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OQAS评价后房型有晶体眼ICL植入术和飞秒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高度近视患者84例168只眼,年龄18~42岁。术前等效球镜(-6.0~-12.0 D)。分为两组:ICL组41例82只眼;FS-LASIK组43例86只眼,检查并记录术前、术后1 d、1和3个月双眼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测量: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R),眼内散射指数(OSI)及不同对比度视力(OV)。结果:两组术后均无BCVA丢失,安全系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ICL组有效系数明显高于FS-LASIK组(P0.05)。术后1、3个月ICL组的平均MTFcutoff,SR分别是31.56±7.31,0.20±0.05,高于FS-LASIK组30.81±6.43,0.18±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ICL组的OSI为1.06±0.57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为0.79±0.45恢复到术前(P0.05),且两组O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CL组100%、20%和9%对比度下的OV值分别是1.02±0.31,0.97±0.25,0.86±0.24;FS-LASIK组分别是0.98±0.25,0.91±0.23,0.69±0.27,两组9%对比度的OV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ICL植入和飞秒LASIK均能安全有效的矫正高度近视,ICL术后视觉质量优于FS-LASIK,暗视状态下客观视力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UE)探讨部队官兵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手术前后睾丸组织硬度的变化。方法选取左侧VC需行手术治疗的部队官兵58例(VC组),另以同期无VC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感兴趣区域(ROI)内应变均值。结果 VC术前睾丸组织应变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VC术后睾丸组织应变值较术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睾丸组织应变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睾丸组织应变值可作为评价部队官兵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组织硬度及评估术后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rniation,LDH)疗效。方法符合标准LDH患者67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LDD治疗,治疗组采用PLDD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和2周、1和2个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估,术后2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 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ODI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组别术后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改良MacN ab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结果比较,治疗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94.1%和100%;对照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9%、97%。结论 PLDD联合针灸治疗LDH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并且能够为突出髓核的逐渐回缩提供有利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后期2D-STI脱机分析,获得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扭转角度峰值(Ptw),对比成形术前后常规参数及Ptw的变化,并探究容量负荷改变对扭转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组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34.99±23.62)、(44.58±9.10)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7±9.56)、(27.87±3.61)mL(均P0.05),这2个参数在患者组术后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Ptw值术前、术后分别为12.41°±3.50°、9.30°±2.57°,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Ptw值8.29°±1.67°,与患者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r=0.432,P0.001)。结论:左心功能代偿期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Ptw值受容量负荷增加而增大,二尖瓣成形术后恢复正常,且Ptw与LVEDV呈中度相关性。Ptw可较敏锐地发现左心室心肌在容量负荷影响下代偿性运动增强,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儿童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SWE技术检测389例受检者右肾下极实质:观察组339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194例和继发性145例儿童肾小球疾病,尿素氮(BUN)、肌酐(Cr)值升高92例为A组,BUN、Cr正常247例为B组,对照组正常儿童50例,取弹性模量平均值(E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原发性和继发性;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B组、对照组三组间儿童肾小球疾病肾实质E值的差异,与BUN、Cr的相关性;并随访观察组治疗前后E值的变化。结果原发性和继发性儿童肾小球疾病肾实质E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B组、对照组三组间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值与BUN、Cr呈正相关(r=0.813,P=0.000);以病理穿刺结果为标准,构建ROC曲线,SWE诊断儿童肾小球疾病曲线下面积(ACU)为0.797、阈值9.25Kpa、灵敏度69%、特异度98%;观察组治疗前后E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UN、Cr越高,治疗转归越差。结论 SWE技术可无创反映儿童肾小球疾病肾实质的硬度,间接评价肾功能损害,为儿童肾小球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一种新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蔡司MEL90 Triple A模式和博士伦Technolas217 z Zyoptix Aspheric模式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正中低度近视的波前像差变化。方法:中低度近视患者72例72只眼,随机选取1只眼行统计学分析,分为两组:Triple A组36只眼,行MEL90 Triple A LASEK手术;Aspheric组36只眼,行Zyoptix Aspheric LASEK手术,术前两组等效球镜值(SE)、年龄、性别、瞳孔大小及高阶像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屈光度及波前像差。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UCVA达到或超过术前BCVA的百分比均达到100%,等效球镜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EL90 Triple A模式术后与术前相比,垂直三叶草、水平慧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水平三叶草降低,垂直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增加(P0.05);Technolas217 z Zyoptix Aspheric模式术后与术前相比,垂直三叶草无统计学差异(P0.05),水平慧差、水平三叶草均降低,垂直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术后6个月Triple A组高阶像差、球差、水平慧差、垂直三叶草均低于Aspheri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90 Triple A模式和Technolas217 z Zyoptix Aspheric模式行LASEK手术均能有效矫正中低度近视,且MEL 90 Triple A模式视觉质量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给予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别以胫骨与股骨为参考点,应用Caton指数、FPHI指数测量胫骨高位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MOWHTO)后髌骨高度的变化,并探讨前方截骨间隙与髌骨高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MOWHTO的73例患者(共82膝),术后1周内均行膝关节CT重建,测量胫骨结节后内方截骨间隙。