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柳红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73-3373
目的 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通过对38例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结果 38例患者术后12~14 d均顺利拆线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关节镜诊治半月板损伤已逐渐成为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准确的出院指导,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86例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7d均顺利拆线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站论膝关节镜手术护理的重点不但强调抗感染、预防出血、控制疼痛,而且要以促进半月板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为主要目的。术后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型知识指导,互动式行为训练及出院后追踪随访至术后1 ~1.5年.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术后康复锻炼的知晓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满意率以及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在术后膝关节血肿、疼痛持续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术后康复锻炼的知晓率、术后满意率、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促进了术后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值得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治疗患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21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给予精心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症状消失206例,明显改善4例,治愈率达98%.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可促进膝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关节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8例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病人加强围手术期健康宣教,指导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护理人员给予细心观察护理,系统的康复训练,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切口I期愈合,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膝关节伸屈活动恢复良好。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系统地护理,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促进了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融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将2022年4月1日~9月30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在阶段式康复护理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膝关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1 d(P<0.01),观察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至30°、60°、90°、120°所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的阶梯式康复护理中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护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通过本人行膝关节镜半月板缝合术的治疗及康复护理实际过程,总结阐述从术前至术后康复过程护理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以及注意事项.结果 行护理方法正确,护理工作重点突出,注意事项到位,患者预期康复.结论 护理工作人员须重视护理过程的系统观念;重视护理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新医疗技术的需要;重视提倡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半月板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包括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指导、疼痛干预及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出院时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LKSS)和关节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LKSS评分及ROM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7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指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可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快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出院后行3年以上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观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6月及术后12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24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术前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总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较好,配合适宜的康复锻炼与软骨保护剂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状况以及干预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骨关节炎(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后和出院后跟踪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抽取43例(实验组)与43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和出院后跟踪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58.3%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实验组中有93%的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术后科学的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理想手术效果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是膝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就已经出院的患者,出院后能够坚持合理的康复训练对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曾艳 《当代护士》2016,(2):93-95
回顾性总结46例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措施包括术前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化疗护理,术后病情观察、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指导和详细的出院指导,认为特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对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具有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和做好康复锻炼,对提高手术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丽娟 《临床医学》2011,31(2):122-12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患者一般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及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 28例患者在系统的护理下,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通过系统的康复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或后交叉韧带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3例,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自患者入院即开始,超前介入进行术前干预,术后采取疼痛控制、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保持膝关节相对固定、早期股四头肌床旁康复训练,中晚期指导患者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本体感受功能和肌肉灵活性训练等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康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通过系统的护理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4~21d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发生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例,均未发生近期感染,疼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取得的效果,评估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ERAS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和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均<0.05)。出院时、护理后3个月和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护理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6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状态;术后早期给予合理的康复功能锻炼,防止术后粘连与僵直;出院后进行随诊。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法评分。结果: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症状及功能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尽早改善并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93-1493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指导功能锻炼及出院后康复治疗.结果 本组33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3例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优良率91.7%.结论 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周云凤  徐彩英 《全科护理》2014,(15):1381-1382
[目的]总结儿童半月板行膝关节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30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并发感染,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加强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