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PICC盲穿,而观察组则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效果[穿刺点渗血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 PTT、Fbg、PT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仅对照组a PTT、Fbg、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置管时间明显长,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中,对患者凝血功能无较大影响,其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经对策分析后行特殊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27.78%(10/36)明显高于观察组%5.56(2/36)(P0.05)。治疗前,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护理可使PICC置管并发的血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置管术后血栓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PICC穿刺置管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置管期间实施常规对症处理,n=45)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n=45),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预后效果[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t=8.950、13.376,P 0.05),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x~2=5.404,P0.05);术前两组aPTT、Fbg、PT、APACHEⅡ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与术前相较,术后两组aPTT、Fbg、PT明显减小,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且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大,差异显著(P 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是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全面监测PICC穿刺置管患者凝血指标,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并探究该护理方案对并发症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2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10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ARES-S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严重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PICC置管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比较2组感染与并发症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预防效果相比对照组要更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效果明显,同时也能显著降低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状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与65.0%,组间差异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与6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丽华 《浙江医学》2018,40(15):1754-175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行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120例PICC集束化护理的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1例,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移位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PICC置管全静脉营养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联合抗凝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共收治符合以上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于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体位护理联合抗凝。2组肢体肿胀、皮肤瘀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PT、a PTT、Fbg。结果两组肢体肿胀、皮肤瘀斑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各项凝血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T、a PTT、TT均延长、Fbg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后的PT、a PTT、TT长于观察组,F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各项凝血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T、a PTT、TT均延长、Fbg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后的PT、a PTT、TT长于观察组,F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采取体位联合抗凝可改善凝血指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并行PICC置管的208例早产儿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PICC并发症(断管、堵管、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断管、堵管、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较大,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集束化干预措施在Leriche综合征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对凝血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Leriche综合征并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中对生活质量、凝血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等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BPC水平接近正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D和Fbg比较发现,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PT和a PTT延长(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riche综合征临床中采用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凝血功能,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PICC置管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PICC导管维护的效果.方法:在入住监护室内留置PICC导管患者中,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的8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B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发生PICC导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PICC导管维护的效果.结果:发现集束化护理有效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置管专项护理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置管专项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专项护理能有效减少肿瘤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形成并发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其术后血栓预见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治疗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采取预见性护理治疗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2)凝血指标:两组患者术前PT、a PTT、TT、Fb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PT、a PTT、TT指标均明显上升,Fbg指标下降(P0.0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其中常见并发症为支架内血栓。结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易出现支架内血栓等常见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理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奥瑞姆自护理论实施护理干预,采用Baerthel指数(BI)、护理质量评分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护理质量,测定其血红蛋白(H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D二聚体(DD),并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及PICC置管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I指数(83.21±1.98)分、护理质量评分(86.15±1.23)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Hb(136.48±1.96)g/L高于对照组,DD(0.19±0.08)mg/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 PTT(24.36±1.25)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静脉炎、血栓及微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0.05)。结论奥瑞姆自护理论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护理质量及Hb,延长a PTT,减少血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联合溶栓救治急性肢体动脉血栓栓塞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肢体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介入联合溶栓救治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另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2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患肢恢复情况(肢体肿胀、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8.37%、并发症总发生率2.33%及1年后复发率4.65%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a PTT、TT、Fbg、患肢肿胀、疼痛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a PTT、TT、Fbg变化不显著,但患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减小,且实验组减小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急诊介入联合溶栓救治急性肢体动脉血栓栓塞时,积极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肢恢复及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氯吡格雷对血液净化患者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股静脉置管的血液净化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置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股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凝血、血小板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血栓(4.26%),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血栓(10.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 PTT、PT、TT、、Fbg、BP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 T):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6%vs 84%)(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降低血液净化患者股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率,同时可致血小板聚集率下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PICC置管自我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进行PICC维护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PICC维护指导,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自我维护指导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胸部手术患者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择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分析两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同时应用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能力,并记录凝血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2.65±1.96)d、手术时间(80.29±4.57)min、术中出血量(0.35±0.08)L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a PTT(30.12±1.20)s、PT(12.59±0.54)s、Fbg(3.56±0.23)g/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T(13.14±0.27)s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2.15±2.09)分、ADL评分(85.19±2.07)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22.6%(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胸部手术患者凝血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