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动脉炎合并心力衰竭死亡一例吴海英蒋雄京黄建凤郑德裕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0岁。自1995年4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全身乏力,四肢发凉,双上肢未触及动脉搏动,怀疑大动脉炎。但未经正规治疗。1996年8月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不能平卧,伴下肢水...  相似文献   

2.
胸廓出口综合征一例张火亘曾学军董怡患者,男,37岁。因右手遇冷苍白麻木半年,右上肢无力3月,于1996年8月15日入院。发病无明确诱因,不伴发热关节痛皮疹或上肢肌肉疼痛。1996年8月初在某院门诊颈部血管彩超示右锁骨下动脉中度狭窄,诊断为“大动脉炎”...  相似文献   

3.
上肢无脉症多见于大动脉炎,而动脉硬化所致无脉症多见于下肢动脉,单纯上肢无脉则少见。本文报告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表现证实为动脉硬化所致的上肢无脉症。例1刘××,男,53岁。发现左上肢发凉、无力、挠动脉搏动微弱半年,于当地诊为大动脉炎而来诊。右上肢血压120/80mmHg,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心肺听诊正常,颈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股动脉  相似文献   

4.
1病例简介患者女,59岁。因“突发右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及左下肢乏力半月余”于2005-03-10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当地医院用激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半月余前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右足及右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疼痛为间歇性,无静息痛,活动受限,左下肢行走后感乏力、酸胀,无疼痛、麻木及发凉,在当地医院行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曾在外院行CT及血管造影检查,拟诊断为“腹主动脉及髂动脉血栓形成”。入院查体:双足皮色稍发白,皮温低,右侧低于左侧,双股动脉、腘动脉搏动减弱,右侧股动脉搏动弱于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胸部右后外切口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7~10 d,无左上肢缺血症状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右弓右降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降主动脉置换术方法可行,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判断后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缝扎术,可简化手术方式,但应避免术后左上肢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病人男性,63岁,厨师,汉族。因左上臂活动时疲劳、乏力、麻木、酸痛3个月于2003—08—10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病史。入院查体:T36.4E,R18次/min,脉搏左肱动脉搏动减弱72次/min,左桡动脉搏动消失,右肱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左上肢BP8/4kPa,右上肢BP16/10.8kPa,双下肢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神志清楚,双眼视力正常,皮肤和粘膜未见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7.
大动脉炎并发干燥综合征 (Sj gren′ssyndrome,SS) ,我们确诊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5 1岁。 1997年 5月起经常咽痛 ,诊断慢性咽峡炎急性发作 ,给予青霉素、地塞米松治疗 ,咽部疼痛症状减轻 ,但自觉口干加重 ,眼涩 ,有异物感 ,下唇发麻。 2 0 0 1年1月感心悸、头晕、右上肢疼痛麻木、发凉。反复测血压右上肢 74 4 5mmHg ,左上肢 2 0 3 14 3mmHg ,右肢温平均低左肢温 2 5℃。于 2 0 0 1年 2月 17日入院。查体 :右肢体温35 8℃ ,左肢体温 37℃。心率 78次 min ,右上肢血压71 4 5mmHg,左上肢血压 …  相似文献   

8.
救治风湿性心脏病多部位急性动脉栓塞多器官衰竭一例余永昌杜绍琴袁茂昆高润芝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8年,心房颤动2年。住院前12小时突然出现双下肢及左上肢麻木,剧烈疼痛。血管超声示左、右髂外动脉至股动脉多处斑块回声,双下肢、左上肢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外科2010年1 月— 2016年6月99例行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 E V A R) 患者资料。其中L S A 未封堵53例,部分封堵19例,完全封堵27例。分析比较L S A 封堵与未封堵及完全封堵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及截瘫发生率;随访患者术后远期左上肢缺血症状及脑卒中发生率。 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左上肢缺血性疼痛; 3 例(3%)术后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一过性黑曚,其中2 例(2%)LSA 未封堵,1 例(1%)LSA 封堵;围手术期无截瘫病例。平均随访37.7(2~73)个月,随访结果及统计分析显示,LSA 封堵可能增加中期脑卒中发生率,患者双上肢血压差及左上肢缺血症状有差异。 结论: LSA封堵不增加TEVAR术围手术期脑卒中及截瘫风险,可能增加术后远期脑卒中风险;为缓解左上肢远期缺血症状,可能需要择期行LSA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2岁,因发现高血压,右手无脉症10年于2003年4月10日入院。有2型糖尿病史4年。平素血压200/120mmHg,药物控制疗效差,双上肢重体力活动无差别。查体:左上肢肱动脉压180/110mmHg,右上肢肱动脉压100/70mmHg。双上肢皮温、色泽、握力无异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血管杂音。心电图示Ⅰ、Ⅲ、aVF病理性Q波,左室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利用脑保护伞为1例完全无名动脉(IA)闭塞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因发作性黑曚1年、右上肢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1年,吸烟30年。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无名动脉闭塞。经术前充分评估,采取右股动脉及右肱动脉双入路,在右颈内动脉(ICA)脑保护伞保护下,成功实施了无名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本例诊疗过程提示介入治疗是开通无名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方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脑保护伞的正确选择与应用在预防脑梗死方面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病例报告男,1岁,7Kg,住院号167677。体检发现心脏杂音4个月。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Ⅱ/Ⅵ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血压:右上肢17.1/9.2kPa(128/70mmHg),右下肢14.5/5.9kPa(109/45-mmHg),左上肢17.6/12.8kPa(132/96mmHg),左下肢12.1/10kPa(91/75mmHg),血氧饱和度:右上肢90%,右下肢75%。术前超声:心脏位置及连接正常,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瘤样增宽;房隔完整;室隔完整;房室瓣启闭正常。肺动脉总干与主动脉有一巨大交通直径2.16cm。左位主动脉弓,主动脉发出左锁骨下动脉后即中断,远端由粗大动脉导…  相似文献   

