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是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progesterone receptor subtype A and B,PRA and PRB)蛋白在子宫MMM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切片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A、PRB的表达情况,随访其中的11例患者.结果: ①子宫MMMT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②病理上肿瘤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有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组成,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③同源性PRA阳性占55.6%,PRB阳性占33.3%;异源性PRA阳性占37.5%,PRB阳性占37.5%,两种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RA在Ⅰ期和Ⅱ期患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6.7%和40%:PRB患者分别为55.6%和20%.④Ⅰ期患者平均存活43.8个月(32~59个月),Ⅱ期平均存活34.25个月(19~41个月):Ⅲ期1例,存活5个月. 结论: 子宫MMMT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形态学,疾病进展可能与PRA、PRB的丢失有关,PRA、PRB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预后可能与临床分期及PRA、PR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激素依赖的cyclinG1与孕激素受体亚型PRA和PRB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cyclinG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低表达的原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12例)中cyclinG1与PRA、PRB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以5%作为判断标本阳性表达的标准,同时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灰度值反映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中PRA、PRB和cyelinG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同时分析cyclinG1表达与PRA、PRB的相关性。结果:48例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中,PRA阳性表达分别为88.2%(15/17)、79.0%(15/19)、66.7%(8/12),PR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P〉0.05);PRB阳性表达分别为47.1%(8/17)、15.8%(3/19)、8.3%(1/12),cyclinG1阳性表达分别为35.3%(6/17)、10.5%(2/19)、0%(0/12),PRB和cyclinG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联性(P〈0.05),即随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cyclinG1表达与PRB表达有关联性(P〈0.05),与PRA的表达无关联性。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PRB和cyelinG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都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子宫内膜腺癌中PRB低表达可能是导致cyclinG1低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激素依赖的cyclin G1与孕激素受体亚型PRA和PRB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cyclin G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低表达的原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12例)中cyclin G1与PRA、PRB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以5%作为判断标本阳性表达的标准,同时用BI 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灰度值反映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中PRA、PRB和cyclin G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同时分析cyclinG1表达与PRA、PRB的相关性.结果:48例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中,PRA阳性表达分别为88.2%(15/17)、79.0%(15/19)、66.7%(8/12),PR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P>0.05);PRB阳性表达分别为47.1%(8/17)、15.8%(3/19)、8.3%(1/12),cyclinG1阳性表达分别为35.3%(6/17)、10.5%(2/19)、0%(0/12),PRB和cyclin G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联性(P<0.05),即随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cyclin G1表达与PRB表达有关联性(P<0.05),与PRA的表达无关联性.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PRB和cyclin G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都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子宫内膜腺癌中PRB低表达可能是导致cyclin G1低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及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调节。方法:体外培养表达不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CA-A(PRA+)、HECCA-B(PRB+)及HECCA-AB(PRA+和PRB+),分别加入雌激素、孕激素和米非司酮,作用24、48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中2种孕激素受体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雌激素作用48 h后,HECCA-A、HECCA-AB细胞的PR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RA/PRB比值升高,P<0.05;孕激素及米非司酮作用48 h后,HECCA-B、HECCA-AB细胞的PR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RA/PRB比值升高,P<0.05。结论:雌激素上调子宫内膜癌细胞PRA的蛋白表达水平,孕激素及米非司酮下调PRB的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宪蕊  惠宁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6):581-585,594
