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采用蒙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好转(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54/57);对照组总有效率75.44%(43/5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丽君 《新中医》2016,48(4):124-126
目的:观察八珍益母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珍益母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痛经持续时间、痛经程度评分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经期的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32.6±6.5)h,观察组为(33.1±6.8)h;2组经期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经期的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为(12.8±2.1)h,观察组为(4.1±1.3)h,2组经期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八珍益母胶囊辅助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显著改善患者痛经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麦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凌燕  陈洪沛 《新中医》2018,50(7):174-176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麦粒灸治疗,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每天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结束。对照组于每次痛经发作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后观察2组疼痛程度、痛经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痛经伴随症状持续时间(RSS-COX1)及伴随症状程度(RSS-COX2)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VAS、RSS-COX1及RSS-COX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2组VAS、RSS-COX1及RSS-COX2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痛经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痛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随访时的痛经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在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改善痛经伴随症状方面均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且能产生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继红  赵文武 《新中医》2018,50(8):167-16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温经散寒汤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治疗后观察中医症状、痛经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 3.3 3%,对照组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治愈率3 3.3 3%,对照组治愈率17.24%。2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痛经持续时间均缩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温经散寒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疼痛程度并记录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可减轻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一般治疗、西医治疗;观察组选用一般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不同疼痛等级下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和77.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为轻度等级时,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为中度等级时,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8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为重度等级时,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易于被患者接受,适合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蒙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十分显著,能缓解疼痛感。  相似文献   

9.
李跃  陈飞  徐霞  谷甸娜 《新中医》2020,52(7):117-119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观察组采用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变化、痛经程度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明显增加(P0.01);2组痛经程度评分和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月经期时间、月经量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督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当归芍药颗粒,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以及血清SOD、MDA、GSH-PX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MDA和GSH-PX及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芍药颗粒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脏腑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贴;推拿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脏腑推拿手法治疗,每周7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经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推拿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脏腑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痉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6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6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伴随症状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相关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宫黄体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治疗。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痛经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痛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痛经Ⅰ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痛经Ⅰ号方内服加外敷方外敷组)以及对照组(中成药组)各35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痛经评分、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及各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Ⅰ号方口服结合外敷方敷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何清邻 《新中医》2018,50(8):128-130
目的:观察调经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 3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痛经开始时服用芬必得胶囊,疼痛消失则停药。观察组服用调经活血汤,月经前7天开始口服,连续服用10天,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 3.7%,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痛经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痛经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时间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16.
陈杏梅  李林锋 《四川中医》2020,38(1):163-165
目的:观察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组实施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水平、疼痛症状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79,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水平、疼痛症状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周观察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31%(8/65)与对照组13.85%(9/65)相较无显著差异(χ~2=0.068,P0.05)。结论: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不仅可有效调节血清前列腺素、β-内啡肽水平,且明显缓解其痛经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芍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0例,服用香芍饮煎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4.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程度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痛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评分及COX痛经症状评分(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香芍饮能够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陆氏温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陆氏温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3个疗程后疼痛症状积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疼痛症状积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陆氏温针法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门诊患者5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予以补肾调周方药口服)、对照组(25例,口服痛经宝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VAS)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结果:在疼痛强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疼痛,但治疗组减轻疼痛和改善中医证候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有效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0%,P0.05,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降低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CM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MSS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可改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经期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