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薛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139-140,143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第1、3、5、7天时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营养治疗第3、5、7天时CD3+、CD4+、CD8+、CD4+/CD8+均较第1天降低,而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5天时上述指标明显升高,第7天时较第1天无明显变化,两组第3、5、7天时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第3、5、7天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均降低,但是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营养支持的研究组患者存活率、脓毒症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肠内免疫营养支持,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存活率,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轻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15分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三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对2组患者伤后第1、3、7和14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伤后第1天CD3、 CD4、CD4/CD8开始下降,CD8升高,第3天CD3、 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同正常水平,2组伤后第1、3和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伤后第14天 2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第4天肺部感染73.3%,对照组无肺部感染,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为伤后第1天开始下降,第3天下降明显,第7天开始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考虑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免疫干预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3.
烧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烧伤后机体细胞免疫紊乱的机制,动态观察了30例不同烧伤面积患者不同时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中度烧伤组CD3,CD8伤后变化不大,CD4及CD4/CD8比值至伤后第二周起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烧伤组,伤后一周CD3,CD4及CD4/CD8比值即明显降低,至伤后三周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特重烧伤组,伤后一周即出现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结论:(1)烧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是烧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2)中度烧伤患者CD/CD8比值下降,主要是由CD4下降所致而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CD4/CD8比值下降则是由CD4下降和CD8上升共同作用所致;(3)烧伤面积越大,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越明显,其发生机理越复杂.  相似文献   

4.
杨向红  孙仁华  洪军 《浙江医学》2009,31(6):759-761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分为严重多发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16分),另设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严重多发伤组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均在外伤后第1、3、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结果轻伤组伤后第1、3天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在伤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严重多发伤组伤后第1、3、7天CD62P、CD6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伤组(均P〈0.01)。非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MODS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7天仍保持高水平,且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1);生存组CD62P、CD63表达在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下降;死亡组在伤后第7天持续保持高水平,目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5或0.01)。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MODS的发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LC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6例胆囊良性病变且肝功能正常需行胆囊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LC前1 d、术后第1、3、7天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ALB)和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ALT、AST、TBIL在术后第1天较术前升高,术后第3天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ALB在术后第1天较术前降低,术后第3天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在术后各时间点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后患者肝功能降低了,但可迅速恢复,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度烧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伤后第3天和伤后第9天的免疫功能血生化指标变化,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伤后第9天转铁蛋白、前白蛋白、1gA、IgG、CD4+细胞、NK细胞均比对照组高,TNF-α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第 3、5、7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第 3天检测结果表明 3组患者免疫球蛋白、CD3+、CD4 +、CD4 +/CD8+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手术后第 5天检测结果表明 1、2两组检测指标有上升趋势 ,手术后 7天检测结果表明 1组患者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组与 2、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对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烧伤患者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以及烧伤患者病情监测、免疫状况评估的观察指标 ,动态观察了 3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一周、二周、三周及四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 IL - 2 R)水平 ,并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中、重、特重度烧伤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 :(1)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至伤后四周仍无恢复 ;(2 )特重度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烧伤患者 ,重度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烧伤患者 (P<0 .0 1)。结论 :升高的 s IL- 2 R是影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众多原因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伤后 s IL- 2 R水平的观察对烧伤患者病情的监测及免疫状况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肠癌术后早期全肠外营养 (T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0例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 ,随机分为实验组 (TPN组 )和对照组 (非 TPN组 )。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 1天及第 7天检测 Ig G,Ig A,Ig M,C3,T细胞亚群 ;以及手术前后体重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白 ,血糖的测定。结果 TP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 6 .7% (8/30 ) ,对照组为 2 3.3% (7/ 30 ,P>0 .0 5 ) ,病死率为 3.3% (1 / 30 )。 TPN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 (P<0 .0 5 ) ,体重丢失较对照组减少 (P<0 .0 5 )。大肠癌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 ,手术后第 1天Ig G、lg A、Ig M、C3较术前明显下降 ,术后第 7天 TPN组恢复较快 ,除 Ig M外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 ,与非 T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 )。 CD+ 3、CD+ 4、CD+ 4/ CD+ 8比值术后第 1天下降明显 ,而 TPN组术后第 7天迅速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 ,与非 T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 )。结论 :大肠癌患者术后应用 TPN具有改善营养状态、增加手术耐受能力 ,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白悦  孙大强 《中国全科医学》2013,(15):1345-1348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u)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6月收治的70例NSCLC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两组术后给予同质饮食,试验组术后第1~7天添加Ala-Glu注射液0.5 g.kg-1.d-1,静脉滴注。观察所有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4、8天IgG、IgA、IgM、C3、C4、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术前1 d、术后第4天、术后第8天对照组IgG、IgA、IgM、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gG、IgA、IgM、C3、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与术后第4天对照组和试验组IgG、IgA、IgM、C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1 d及术后第4天IgG、IgA、IgM、C3、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IgA、C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第4天、术后第8天对照组CD3+、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与术后第4天对照组CD3+、CD8+和试验组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1 d及术后第4天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第8天试验组患者的IgA、C3、CD4+、CD8+水平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Ala-Glu注射液能改善NSCLC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特重度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特重度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理作用。