目的探讨松弛素(relaxin,RLx)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预后指标及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Lx的表达。结果Ⅰ和Ⅱ~Ⅲ子宫内膜癌组织RLx阳性表达率为96.15%、93.75%,未见有明显差异,高表达率为34.62%、75.00%,有明显差异(P=0.011);细胞分化程度为高和中~低的子宫内膜癌组织组RLx阳性表达率为100.00%、93.55%,无明显差异,高表达率为18.18%、61.29%,有明显差异(P=0.014);肌层浸润深度为内2/3以内和内2/3以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RLx阳性表达率为94.12%、100.00%,未见有明显差异,高表达率为41.18%、87.50%,有明显差异(P=0.045);RLx高表达率与PCNA(P=0.009)、p16(P=0.013)有明显相关性。而RLx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预后指标(ER等)以及RLx高表达率与ER、PR、p53均无明显相关性。RLx高、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个月、70个月。结论RLx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恶性程度的预测、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中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79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入组患者根据HER2蛋白表达水平分为HER2不表达301例、HER2低表达309例、HER2阳性182例三组,回顾性分析不同HER2亚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性。[结果] HER2低表达患者主要以Luminal A型为主,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所占比例较低。与HER2不表达患者相比,HER2低表达患者腋窝淋巴结阳性、脉管癌栓及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所占比例较高,浸润性小叶癌、组织学分级以及Ki-67高表达所占比例较低。共随访79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6个月,HER2阳性、HER2低表达、HER2不表达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5.7%、92.9%、91.3%(?字2=8.268,P=0.016),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2.8%、97.4%、96.8%(?字2=15.809,P<0.001),按HR状态分层分析后5年DFS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虽然HER2低表达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但并未导致HER2低表达和HER2不表达乳腺癌预后差异。研究结果支持HER2低表达乳腺癌作为独立的生物学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GRMC1的表达,分析PGRMC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98.61%),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2.07%)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17%),P均<0.05。PGRMC1在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76.5%)明显高于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50.0%),P<0.05。PGRMC1的强阳性表达还与子宫内膜癌中ER、PR表达水平相关(P均<0.05)。PGRMC1的表达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PGRMC1表达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但在透明细胞癌中,PGRMC1强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Cox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浸润深度≥1/2肌层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最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PGRMC1的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类型及ER、PR表达水平相关。PGRMC1强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nnexin A2,ANX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ANXA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76例子宫内膜癌、27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1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 ANXA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96.1%)和非典型增生组(96.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62.5%)(P 均<0.05)。ANXA2表达随着 FIGO 分期增加、分化程度减低而逐渐增加(P <0.05),ER、PR 阴性组 ANXA2阳性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阳性组(分别为87.5%,88.0%)(P 均<0.05),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 ANXA2高表达率(93.8%)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60.0%)(P <0.05)。ANXA2低表达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更佳(P <0.05)。结论:ANXA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ANXA2可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原发灶、血清及其盆腔淋巴结中HPVDNA及亚型,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术前静脉血与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运用PCR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DNA及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原发灶组织、血清标本中HPVDNA阳性率为50%(8/16)。16例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中13例为HPVDNA阳性(13/16,81.25%),其中总共切除的133个淋巴结中60个为阳性(60/133,45.1%),8例淋巴结HPVDNA阳性的病例其对应的原发灶组织也为阳性且两者亚型相同。盆腔淋巴结中的HPVDNA阳性率为45.1%(60/133),显著高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率1.5%(2/133)。6例患者(6/16,37.5%)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同时均为HPVDNA阳性;2例患者(2/16,12.5%)原发灶、盆腔淋巴结中HPVDNA表达阳性,而血清为阴性;1例患者(1/16,6.25%)淋巴结、血清HPVDNA阳性,而原发灶为阴性;未发现原发灶、血清HPVDNA表达阳性而淋巴结为阴性的病例,而且以上HPVDNA阳性的病例同一个患者对应的HPV亚型也相同。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PVD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无关。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HPVDNA检测可提高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并且淋巴结中HPVDNA的检出率与原发灶的分化程度相关。宫颈癌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中HPV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及米非司酮对表达不同孕激素受体(PR)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表达不同PR亚型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CA(PR-)、HECCA-A(PRA+)、HEC-CA-B(PRB+)及HECCA-AB(PRA+和PRB+),分为对照组、E2组、E2+R5020组和E2+R5020+RU486组,在24、48、72和96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96 h各个细胞周期的比例,比较S期细胞比率(SPF值)。结果:雌激素作用72 h后,四株细胞生长及SP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2+R5020作用72 h后,HECCA-B及HECCA-AB细胞生长均较E2组减慢,S期细胞比率下降,P<0.05;E2+R5020+RU486作用72 h后HEC-CA-B、HECCA-AB生长明显快于E2+R5020组,S期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而HECCA细胞生长及S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E2组及E2+R5020组,P<0.05。结论: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孕激素主要通过PRB的介导拮抗雌激作用。米非司酮在表达PRB细胞拮抗孕激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ProMisE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5年至 202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 技术进行 ProMisE分子分型的 EC患者 86例。