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和新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44-1545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隐血检测结果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16份住院患者新鲜晨尿标本同时进行尿干化学隐血检测及尿沉渣红细胞镜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标本镜检阴性、隐血检测+;2例标本镜检为0~3个/高倍镜、隐血检测+;7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6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184例标本镜检++~+++、隐血检测+~+++。结论尿液干化学隐血检测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镜检,二者联合检测能更好地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隐血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隐血试验的方法.方法用胶体金法、联苯胺法和隐血试纸法对相同的标本进行其灵敏度、特异性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无论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联苯胺法和隐血试纸法.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测定隐血,其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51-652
采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粪便标本80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份,试验组未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对照组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予以便隐血检测试纸法,行试验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检查的阳性诊断率。结果试验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23例(57.5%);而对照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份便隐血检测试纸法检测阴性患者标本分别加入血液标本,再次检测,便隐血检测试纸法均为阳性。便隐血检测试纸检验安全卫生、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临床具有一定运用价值,但极易受药食等因素影响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粪常规分析仪LJ2000检测粪隐血的性能。方法对LJ2000检测粪隐血的灵敏性、特异性、检测范围和受干扰性进行评价。检测临床粪标本600例,并比较LJ2000与手工法检测粪隐血阳性率。结果粪常规分析仪LJ2000检测粪隐血的灵敏性、特异性、检测范围和受干扰性均与手工法接近;但临床粪标本隐血的检测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手工法(P<0.05),交叉污染试验结果显示当粪标本Hb浓度≥800μg/mL会引起其后检测的1个和/2个正常的粪标本隐血结果为阳性。结论粪常规分析仪LJ2000检测粪隐血的灵敏性、特异性、检测范围和受干扰性均与手工法接近,但当粪Hb浓度≥800μg/mL时,标本间会有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5.
林颜玉  劳小斌  王柏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04-1305,1308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品牌的免疫胶体金粪便隐血试纸条敏感性、特异性、干扰试验检测结果,了解和探讨免疫胶体金潜血试剂的优缺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血红蛋标准液对3种隐血试纸条的灵敏度进行比对测定;选取中山市古镇医院本院消化科确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标本2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标本5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60例,对3种隐血试纸条进行临床标本验证试验;采用8种动物抗凝血、4种不同浓度维生素C、5种不同浓度过氧化物酶、铁剂对这3种隐血试纸条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3种试剂条的最低敏感度血红蛋白均达到0.18 μg/mL,干扰试验结果显示均为阴性;在临床标本验证实验结果中,健康体检者的粪便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对高度怀疑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临床标本,建议稀释该标本或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在纠正尿液分析仪BLO结果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42份晨尿标本进行尿十项(主要是BLO)、沉渣镜检及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检测,筛选出三项检查结果不一致标本35例,并分组比较,重点探讨纠正方法。结果 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可准确纠正BLO对游离血红蛋白的检测误差。结论 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结合尿沉渣镜检能对BLO检测结果起到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试验血红蛋白(Hb)试验和转铁蛋白(TF)试验联合检测粪便隐血在恶性肿瘤患者伴发消化道出血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肿瘤科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363例以及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标本100例,受试者标本均采用血红蛋白胶体金诊断试纸和转铁蛋白胶体金诊断试纸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粪便隐血检测。结果肿瘤患者血红蛋白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试验单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低于联合试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患者血红蛋白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试验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血红蛋白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试验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转铁蛋白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伴发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尿血红蛋白对苄索氯铵法定量测定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7-A2方案,配制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尿液标本做剂量-效应试验,同时收集50例不同隐血程度的尿液标本做临床标本的偏倚试验;尿蛋白定量在DPP罗氏生化工作站采用苄索氯铵法检测,与磺基水杨酸法进行比较。结果剂量-效应试验显示,当尿血红蛋白浓度达0.2g/L时即对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产生显著性干扰(P0.05);临床标本的偏倚试验显示,不同程度的隐血对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产生明显的正干扰。结论重视尿隐血阳性和/或含有红细胞的尿液标本,在采用苄索氯铵法测定尿蛋白时应评价其准确性,必要时使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并比较免疫血红蛋白法(IFOBT)与转铁蛋白法(Tf)在胃液隐血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72例胃液标本(标本需在收集后1 h内检验完成,若不能及时检验需置于4℃冰箱保存)分别用血红蛋白胶体金试纸条、转铁蛋白试纸条进行隐血检测.结果 免疫血红蛋白法共检出阳性标本20例,阳性率为27.78%;转铁蛋白法检出阳性标本41例,阳性率为56.94%,两种检验方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铁蛋白法阳性率高于血红蛋白法.