并以此分为2组:A组10 mm,36例39膝;B组≥10 mm,37例43膝。分别应用Caton指数及FPHI指数测量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髌骨高度,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髌骨高度的改变。结果:以Caton指数为测量指标,2组组内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FPHI指数为测量指标,A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WHTO术后髌骨高度受前方截骨间隙影响,当间隙≥10 mm时影响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普罗纳克(0.1%溴芬酸钠)滴眼液在SMILE术后部分替代氟美童滴眼液(0.1%氟米龙)后抗炎有效性、安全性、患者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队列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完善SMILE手术评估后顺利完成手术,随访至术后3个月,实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术前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参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设备为ZEISS VISU-Max。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实验组术后1周起使用普罗纳克滴眼液,对照组继续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均逐渐减量至术后4周停药。在术后1 d、1周、1和3个月四个时间点观察角膜基质反应(DLK)、角膜荧光染色、视力、屈光度(客观)、眼压测量(NCT非接触式眼压计及ORA眼反应分析仪)。结果:角膜基质反应(DLK)和角膜荧光染色在术后1 d、7 d、1和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和屈光度在术后1 d、7 d、1和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值NCT和ORA结果均显示在术后1 d、7 d、3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个月时,NCT测量:实验组为(12.139±2.742)mm Hg,对照组为(14.714±3.809)mmHg,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A测量的IOPcc结果:实验组(14.146±3.327)mm Hg,对照组(16.721±5.431)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4例因眼压升高超过18 mm Hg而短期使用降眼压药;实验组无一例发生该现象。结论:本研究表明,SMILE术后非甾体抗炎药可部分替代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符合标准LDH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治疗组采用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PLD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7 d、1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0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疼痛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程度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和6个月治疗组VAS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优良率93.9%;对照组优良率7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近期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缓解疼痛程度无差异;远期疗效比较,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组的疗效优于单纯PLDD治疗组。  相似文献   

11.
江亚  刘群  刘锴 《创伤外科杂志》2017,(12):932-935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p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背部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用于行PVP术治疗的OVCF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并有助于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效果,并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相比较。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臭氧消融同时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照组单纯臭氧消融;比较2组疗效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VAS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组手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3个月均下降(均P0.05);术后1周、1个月2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消融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起效快、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后短期视力改变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难治性青光眼患者96例96只眼,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每组患者48例48只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及术后2 d、7 d、14 d,术后1、3和6个月眼压变化情况,分析术前(用药后)及术后6个月视力改变情况,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d眼压(19.6±4.1)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4±3.9)mmHg,术后7 d眼压(19.1±3.8)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4.9±3.9) mmHg,术后14 d眼压(18.5±3.7)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5.2±3.5) mmHg,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眼数)0.05者有23只眼,处于0.05~0.08有5只眼,≥0.1者有20只眼;对照组术后矫正视力(眼数)0.05者有21只眼,处于0.05~0.08有4只眼,≥0.1者有23只眼;两组术后矫正视力频数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高眼压、阀体移位与暴露发生率分别为14.6%、0.0%;对照组分别为33.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排斥、脉络膜脱离、切口渗漏、迟发性前房出血、人工晶体移位、角膜内皮失代偿、迟发型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分别为0.0%、0.0%、2.08%、16.7%、2.08%、2.08%、0.0%、0.0%;对照组分别为2.08%、2.08%、0%、2.92%、0.0%、4.17%、4.17%、2.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阀植入术与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均能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改善短期视力,但后者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腰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LDH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治疗组给予PLDD联合腰椎牵引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纯的PLD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7 d,1、3、6和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腰椎功能及疼痛评估,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ODI功能障碍指数和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7 d,1、3和6个月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疼痛较对照组缓解明显(P0.05),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ODI功能障碍指数及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7 