回顾性分析 4种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相关分子特征。 结果:1)分子病理特征:86例 EC患者中位年龄 57岁,其中 POLE超突变 2例 (2.33%),MMRd亚型 27例 (31.40%),NSMP亚型 35例(40.70%),p53abn亚型 22例(25.58%);86例 EC中,子宫内膜样腺癌 66例,4种分子 分型所占比例分别为:POLE突变亚型 3.03%(2/66)、MMRd亚型 34.85%(23/66)、NSMP亚型 45.45%(30/66)、 p53abn亚型 16.67%(11/66)。浆液性癌 10例,分子分型所占比例分别为:NSMP亚型 20%(2/10)、p53abn亚型 80%(8/10)。4种分子分型患者的分期、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LE、 MMRd、NSMP亚型更倾向于临床早期(在 FIGOI~II期中占比更高)和子宫内膜样癌类型,而 p53abn型患者诊断时 更多为 III~IV期和非内膜样癌。在子宫内膜样癌中,POLE和 NSMP亚型主要为高中分化;MMRd和 p53abn亚型多 为中低分化;2)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86例 EC患者中,共 59例患者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deathligand 1,PD L1)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MMRd亚型患者的 PD L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POLE超突变型、NSMP亚型、p53abn 亚型患者(P<0.05)。结论:EC的 4种分子分型的构成比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与传统的组织学 分类相比,EC的 ProMisE分子分型在临床应用中更客观、重复性强,对 EC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未来可探索用 作添加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为 EC患者个体化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 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 月至2014年6 月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标本267 例,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鉴定VM结构,分为VM阳性组与VM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 的表达。结果:267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5例(24.3%)存在VM。VM的形成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χ2= 9.987 ,P = 0.002),组织学分级(χ2= 11.795 ,P = 0.001),肌层浸润深度(χ2= 5.499,P = 0.019),脉管内有无癌栓(χ2= 22.599,P < 0.001)及淋巴结有无转移(χ2= 7.848,P = 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 er法生存分析发现VM阳性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明显低于VM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 个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0.973,P < 0.001)。 CD133 在VM阳性组的表达率为75.4%(49/ 65),较VM阴性组58.9%(119/ 202)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720,P = 0.017)。 结论:VM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度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D133 表达阳性的肿瘤干细胞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VM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随访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细针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活检确诊为Ⅳ期NSCLC患者104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1R在NSCLC癌组织的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IGF-1R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显著性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IGF-1R以细胞膜及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NSCLC组织阳性表达率占75.96%,其中呈强阳性表达占38.46%,弱阳性表达占37.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F-1R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4)。IGF-1R表达情况对Ⅳ期NSCLC生存期有影响,相对危险度5.15,P值为0.02。IGF-1R表达阴性病例组群曲线从随访的第10个月开始与表达阳性病例组群明显分离,P值为0.0297。[结论]IGF-1R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NSCLC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病理特征、组织分型及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结果33例妊娠相关乳腺癌诊断时中位年龄30岁(24~38岁),Ⅰ期及Ⅱ期者占27.3%(9/33),Ⅲ期占63.6%(21/33),Ⅳ期占9.1%(3/33);伴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占78.8%(26/33),28例手术患者中pN3者占53.6%(15/28)。浸润性导管癌占87.9%(29/33),浸润性小叶癌占6.1%(2/33),其他浸润癌占6.1%(2/33)。激素受体阳性者占54.5%(18/33),三阴性乳腺癌占24.2%(8/33),HER2表达型占21.2%(7/33)。1例于妊娠期接受新辅助化疗,足月生产,胎儿健康。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9~142个月),28例手术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16.7个月(0.9~57.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68.1个月(8.8~142.1个月)。结论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常被延误,诊断时腋窝淋巴结转移多且分期晚,应对妊娠及哺乳期间的乳腺肿块引起重视,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3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近年来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本院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352例临床病理资料分为两个年龄组:即年轻妇女组(≤40岁)及中老年妇女组(〉40岁)。年轻妇女组46例,中老年妇女组306例,比较年轻妇女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临床病理类型以及对术前术后诊断的差异性。结果:3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老年妇女患病率显著高于年轻组占86.9%(306/352),两组患者在民族、居住地区及合并肥胖、糖尿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不孕史、服用激素史、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文化程度在中老年妇女组内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组内部城市和农村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均以子宫内膜样腺癌I期,G1,浅肌层浸润为主。结论: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年轻患者相似。年轻组病理组织学分级中高分化所占比率高于年老组,中分化-低分化子宫内膜癌所占比率低于老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不孕史、服用激素史,实际上均与这两个年龄阶段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疾病本身关系不大。