而联合检测(Tf+IFOBT)阳性率增加到62.5%.通过胃液颜色与隐血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当胃液颜色为黑色、黑褐色、咖啡色时,绝大多数隐血试验为阳性.但是其他颜色的胃液也有阳性结果.结论 转铁蛋白法检测胃液隐血优于免疫血红蛋白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隐血时,许多检验人员仍沿袭过去的做法,对胃液标本煮沸后再进行隐血试验。我们观察了煮沸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评价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对同一标本同时进行隐血试验。结果1500例粪便隐血试验,其中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39.1%,化学法为31.4%。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提高粪便隐血的有效检出(是否有隐血及出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门诊粪便隐血试验即将采用的免疫胶体金法试纸条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对同一标本采用传统方法即邻甲联苯胺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同时进行隐血检测,并作方法学评价。结果 1000份粪便隐血试验,胶体金法阳性率为40.1%,化学法为3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胶体金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都高于化学法,且不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但其也存在少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结论可以用胶体金法取代化学法做粪便隐血试验,但还需根据临床情况具体分析,有时需与化学法相结合,为临床提供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4种临床常用方法检测尿微量隐血标本的阳性率,探讨尿微量隐血标本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DiaSys(R/S2003)尿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离心)和尿沉渣镜检(非离心)4种方法同时检测微量尿隐血标本,分别计算其阳性率,并进行X2分析。结果DiaSys与尿沉渣镜检(离心)的阳性率高于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非离心)的阳性率。结论为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干化学分析诊断为微量潜血的尿液标本,需用非染色尿沉渣镜检(离心)或DiaSvs(R/S2003)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欧赛隐血检测试剂条(济南欧赛生物有限公司),批号20040322. 尿隐血试纸(拜耳诊断生产有限公司),批号3L19D 1.2标本50例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柏油样"粪便,其中胃出血患者的胃液标本18份.(两种标本都做1:100,1:200稀释后再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4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结果,以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干化学法、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隐血试验对174例尿液标本联合检查,对4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以镜检法为标准,UF-100尿沉渣分析法红细胞准确度为86.2%,干化学法红细胞准确度为85.0%.尿隐血试验中,干化学敏感性为300 μg/L,单克隆抗体隐血为200 μg/L,干化学与胶体金单克隆抗体隐血指标(金标准)对比,干化学隐血法的敏感度为81.5%,特异性为85.6%.结论 4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更能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免疫法与化学法测定隐血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我院从1998年开始应用胶体金试纸测定隐血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某些特殊标本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常与临床不符。为此,对胶体金法与邻联甲苯胺法及尿隐血试纸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各型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例,均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隐血试验是诊断此类疾病的主要项目之一。由于尿液标本中往往含有维生素C 或其它还原性干扰物质,对隐血的伪过氧化酶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使弱阳性反应呈假阴性。按照以往的方法,尿标本须经过加热、酸化、乙醚抽提,滴入滤纸,再行隐血试验。但血红蛋白经加热凝固,无法被抽提到乙醚层中,阳性率大大降低。作者先用磺柳酸沉淀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腹泻患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进行研究.方法 对2010年1~11月来本院就诊的589例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隐血检测.分为儿童组(0~6岁)489例,按照年龄划分为0~1岁组206例、1~3岁组247例、3~6岁组36例;成人组(>18岁)100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儿童组与成人组腹泻患者比较,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发生率儿童组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儿童组年龄分段,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隐血试验阳性大便标本镜下红细胞检出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时大便隐血检测易呈阳性,应及时与影像学、病原学检测结果相结合查找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对沃文特FA160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检测有形成分及隐血试剂的重复性、携带污染、隐血试剂检测范围,以及仪器与手工法对有形成分及隐血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 3种浓度红细胞、白细胞及虫卵标本重复检测结果与参考浓度一致。隐血试验批内、批间重复性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有形成分及隐血试验携带污染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比对试剂与待测试剂最低检测限均为0.2μg/mL,浓度达到3.2mg/mL时两种试剂均出现"后带现象"。616例标本中手工法检出白细胞阳性21例(3.41%)、红细胞阳性10例(1.62%);仪器检出白细胞阳性24例(3.89%)、红细胞阳性12例(1.95%)。隐血检测手工法检出阳性或弱阳性79例(12.82%),仪器法检出阳性或弱阳性标本83例(13.47%)。手工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仪器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仪器检测结果阳性而手工法阴性的标本,经过手工法复检结果均为阳性或弱阳性。结论 FA160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与传统手工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法与化学法(匹拉米洞)在粪便隐血检测中的互补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6份粪便标本分别用单克隆胶体金试纸和化学法(匹拉米洞)试纸做隐血试验。结果;86份粪便标本中单克隆抗体法阳性样本数为20例,阳性率为23.26%;化学法阳性样本数为31例,阳性率为36.05%。而化学法检测的31例阳性标本中,用单克隆抗体法复检阳性为11例,复检阴性为20例;化学法检测的55例阴性标本中,用单克隆抗体法复检阳性为9例,复检阴性为46例。结论:在粪便隐血检测中,单克隆抗体法与化学法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