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莉  戴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14-6014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方法对1 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探讨,并对发生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只有1例发生下肢DVT,经综合治疗护理,1例患者短期内完全康复。结论剖腹产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下肢DVT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02/2009-06 156例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并实施综合预防措施。结果:156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达98.7%。结论:根据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地预防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99-1900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的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2].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对术后卧床老年患者,血栓形成可威胁生命[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7月~2007年9月共行426例颅脑手术,其中11例术后老年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为2.6%.作者针对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特点分析DVT形成原因,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的发病原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的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对术后卧床老年患者,血栓形成可威胁生命。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7月-2007年9月共行426例颅脑手术,其中11例术后老年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6%。作者针对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特点分析DVT形成原因,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防下肢DVT的护理经验,即术前进行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根据下肢DVT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下肢DVT.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系统预防下肢DVT护理指引,包括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等,是预防下肢DVT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且住院时间≥14天的236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248例进行常规护理且住院时间≥14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内大、小腿围肿胀直径,下肢肿痛和下肢DVT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下肢疼痛发生率为1.27%(3/236),下肢DVT发生率为0.85%(2/236);对照组下肢疼痛发生率为5.24%(13/248),下肢DVT发生率为3.63%(9/248),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的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取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原发或者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3例,给予患肢护理、疼痛护理、以及药物治疗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DVT患者病程进展及预防血栓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其中有1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由于发现及时,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余无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除外科手段干预外,综合的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预防DVT病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总结16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预防DVT的护理。结果:169例患者经预防性护理后无1例发生DVT。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前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便秘、指导早期康复训练是预防DVT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岩  梁伟  王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61-62
为探讨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136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7~10d,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发生下肢DVT,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表明下肢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才可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3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美欣  杨淑萍  张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376-1377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在实施预见性护理过程中,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在实施预见性护理过程中,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骨科下肢大手术1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梁伟  王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61-62
为探讨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136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7~10 d,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发生下肢DVT,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 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表明下肢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才可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3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田美欣  杨淑萍  张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76-1377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在实施预见性护理过程中,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预防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方法自2010~2012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通过成立DVT护理管理小组,对34例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来预防DVT并发症发生。结果经过DVT管理小组围术期有效下肢DVT 的预防和精心护理,无1例下肢DV T形成,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下肢DV T症状及临床诊断。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组建DV T管理小组可以起到预防下肢DV T发生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下肢骨折手术392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92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评估和功能锻炼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指导科学运动等.结果:本组仅发生DVT 4例,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将186例开颅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91例.对照组未进行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和护理,实验组早期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两组术后14 d、30 d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高龄、有多种合并症、手术前后脱水治疗、偏瘫、卧床时间长、留置下肢深静脉导管等是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和护理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膝关节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所有入院患者收集资料并进行Autar量表评估,选取Autar量表评分大于10分的150例具有DVT发生中高风险的患者作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5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恢复良好。认为具有DVT发生中高风险的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一般患者高,但是通过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了术后风险,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对245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实施术前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及术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体位指导、护患合作功能锻炼、超前镇痛护理计划、机械预防、药物预防、依从性护理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仅6例发生下肢DVT,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血栓溶解,未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其余患者随访10~12个月,未发生下肢DVT。结论骨科下肢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DVT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