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膨胀系数、抗弯强度和气孔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莫来石纤维对钛酸铝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莫来石纤维使钛酸铝陶瓷抗弯强度得到较大增加的同时,复合陶瓷承受的形变也大大提高了,其机理主要是纤维从基体中的拔出。但莫来石纤维过量时,将导致复合陶瓷成型的困难和抗弯强度的降低。而烧结温度超过1500℃时,纤维将粉化而失去其对钛酸铝陶瓷的补强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2.
钛酸铝陶瓷是一种集高熔点和低膨胀性能在高抗热震性陶瓷及耐火材料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但是由于钛酸铝的不稳定和强度低的特点而限制了其应用,添加一些成分可以改善材料性能,本文针对不同添加剂的作用作了意义描述.  相似文献   

3.
借助不同的工艺条件、热力学自由焓计算,X衍射、透射电镜、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测试,研究了烧结温度、成型方法、烧结工艺和气氛对钛酸铝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静压成型、热压烧结和元素硅的采用改善了钛酸铝陶瓷热膨胀系数和力学强度间的综合性能。通过比较纯钛酸铝陶瓷与含10%A3S2钛酸铝陶瓷热膨胀曲线的变化趋势,解释了它们在高温下及热震后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钛酸铝引入后对氧化铝陶瓷抗热震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钛酸铝后氧化铝陶瓷的抗热震性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下降而提高。与纯氧化铝陶瓷相化,钛酸铝添加量为10%时,经750℃→10℃水中急冷,抗弯强度提高近50%。  相似文献   

5.
运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元素能谱分析,及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综合测试手段,研究了含LiO2-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钛酸铝陶瓷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S微晶玻璃的玻璃相促进了钛酸铝陶瓷的液相烧结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玻璃相中析出低膨胀的微晶又使陶瓷的热膨长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异丙醇铝、硝酸铝、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莫来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TGA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研究了莫来石纤维的形成过程。MgO添加剂通过硝酸镁分解导入。XRD和IR分析结果表明,最终纤维产物主晶相为莫来石,MgO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凝胶纤维转化为莫来石纤维的温度,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MgO可以使莫来石析晶温度降低100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发现,当MgO加入量较低时,纤维表面光滑且直径约为20 μm,无明显缺陷,但是加入量过多会影响成品纤维的表面形貌。综合考虑,适宜的MgO质量分数为1%,既可降低莫来石析晶温度,又可获得形貌良好的莫来石纤维。  相似文献   

