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西方国家,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致死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肺癌[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选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使大量早期前列腺癌得到根治.然而,PSA虽然有很好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差,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等均可导致PSA升高,加上前列腺癌发病缓慢而且隐匿,所以不能单凭PSA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虽然手术去势或者药物去势治疗能极大地降低血清PSA水平、延缓前列腺癌进展,但几乎所有患者在经过14~30个月的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后产生雄激素抵抗,使其从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androgen 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DPC)发展成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或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HRPC),导致前列腺癌复发.一旦发展成为AIPC或HRPC,大多数患者在18个月后死亡[2].所以,很有必要在确诊前列腺癌后找到能判断前列腺癌进展为AIPC或HRPC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去势后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4例(C1、C2、D1、D2期分别为2、6、10、6例),做睾丸去势手术后,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服用3~6个月,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达到相对稳定水平(0.2~13μg/L)并维持2个月后停药,停药期间定期影像学检查及PSA监测,当PSA水平超过稳态水平2~3倍时进入下一周期氟他胺治疗,以此类推;抑那通在手术去势后18~24个月,当PSA大于稳态水平2~3倍时开始使用,1次/月,3次/疗程,以后每3年1疗程。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7±14.3)月,22例生存,生存率91.7%;3例氟他胺耐药。停药间歇期>9个月,87.5%患者重复用药后仍能有效控制,重复用药后平均治疗时间(5.0±1.1)月。与单纯手术去势或持续内分泌药物治疗比较,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明显延长肿瘤对雄激素依赖的时间。结论手术去势后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可延缓患者向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已成为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仍是目前前列腺癌治疗的难点。随着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病和进展机制的认识加深,晚期患者的治疗已在发生变化,如早期开始使用紫杉醇类化疗及近几年国内上市的新型内分泌治疗CYP17抑制剂阿比特龙等。结合传统一线及二线内分泌治疗,合理地序贯或联合治疗能较显著地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的临床经验,介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全身药物治疗规范,为同行提供参考,以期救治更多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失去手术指征的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每28天皮下注射诺雷德(3.6 mg)1次,分时段测定血清睾酮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并对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治疗3周后可达去势水平[血清睾酮由(568.15±198.25)μg/L到(17.46±3.81)μg/L];治疗1月后血清PSA明显下降[由(92.14±29.43)μg/L降至(20.26±4.31)μg/L],前列腺体积缩小,梗阻症状改善,但疼痛、因病所致日常活动受限等情况均无显著变化.精神疲软、乏力和食欲不振等较用药前显著加重;全身健康情况、性功能较前显著减退.结论 药物去势可在短期内明显降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睾酮和PSA水平,减轻排尿困难症状;但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列癌发病与病情变化种族地域差异明显,国外相关结果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分析45例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内分泌治疗起始进展至雄激素非依赖期(AIPC)的时间,以及进展至激素难治期(HRPC)的时间为评估目标。选择如下因素:确诊时年龄,基线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有无骨转移,一线治疗过程中PSA达到的最低值(PSAnadir),治疗后达到PSAnadir时间等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开始进展至AIPC中位时间为19个月,进展至HRPC中位时间为35个月。临床分期(P=0.016)、骨转移(P=0.049)、Gleason评分(P=0.001)、基线PSA(P=0.04)、PSAnadir(P=0.012)为治疗进展至AIPC期的危险因素,其中临床分期(P:0.025)、Gleason评分(P=0.009)、基线PSA(P=0.012)、PSAnadir(P=0.009)为治疗起始进展至AIPC期的独立危险因素。Gleason评分(P=0.002)、PSAnadir(P=0.009)为治疗进展至HRPC期的危险因素,其中PSAnadir(P=0.03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内前列腺癌患者自内分泌治疗起始,进展至AIPC和HRPC的时间分别为19个月与35个月,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包括Gleason评分、PSAnadir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型高危前列腺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低PSA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入院平均PSA值为2.14ng/mL;7例患者肛指检查异常;穿刺病理诊断腺癌6例(其中1例为导管腺癌),小细胞癌2例;行Gleason评分者5例,均>7分;T3期以上患者占75%,5例有远处转移。对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行内分泌治疗,其中1例再行化疗;对6例前列腺癌,1例行内分泌治疗加根治性放疗,1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加内分泌辅助治疗,其余4例均行内分泌治疗。平均随访19.5个月,8例患者中3例死亡,4例病情进展,1例病情无进展。结论:低PSA型高危前列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及监测不依赖于PSA,治疗效果不佳,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前列腺癌患者124例,其中98例为手术组,予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1周内口服抗雄激素药物,26例作为对照组,予以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及抗雄激素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手术日或第1次注射LHRH-a为起点,定期复查PSA,当PSA≤0.2ng/mL后持续3~6个月停用抗雄激素药物或LHRH-a,以后根据复查PSA结果,决定是否新一轮治疗。