d疼痛都明显改善,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治疗组优良率93.10%,有效率100.0%;对照组优良率82.8%,有效率96.6%;两组优良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期疗效相比,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LDD治疗后,给予腰椎牵引疗法,能在早期更好地促进突出椎间盘的还纳,尽早改善腰椎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脑死亡供肝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死亡供肝39例术前分别行超声检查、SWE测量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受体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将对应供肝分为早期肝功能恢复延迟组(EAD)和早期肝功能恢复正常组(非EAD),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EAD组SWE弹性值、超声分级、受体MELD评分、受体TBIL均较非EA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体肝脏SWE值大于4.56kPa是肝移植术后发生E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两组间供体AST、ALT、TBIL、INR、门静脉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可得,供体SWE的最佳阈值为4.56kPa(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供体超声分级的最佳阈值为3.5级(P=0.003,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受体MELD评分的最佳阈值为11.05(P=0.01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受体TBIL的最佳阈值35.5mg/dL(P=0.020,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评价脑死亡供肝硬度值,并与肝移植受体术后EAD发生有一定关联,对脑死亡供肝质量的评估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阴囊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5例阴囊急症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睾丸扭转诊断符合率90.0%(18/20);睾丸附睾炎诊断符合率95.6%(108/113);睾丸外伤诊断符合率100%(12/12)。以上3类阴囊急症中,超声对睾丸外伤的诊断效果最佳,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达100%。睾丸附睾炎Vmax为(0.31±0.09)m/s,三者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附睾炎Vmin为(0.07±0.01)m/s,为最高,与扭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扭转的RI值0.71±0.05最高,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阴囊急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暗视/明视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评估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患者视功能状况.方法 对100例(200只眼)接受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6、12个月测量暗视/明视下对比敏感度值.结果 暗视下术后第1个月术眼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在3.0、12.0、18.0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1.5、6.0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下术后第1个月术眼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其中,空间频率为12.0、18.0 c/d下的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1.5、3.0、6.0 c/d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明视下术后第6个月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低于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明视下术后第12个月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接近或甚至超过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术后的第1、6个月对比敏感度(明视下、暗视下)虽然在部分空间频率下有所下降,但是术后第12个月都可以恢复,甚至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心肌SPECT显像观察卡托普利对实验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预防作用.材料与方法 34只杂种犬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23)和治疗组(n=11).开胸结扎所有犬的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术前3d 口服卡托普利20mg,每天2次.术后6h行SPECT心肌显像,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有16只犬和6只犬成功建立模型并纳入实验.②对照组术前左心室EDV、ESV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1、2.83,P<0.05);术前EF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P> 0.05).治疗组术前EDV、ESV、EF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0.56、1.20,P<0.05);两组术前EDV、E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94,P> 0.05),术后EDV、E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9.91,P<0.05),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前预防性使用卡托普利可阻止早期左心室重构;心肌SPECT显像对评价预防性使用卡托普利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心室重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应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术后第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同时根据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前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个月,研究组在腕关节背伸、掌曲、旋前以及旋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2型、B3型、C1型骨折的患者,其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C2型、C3型骨折,两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3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18例、良10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结论植骨联合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大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时行滑膜切除术对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因患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在我院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2例,其中32例术中进行滑膜切除(实验组),30例术中不进行滑膜切除(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血色素较术前降低值、术后隐性出血量、术后输血率以及术后4周、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输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vs. 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血色素较术前血色素降低值、隐性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VAS评分、KSS评分(包括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4周及术后12个月VAS评分及KSS评分(包括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时,与保留滑膜相比,滑膜切除在缓解术后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未带来明显获益,且增加了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