方法:用5种中药配制成的合剂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并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以判定其疗效。结果:中药喂服治疗组CD3、CD4、CD4/CD8值降低程度轻,回升早,恢复快,CD8增高程度小,恢复快。结论:中药合剂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明显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35例病脑患儿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脑急性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低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M和IgG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或偏低;重型病脑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型组,而T细胞及亚群等未见显著变化,提示病脑时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或功能降低,低免疫球蛋白状态,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或紊乱是病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的免疫水平,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9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结核监护室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不合并肺曲霉菌病的重症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共计70例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中T细胞(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B细胞[总B细胞、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等指标的检测,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患者外周血中IgA、IgM、C4、总B细胞、CD4+细胞、CD4/CD8水平较未合并肺曲霉菌病的种子肺结核患者明显下降,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重症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患者相对于重症肺结核患者具有更差的免疫水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状况进行干预以减少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有助于肺结核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脾切除术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术后 2周、术后 1年分别取周围静脉血测IgG、IgM、补体 (C3 、C4 )、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门脉高压症患者的IgG、IgM、补体 (C3 、C4 )、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CD4 /CD8)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行脾切除手术不影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新生儿血清蛋白质、血脂、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诊断为GDM母亲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80例正常母亲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 h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蛋白质[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前白蛋白(PA)],血脂水平{脂蛋白a[Lp(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补体C4水平,以及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和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T细胞比例),并计算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CD4+/CD8+)。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血清TP、ALB、GLB和P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鼠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和IgA、IgG、IgM及补体含量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 雄性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草烟雾暴露组,每组15只大鼠.对照组暴露于正常饲养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组每日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30 min,每日2次.两组大鼠分别于烟草烟雾暴露时(T0)、烟草烟雾暴露1个月(T1)、烟草烟雾暴露2个月(T2)、烟草烟雾暴露3个月(T3)、烟草烟雾暴露4个月(T4)、烟草烟雾暴露5个月(T5)和烟草烟雾暴露6个月(T6)时采内眦静脉血,检测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的含量,测定IgA、IgG、IgM、C4、C3含量.结果 烟草烟雾暴露组CD3、CD4T淋巴细胞自T3时逐渐下降(P<0.05),CD8 T淋巴细胞自T4时逐渐上升(P<0.05),对照组各指标各时点间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烟草烟雾暴露组T3~T6时CD3和CD4 T淋巴细胞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CD8 T淋巴细胞含量均明显增多(P<0.05).T4~T6时,对照组IgG、IgM和C4含量均明显高于烟草烟雾暴露组(P<0.05).烟草烟雾暴露组IgG、IgM和C4、C3自T4时逐渐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各时间点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烟草烟雾暴露损伤细胞免疫的时间窗为3个月.短期吸烟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不大,长期可致体液免疫功能逐渐受损,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观察组给予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相关指标(Hb、Hct、PLT、PT、APTT)、炎症介质(TNF-α、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和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HCT、PLT、PT、APTT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Hb、HCT、PLT、P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补体C3、CD4、CD4/CD8、NK细胞、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显著降低,而对照组TNF-α显著升高,且观察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P<0.05)。 结论 相比于异体输血,预存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调节患者炎症和免疫功能,利于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海  刁宏燕 《吉林医学》2011,(31):6632-6635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早期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早期免疫功能改变。方法:收集杭州地区2010年4月~2010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135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3+T、CD4+T、CD8+T、B以及NK细胞绝对数值,计算CD4/CD8比值;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A、IgG、IgM、C3及C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儿的CD3+T、CD4+T、CD8+T、B、NK细胞的绝对数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IgG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早期检测免疫球蛋白及CD3+T、CD4+T、CD8+T、B、NK细胞数的变化对于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桂芝  刘德光  吕敏  郝建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17-1717,1746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值(IgG、IgA、IgE、IgM)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2月莱钢医院住院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血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喘憋减轻、咳嗽、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血T细胞亚类(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腺肽可使患儿免疫功能增强,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增强和调节作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关检测指标在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方法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西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气虚组对象41例、血虚组对象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反应体液免疫的IgA、IgG、IgM、C3、C4五项指标以及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CD3、CD4、CD8、CD4/CD8四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并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气虚证组的IgG、C4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虚证组的IgG、IgM、C3、C4四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JF如.01或0.05);在细胞免疫检测指标中,气虚证组及血虚证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CD3下降、CD4下降、CD4/CD8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体液免疫学指标中的IgG、IgM、C3、C4,和细胞免疫指标中的CD3、CD4及CD4/CD8检测,对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