13.
例1:男,14岁。头痛、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伴晕厥3次。脑电图示轻度异常。以癫痫治疗半年余无效。本次来诊查体:T36℃,P80次/min,R27次/min,Bp右上肢19/13kPa、左上肢17/12kPa。右锁骨上及左颈部可闻及Ⅲ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不伴有震颤。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随访病情,肾图、腹部B超及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升主动脉造影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处不规则狭窄。最后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行动脉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例2:男,23岁。…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73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因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 VVI起搏器 ,术后 7个月 ,出现右上肢水肿 ,活动后加重 ,从末梢向上漫延 ,胀痛、麻木、抬举困难。无皮肤颜色改变、皮温低等。右上肢动脉搏动正常。右上肢静脉造影示 :1右头静脉未显影 ;2右腋静脉迂曲、节段性狭窄 (最窄达 95 % ) ;3右腋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经静脉滴注前列腺素 E1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 ;口服洛汀新、抵克力得、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 1个月后上述症状渐消除。  作者单位 :65 0 0 3 2 昆明 ,云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讨论 正常情况下 ,上肢…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0年12月以来,收治9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均以脑缺血及上肢缺血为主要症状。7例做了动脉造影检查,5例行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由颈肋压迫所致,做了颈肋切除术;手术治疗6例,效果良好。在讨论中,作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颈肋压迫也可为病因之一。人工血管转流术(尤其是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常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入路。多次穿刺失败,送鞘过程不顺利。术后16h,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右上肢自肩以下明显肿胀,轻微疼痛,皮温略高。手术切口无渗出,囊袋无肿胀。穿刺部位无血管杂音。急查D-二聚体明显升高。考虑急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右上肢静脉回流受阻。予低分子肝素钙6000u皮下注射,1次/12h。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每日1次。次日,右上肢肿胀开始消退,1周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顺利拆线,右上肢肿胀完全消退,患者无不适症状。停用肝素,嘱继续口服抗凝剂6周。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当地中心医院,头部MRI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新发脑梗死,MR血管成像提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烟雾病。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上肢疼痛、感觉丧失5h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入院后行右上肢血管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锁骨下动脉低回声实性充填,考虑急性动脉栓塞。入院后尝试药物保守治疗,但疗效欠佳,患者疼痛呈进行性加剧,从而采取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病例摘要 患者,男,58岁,半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输注葡萄糖液体后出现极度口渴、身体烦躁乏力并伴恶心呕吐,于7月30日右下肢剧烈疼痛入我院。既往右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距离不足500米.抽烟喝酒20余年,无糖尿病记载。T37.8℃P88次/分R19次/分BP113/66mmHg。急性病容,神清但较烦躁。双上肢感觉运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右下肢酸困疼痛难以忍受.右足背动脉摸不到,右下肢皮温明显低于左下肢。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 患者,男,58岁,半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输注葡萄糖液体后出现极度口渴、身体烦躁乏力并伴恶心呕吐,于7月30日右下肢剧烈疼痛入我院。既往右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距离不足500米.抽烟喝酒20余年,无糖尿病记载。T37.8℃P88次/分R19次/分BP113/66mmHg。急性病容,神清但较烦躁。双上肢感觉运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右下肢酸困疼痛难以忍受.右足背动脉摸不到,右下肢皮温明显低于左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