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海燕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120-122
目的了解中专护生的关爱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以提高中专护生的关爱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5名中专护生的关爱能力、影响因素、培养途径及其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关爱态度及关爱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三年级中专护生关爱能力评分最高。男女护生关爱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专护生在护理技术操作申的关爱态度及关爱行为有待提升,而中专护生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涉及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结论应从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关爱性的软性教学环境方面着手,并通过实践活动使中专护生体验关爱,同时塑造充满关爱氛围的学校环境和临床实习环境、家庭环境来提高中专护生的关爱能力。  相似文献   

2.
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抽取311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护理本科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进行调查,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转型冲击程度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应措施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降低本科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程度,实现角色转型需要考虑本科实习护生的在校成绩、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自我概念、职业态度及信念、职业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与了解本科护生临床适应情况及影响适应的因素,应用Roy适应模式,以期能得出针对本科护生自身特点的对策,来提高其在临床实习中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2003、2004级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促进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应是多方面的,包括护生自己、学校及实习医院等各方面。结论护生总体的临床实习适应平均分为49.59±7.97,而所有的护生都存在着各种不适应的反应。男女护生适应情况及影响适应的因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遭受横向暴力情况,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横向暴力发生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横向暴力主要以隐性暴力形式存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中,本科护生遭受横向暴力发生率明显高于大专、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护生遭遇横向暴力时,消极应对者明显多于积极应对者。结论: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临床实习护生群体中,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创新带教方式、提高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类型(本科/专升本)、本次调查前是否听说过岗位胜任力、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委是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岗位胜任力19.3%的变异度。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急需提升。护理教育者需关注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寻适合本科实习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护生进行临床实习的有利因素,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方法:自设问卷调查表,对在院中专、大专、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及结论:学习动机的激发因子对整个护理实习全过程有明显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80%的实习护生认为兴趣在临床实习中占有重要因素,60%的护生认为良好的实习氛围和友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愉快地完成实习,90%的护生认为成功的喜悦和适当的激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护生在实习前产生的抑郁情绪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自制本科护生实习前抑郁情绪相关因素问卷对笔者本校2016级护理系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此次研究中2016级本科护生出现抑郁症状(SDS标准分≥50)的百分率为43.5%,经过统计学分析,男护生抑郁率为94.1%,女护生抑郁率占37.9%,χ2=19.665,P0.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科实习前护生抑郁发生率较高,而且男护生比女护生抑郁率更高,因此实习医院和学校应提高对本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8.
曹健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13-114
目的调查分析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4名实习前中专护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中专护生心理问题最突出的3方面分别是担心实习中出差错事故、担心感染上疾病、担心操作技能不熟练。结论通过加强实习前教育、技能训练及心理指导,可帮助中专护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习阶段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59名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思想及实习期间对专业思想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影响本科实习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的因素主要为目前护士的社会地位,护理工作的风险和压力,工作强度,前期理论学习和后期临床实践的衔接不牢固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体现。结论本科护生专业思想的增强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马爱荣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111-112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护生在实习最初的两三个月中的压力以及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将影响他们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影响他们在临床实习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出色地完成实习任务。通过对2年来我院护理本科、专科200余名护生进行实习护生压力来源及对实习效果的影响调查,发现诸多因素影响护生最初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本科、大专实习生的职业态度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本院的110名本科、大专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本科、大专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的得分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本科、大专实习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正确认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以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习前后护生职业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实习前后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对2015级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职业态度的因素。结果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得分为(4.89±0.41)分,实习后为(5.12±0.79)分,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为个人兴趣、家长、专业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患者及其家属等。结论要培养护生稳定的职业态度,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保障护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心态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护生积极职业心态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福建省三级以上医院的6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就感、带教教师资质、师生关系、护患关系、职业风险、职业环境、工作量、护士待遇、社会地位、发展空间和学习压力是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心态的影响因素,且影响很大。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心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职业心态与职业角色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段湘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83-98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利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衡阳市某医院实习的157名不同学历护生的职业认同现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最低为(100.73±16.14)分,中专护生得分最高为(118.48±8.82)分;不同学历、不同志愿选择,职业认同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显示,志愿选择、学历能解释职业认同总变异的25.30%.结论大多数护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较非本科学历护生、非自愿选择较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低,护理教育者应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卫校、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众多的本科、专科、中专实习生来院实习.现将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滕月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109-110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行为,强化心理素质,并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多年来我院承担了中专、专科及本科护生的临床实习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针对实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实习目标,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护理事业的进展及教育体制的革新,护理大专、本科生成倍涌现,直接威胁着中专护生在选择就业及应聘,也间接削弱了中专护生的竞争意识,增加了中专护生的自卑心理。现对2003年-2004年在本科实习中专护生共68名进行心理分析及带教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揭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因素,探索有利于端正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和石河子大学2007-2010级护理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 517名。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1)民族、录取方式、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因素;(2)民族、学制、录取方式、学习成绩、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3)性别、民族、学制、护生生源、录取方式、学习成绩为护生职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重视护生在校期间职业态度的早期教育,不断端正其职业态度,以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长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447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及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护生在医疗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P<0.05).本科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较高,特别在法律知识、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自我防护知识三个方面,中专护生认知最低.结论 医疗风险认知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责任,注重学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特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