对于早期、高分化的年轻(≤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KAIN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评价NKAIN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Wilcox(或Krustal)检验和逻辑回归的方法分析NKAIN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法评估各个临床病理特征包括NKAIN1的表达与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利用TCG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TCGA数据库证实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KAI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01)。NKAIN1高表达与肿瘤分期(OR=2.04,Ⅰ期/Ⅳ期vsⅠ期/Ⅱ期),分级(OR=2.41,中分化/低分化vs高分化),携瘤状态(OR=2.11,带瘤vs无瘤),腹水细胞学(OR=3.29,阳性vs阴性)及组织学类型(OR=3.49,浆液性腺癌/浆液性与子宫内膜样混合型腺癌vs子宫内膜样腺癌)等明显相关(P值均小于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NKAIN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总生存期偏短(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NKAIN1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不良生存预后相关(HR:1.04;CI:1~1.08,P=0.016);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NKAIN1高表达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预测子宫内膜癌的不良结局(HR=1.05;CI:1.01~1.1;P=0.013)。GSEA分析提示NKAIN1基因高表达主要富集了细胞周期及剪接体通路。结论:NKAIN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进展期的子宫内膜癌相关,并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不良预后结局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子14(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8例行根治切除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黏膜组织中Fn1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n14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Fn1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61/118),高于正常黏膜组织的4.2%(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鳞癌患者Fn1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Fn14蛋白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3个月(95%CI:17~29个月),而Fn14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OS为54个月(95%CI:50~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T分期、N分期外,Fn14蛋白表达亦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1.51, 95%CI: 1.02~2.24;P=0.022)。结论 Fn14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并接受化疗或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中FPN1及DMT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 27例HCC患者无完全缓解者,其中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16例,获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25.0%;接受索拉非尼治疗11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 2例,疾病控制率为27.3%。全组患者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FPN1和DMT1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 和81.48%,FPN1及DMT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FPN1阳性患者的DCR为41.2%,中位PFS为6.7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优于阴性患者的10.0%、1.8个月和8个月(P<0.05);DMT1 阳性患者的DCR为18.2%,中位PFS为3.2个月,中位OS为 9.3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60.0%、18.6个月和35.9个月(P<0.05)。结论 FPN1和DMT1在HCC中的表达可能受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与晚期HCC患者药物治疗后的远期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并检测LGR5表达情况,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2例,作为息肉组。比较受检者的LGR5表达情况,并分析LGR5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COX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明确LGR5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GR5在癌组织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87%,高于息肉组、癌旁组织组的24.19%、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远处转移、有淋巴脉管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LGR5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发现,FIGO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脉管浸润与LGR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LGR5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临床可将LGR5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GFBP-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训练-验证分组方式,利用GBM在线样本库TCGA、REMBRANDT和GSE16011中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芯片数据,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探讨IGFBP-3 mRNA表达与GBM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在TCGA训练组中, IGFBP-3基因高表达患者的中位OS为14.3个月(95%CI:12.5~16.1个月),显著差于低表达的15.9个月(95%CI:13.7~18.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REMBRANDT病例组中,IGFBP-3高、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3.2个月(95%CI:10.8~15.6个月)和16.8个月(95%CI:13.4~20.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 GSE16011病例组的中位OS分别为7.4个月(95%CI:6.6~8.3个月)和13.1个月(95%CI:9.2~17.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亚型分层分析表明,IGFBP-3 mRNA表达分组的预后评价能力可能依赖于不同的GBM基因表达亚型。结论 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GBM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且可能与不同的基因表达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