7.
利用^1HNMR、IR、DTA/EGD/GC、TG、AAS、PSD和SEM手段,研究了Al(ON3)3.9H2O乙醇溶液与钛酸丁脂混合液的反应机理,钛酸铝晶相形成过程中晶相的变化及其陶瓷的热膨胀性。实验结果表明,形成整体凝胶的溶胶「Al^3+」:「Ti^4+」之比接近于理论值。主晶相钛酸铝的形成温度为1300℃,1400℃焙烧过的粉体其平均粒径为3.6μm,经1450℃烧结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为0.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钛酸铋钠(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将BNT组、铌酸锂钠钾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及空白对照组与人成骨样细胞进行复合培养,应用扫描电镜、四唑盐比色法观察材料对成骨样细胞形态及增殖的影响。结果:成骨样细胞在实验材料上可很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 BNT组在实验第1~9天光密度值均高于铌酸锂钠钾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新型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初步显示了良好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碳酸钠活化粉煤灰提取铝过程中铝、铁、硅的酸浸出规律。高温条件下,碳酸钠与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反应形成霞石,同时释放出CO2;粉煤灰中铝、铁的酸浸规律一致,但铁更容易被浸出;烧结碳酸钠 粉煤灰样品中硅浸出发生在体系由烧结状态向完全熔融过渡的阶段,超过2%的氧化硅可以被浸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情况,通过检测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监测工作,保障面制食品饮食卫生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样品,采用国际GB15202-94《面制食品中铝限量卫生标准》中检验方法-铬天青S比色法测定样品铝含量。结果蒸馍、烧饼、面包、饼干的含铝量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100%。但油条及蛋糕含铝量出现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尤其油条平均含铝量高达851.2mg/kg,超过国家标准7倍,最高的超过近14倍。结论面对石嘴山市早餐油条市场上明矾的加入,从而导致铝严重超标的现状,提示我们监督部门应高度重视面制食品加入含铝添加剂问题,加强宣传、监督检查力度,限制使用含铝添加剂,减少铝带给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以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丁二酸酯系列,与高氯酸锂制成固体电解质。通过对聚酯及其电解质的热失重分析,将其热分解进行了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这一系列聚酯分解温度相近,与链节单元长度无关;聚酯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比聚酯差,且随无机盐含量提高而降低。利用色-质谱联用技术,剖析了聚酯及其固体电解质的分解产物,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2.
用热失重方法分析了聚亚苯基苯并二唑(PBO)纤维在不同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采用O zaw a法计算了PBO纤维在氮气和空气两种气氛中的热分解活化能。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PBO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有较大影响;氧气作为热分解反应的引发剂,大大降低了分解反应的活化能;由IR光谱对不同温度裂解产物结构的分析,推测了热氧化降解对PBO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失重率时几乎相同的热分解活化能,表明无论热分解的气氛如何,PBO纤维的热分解均是一个无规引发的单阶段过程;结合PBO纤维在两种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解释了分解气氛对残碳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TS硝酸熔盐体系高温热分解的动力学行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HTS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含量,并研究其各自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813~893K的温度区间,HTS中硝酸根的分解主要受温度影响,其分解速率系数随温度呈指数型增大,主导硝酸根分解的反应为Ⅰ型反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9.8kJ/mol,指前因子为7.48×105s-1;亚硝酸根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亚硝酸根分解结果受温度与硝酸根分解反应共同影响。在813~873K的温度区间,亚硝酸根的分解速率系数近似稳定在0.12×10-5~0.13×10-5s-1,当温度升至893K时,亚硝酸根的分解速率系数减小为0.0058×10-5s-1;HTS中硝酸根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大于单组分硝酸盐分解活化能,三元混合盐的高温热稳定性高于单组分硝酸盐的高温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合成的七种二烷基胺为基础,进而合成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MoDTC的烷基基团的差异对其热性质的影响,以及MoDTC用于润滑油抗氧剂的抗氧化效应。试验结果说明,具有支链烷基的MoDTC比带有直链烷基的MoDT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MoDTC比工业抗氧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有更好的抗氧能力。并用热重天平方法研究了MoDTC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FT-IR、XRD技术,检测BaTi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分、结构、晶型的变化规律,研究其热解机理。根据Broido线性化图解求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对三段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由热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优化热处理工艺条件所得的BaTiO3粉体粒度小,比表面大,近似球形,是电子陶瓷的优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的固相合成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Cu1.5Mn1.5O4的室温固相合成法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室温固一固合成法制备纳米Cu1.5Mn1.5O4,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探讨影响产物粒径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制备条件;通过X一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得产物粒径,并表征复合氧化物的结构.结果:最小粒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加热时间15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水溶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并研究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高温分解法制备有机相Fe3O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采用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对磁性纳米晶体进行表面修饰,得到水溶性氧化铁纳米颗粒(Water-Soluble Iron Oxide Nanparticles,WION),将WION通过尾静脉注射入SD大鼠体内,在不同时间处死大鼠,组织切片染色观察WION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对WION的生物相容性做初步探讨.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晶体的表面通过疏水长链烷烃稳定,Fe3O4纳米晶体在环己烷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颗粒并无聚集现象;尾静脉注射0.5 ml的WION溶液(l mg/ml)24 h后,WION主要集中在脾脏和肝脏,其次是肾脏和肺.结论 采用高温分解法成功制备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进一步采用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对其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的水溶性氧化铁纳米颗粒(WION).  相似文献   

18.
改进了用单DSC/DTA曲线研究有机物热分解动力学的Borchardt-D an iels方法,将其用于TGA分析,作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热性能评价的方法。选用适当的平滑消噪方法对单TGA曲线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无须假设分解反应级数,得到热分解反应的一系列动力学常数。由这些参数建立的树脂“使用寿命”的概念,可以半定量地评价树脂的热稳定性,其定性结果和O zaw a-F lynn-W all方法作了对比。由O zaw a-F lynn-W all方法得到PUA的活化能-转化率关系曲线表明,推导该方法的相关假设合理,所选取的计算动力学参数的温度范围可行。算法用M atlab6.5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