血糖无关系。结论 测定膈神经电生理特征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病情及病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