治疗期及间歇期检测血清PSA、睾酮、肝肾功能、血常规、骨扫描、盆腔MRI等,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24例患者均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手术组98例患者内分泌治疗(1.5±0.4)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最低值,对照组23例患者在内分泌治疗(3.5±0.8)个月后血清PSA均降至最低值,两组前列腺体积均明显缩小,随访时间2.1~7年。生存质量评分显示,患者性欲减退、阵发性潮热、体力及精神状态在间歇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对照组较手术组缓解更明显(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断雄激素药物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已行去势手术、年纪较大或贫困地区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用抗雄激素药物来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绝大多数患者都进展为侵袭性更强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HRPC的患者通常雄激素受体(AR)基因表达增加。现已证实第一代AR拮抗剂如康士德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表达更高的AR。作者介绍了两种化合物RD162和MDV3100,它们在AR表达增加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抗雄激素活性。其结合AR的亲和力比临床上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康士德更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8月29例前列腺癌病例,其中3例为入院前8~36个月就确诊为前列腺癌并已作了睾九切除术的患者,3例以前列腺增生为诊断收入院,余23例前列腺癌为诊断入院。所有病人均因排尿不畅而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同时用子术或药物去势及雄激素阻断治疗。结果随访2~33个月,3例睾丸切除后复发的病人,加用药物雄激素阻断治疗,病情不能控制,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及9个月因肿瘤扩散死亡;1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仍缓慢上升。18例加手术去势者中,16例PSA均保持在正常范围,2例PSA已回升超过正常范围。8例药物去势(雄激素全阻断间歇治疗)者,PSA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病情稳定。26例排尿均通畅,1例排尿困难带膀胱造瘘管。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雄激素阻断治疗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联用间歇性药物雄激素全阻断有更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长期进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LHRH-A)去势治疗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出现生化进展后,转换为其他LHRH拟似剂治疗后的有效性。方法 37例采用戈舍瑞林或亮丙瑞林进行去势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出现生化进展后,依据其药物转换前注射的LHRH-A的种类进行LHRH拟似剂的转换。26例既往行戈舍瑞林3.6 mg治疗者转换为亮丙瑞林3.75 mg,每28天皮下注射(GA-LA组);11例既往亮丙瑞林治疗者转换为戈舍瑞林3.6 mg,每28天注射(LA-GA组)。每月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睾酮水平,并进行简明疼痛评分表调查。结果 GA-LA组16例(61.54%)转换后出现PSA下降,最大PSA下降比率50.81%。LA-GA组转换后7例(63.64%)出现PSA下降,最大PSA下降比率48.22%。相同时间点两组间PSA下降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转换前2例血清睾酮水平大于40 ng/dl,转换后血清睾酮均降至40 ng/dl以下。相同时间点GA-LA组与LA-GA组之平均睾酮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研究期间无患者出现疼痛进展/缓解。结论对于正在长期进行LHRH-A治疗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出现PSA升高时,对现用的LHRH拟似剂进行种类的转换,可使部分患者PSA进展得到短期控制而获益,延缓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雌二醇氮芥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2例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全部经手术去势及不同程度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之后病情再进展,经全身骨扫描证实均有多发性骨转移灶,其中17例伴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疼痛。治疗方法: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使用,雌二醇氮芥为420mg/d,第1~5天使用,每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5例患者的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PsA〈4ng/L),12例PSA值下降超过50%,5例PSA值变化不明显。17例伴有骨转移灶疼痛的患者中有10例疼痛消失,7例疼痛患者按VRS分级分为I级4例、Ⅱ级3例。随访时间为8~26个月,平均17.3个月。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7个月,平均疼痛缓解期为12.5个月;PSA值降低的稳定期平均为11.8个月。本组病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等,但均在可耐受的范围。结论雌二醇氮芥加多西他赛全身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据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判定为骨痛的21例患者行X线摄片、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伴发脊髓受侵者并行MRI检查,影像学结果均诊断为骨转移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20~3840ng/ml,碱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B超或CT检查显示增生、肥大或占位病变,9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发现腺癌细胞,最终诊断为前列腺癌骨转移。首选内分泌治疗,包括手术或药物(戈舍瑞林)去势,氟他胺或康士得抗雄激素;双瞵酸盐类药物抗骨破坏;13例配合局部放疗,1例接受89Sr治疗;3例激素抗拒后应用多西紫杉醇化疗.同时三阶梯止痛及支持治疗。结果21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均使病情得以不同程度缓解,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70.6%(11/17),其中3例已获5年生存。结论以骨转移癌为首发症状应高度警惕前列腺来源.