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中医治疗组,并与同期西药治疗40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资料作为西药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西药治疗中风早期临床效果优于中医治疗,但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可以标本兼治,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22例中风患者为临床分析对象,对中医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做出评价。结果22位患者经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大部分患者经过坚持治疗后得到了康复。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但一定要长期坚持,并且要加强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风是临床常见病,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现以中风后抑郁症为研究对象,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浅析其病因病机,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上半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康复保健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风后抑郁症越来越多地成为中风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尤以针药并用和针灸治疗疗效突出,心理调护及后期康复治疗发展显著。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但仍不可忽视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该文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6个月以后,仍遗留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蹇涩不利、口舌(喁)斜、痴呆等,也叫做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临床各种治法,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且效果满意.现就2007年以来针对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应用于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中医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身体机能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实施中医针灸推拿,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急性期过后患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特种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本文通过介绍头针、腕踝针、浮针、火针、小针刀等特种针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概况及作用机理,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特种针法治疗现状,分析不同特种针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势,总结目前针灸治疗此病存在的不足。特种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证实有效,值得重视、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中医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指导中医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工作.方法 中风后遗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分配,观察组61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效率是91.8%,对照组的总效率是85%.基本治愈患者观察组是44.3%,对照组是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选择1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中医腹针疗法,康复训练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腹针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健康指导。结果本组164例患者中痊愈124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行中医腹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何庆炎 《广西医学》2004,26(8):1216-1217
脑出血、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中风急性期因目前中医缺乏现代医学应急的、系统的抢救设备及措施,故患多住院以西医治疗为主。急性期后(包括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往往因疏于治疗或治疗不当,使患缺损的神经功能未能更好地恢复或再次发生更严重的中风。笔多年来将中风急性期后的患分为中风恢复初期、中风恢复后期、中风后遗症期,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所接收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施治,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1.
最大似然判别法对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规律。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医院,用判别分析中的最大似然判别法进行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分析。结果: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有阴虚血瘀证、阴虚阳亢(火热)证、气虚血瘀证、风痰阻络证。先筛选出15组47项症状因子并求出各症状因子的频数对数,再计算各证候的似然概率,根据似然概率的大小确定中医证候诊断。并对验证样本165例进行判别效果验证,其前瞻性误判概率为7.3%。结论:用最大似然判别法探讨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计量诊断方法,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广西周边省份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方法 追踪、比较、分析广西周边几个省份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思路与做法。结果 周边省份的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均纷纷转换了发展思路 ,制定出更适应、更有力的规划与措施 ,取得了比广西更大的进步。贵州省以发展民族医药为基本思路 ,加大了研发力度 ,取得了年发展为 40 %的速度。云南省整合全省力量。提出了云烟带云药的口号 ,力图形成拳头产品。四川中药大省则提出了“川港联手”打造中药强省的措施。结论 广西中医药产业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资源上的优势没有完全转换成经济优势。但可以借助周边这几个省的思路与措施 ,做大做强有自己特色的中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电镜,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对158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进行病原学探讨,分泌型IgA含量测定及中西药疗效验证。结果表明,中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时照组采用单纯手术。结果治疗组治愈76例,好转8例。时照组治愈74例,好转10例。结论手术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补肾中药对大鼠腺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及益肾填精中药对大鼠腺垂体生长激素(GH)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青春期SD雌性大白鼠分为3组,对照组(喂饲生理盐水);滋阴泻火药组(喂饲滋阴泻火中药合剂);益肾填精药组(喂饲益肾填精中药合剂),疗程1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腺垂体GH的蛋白表达水平。数据经图像处理,对比各组间阳性细胞数、单个细胞面积及阳性细胞面积。结果:滋阴泻火药组其垂体G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而益肾填精药组则相反,垂体G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在蛋白合成水平调节垂体GH的合成及释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药传统饮片的饮片类型,概述中药传统饮片片型的研究现状,探讨传统中药饮片研究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中药颗粒饮片、压缩片和分散片这三种新型饮片,为中药饮片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病人用中医药疗法治疗4周,用HAMD和HAMA评定疗效。结果:68例经抑郁、抗焦虑治疗无效的病人,中药治疗后,31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对神经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清  李东霞 《医学综述》2009,15(6):915-918
近年来,随着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草药中许多抗真菌有效成分如萜类、皂苷、酮类、蛋白质等得到发掘。而且许多研究表明,中草药可通过破坏真菌的结构、阻断真菌结构及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干扰真菌的能量代谢,或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或通过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增效作用来杀灭或抑制真菌;研究中草药的抑菌方法也不断走向完善化、标准化;中草药用于治疗真菌病在外用及内服等方面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治疗组)、体针对照组(观察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三组。治疗组274例患者根据观眼取穴、循经取穴、病位取穴原则,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等穴位,同时配合自拟方剂沙芪煎剂治疗;观察组280例单纯应用体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86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方面疗效优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P〈0.01),且治疗组中枢面瘫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程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治疗中风(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92例患有抑郁症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56例,对照组36例,分别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64%,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66.67%(P<0.05),并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视中风引发的抑郁症的治疗,能明显提高中风后遗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