综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 HRPC患者36例,按照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醋酸泼尼松化疗方案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骨痛数字疼痛评分(NRS)、生活质量卡式评分(KPS)、可测量病灶的变化、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并评价毒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其中4例1个周期后因药物毒副作用退出治疗,2例失访,3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共完成化疗周期54个,PSA有效率为66.7%(20/30),有效持续时间2~10个月。20例PSA有效患者中6例有可测量病灶,部分缓解4例,稳定2例。30例患者中1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12例PSA有效患者骨痛 NRS评分均下降。生活质量 KPS评价16例改善、10例稳定、4例降低。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脱发、骨髓抑制,未出现药物血管外渗漏、急性过敏病例。【结论】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醋酸泼尼松3周化疗方案治疗 HRPC患者耐受性良好,有一定疗效,值得更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高校老年教职工前列腺癌发病与治疗情况,回顾调查总结7年中20例前列腺癌的发现、临床诊治过程及预后.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筛查发现治疗2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有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资料.12例患者直肠指诊阳性,Gleason评分为3~8分;临床分期T2有11例,T3有3例,T4有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1例,肺、骨等处转移5例.7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4例行双侧睾丸切除加内分泌治疗,3例局部放疗加内分泌治疗,6例单纯内分泌治疗,其中2例为已有转移、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6例后期再进行6个月内分泌治疗.结果 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32.6个月;其中7例(35.0%)在发病及治疗后5 ~16个月死亡;6例PSA出现反弹后续追加6个月的药物去势(内分泌)治疗,1例仍在内分泌加局部放疗治疗中.结论 高校教职工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三大”初诊手段早期发现是关键,应以个体化综合性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或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达到治愈。但随着病程发展,几乎所有初始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都将产生激素抵抗,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近年,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治疗方案对多种实体瘤效果显著,治疗CRPC也取得初步疗效。本综述旨在总结帕博利珠单抗在CRPC临床试验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氟他胺治疗前列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我院应用抗雄激素氟他胺治疗前列腺癌17例(其中晚期前列腺癌15例)的即期及2年的随访报告。经氟他胺8~12周治疗,排尿症状改善率47%,骨痛缓解率80%,癌标PSA恢复正常率76%,余24%PSA下降幅度也超过75%,前列腺癌结节消失或缩小的客观治疗效应达70.6%,同位素扫描转移灶消失率 18.2%,其即期治疗效果和进口同类产品缓退瘤相比较疗效无差异。2年后随访9例(52.9%)病情稳定,3例(17.6%)病情恶化,其中2例停用氟他胺后PSA下降,再辅以化疗病情改善,5例(29.4%)死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泌尿系统除膀胱癌和肾癌以外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等待观察、根治性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而内分泌治疗方法包括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减瘤性前列腺癌根治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CRP)联合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在寡转移前列腺癌中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67例,32例行CRP联合ADT治疗(CRP组),35例行单纯ADT治疗(ADT组)。记录CRP组围手术期数据、两组进展至CRPC时间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运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结果 两组(PSA)水平,Gleason评分,临床T、N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组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2例,Ⅱ级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CRP组20例进展至CRPC,中位进展时间为26个月,ADT组21例进展至CRPC,中位进展时间为19个月。两组激素依赖性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RP是延长寡转移前列腺癌进展至CRPC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76,95%CI:0...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97-1798
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所收治的30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仅给予睾丸切除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比卡鲁胺治疗,C组患者给予比卡鲁胺联合醋酸戈舍瑞林药物去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8个月、2年的血清PSA值变化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A、C两组患者的血清PSA值以及2年生存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8个月、2年的血清PSA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内分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分析前列腺癌与MS的关系。方法:将185例初次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合并MS组及未合并MS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病理Gleason评分等临床指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MS的发生情况以及前列腺癌与MS的关系。结果:185例患者中,合并MS153例(82.7%),其中糖尿病41例(26.8%),高血糖27例(17.6%),高血压105例(68.6%),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78例(60.0%);未合并MS 32例(17.3%)。合并MS的前列腺癌患者BMI、空腹血糖、前列腺体积高于未合并MS者,其PSA水平低于未合并MS者(P均〈0.05)。合并MS组中处于PSA诊断灰区(4~10μg/L)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MS组(P〈0.05)。结论: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同时合并MS,该类患者的BMI、血糖、前列腺体积升高,PSA水平降低,可能影响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