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种植麻疯树企业JatroleumPlantations(M)SDNB—HD参加了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种植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该公司已经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开发了一个1,000公顷的麻疯树示范种植项目。由于麻疯树的耕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而中国可以满足这些条件,同时该公司还希望通过国际合作输出其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麻疯树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麻疯树(jatropha)又名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m,多为药用栽培植物;以树皮、叶及果实(包括榨油后的渣饼)入药。野生麻疯树分布于两广、琼、云、贵、川等地。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北澳地区,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夏威夷群岛等均有分布。麻疯树树皮光滑,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中医认为它性寒,有散瘀、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瘙痒,有的地方还用它治疗胃肠炎。麻疯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麻疯酮等抗病毒、抗AIDS、抗肿瘤成分,是21世纪主要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码麻疯树毒蛋白(curcin)成熟蛋白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高效表达条件的研究.方法:根据GenBank上麻疯树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麻疯树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编码麻疯树毒蛋白成熟蛋白的基因;将其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pET-32中,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菌株.在不同诱导剂、不同温度、不同诱导时间等条件下诱导其产生重组蛋白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用PCR方法从麻疯树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编码麻疯树毒蛋白成熟蛋白的基因,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R,pET-R,并获得重组菌株PRM,PRB.在不同诱导剂、不同温度、不同诱导时间等条件诱导下,PRB均无重组蛋白产生,而PRM却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curcin.结论:重组菌PRM在诱导6 h,28℃,IPTG 0.5 mmol·L~(-1)时表达curcin蛋白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提取物体外抗病毒和杀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麻疯树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和杀菌作用,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麻疯树1,2,3号提取物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Ⅰ)、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Ⅱ)和流感A3型病毒(A3)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及抑制它们增殖的作用;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法,观察麻疯树1号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 麻疯树1,2,3号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较小;提取物既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在胞内的增殖,又能直接灭活该病毒;总体而言,提取物对HSV-Ⅰ在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略优于HSV-Ⅱ,对HSV-Ⅰ的直接灭活作用更是显著强于HSV-Ⅱ;提取物对A3的直接灭活作用效果显著;3号提取物还能抑制A3在鸡胚内的增殖.麻疯树1号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结论 麻疯树提取物具有体外抗病毒、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滇地区麻疯树遗传多样性,探讨居群间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麻疯树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作者运用12对叶绿体微卫星(cpSSR)标记引物对10个麻疯树野生居群进行分析,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POPGENE version 1.32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参数,并采用NTSYSpc version 2.1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状图。结果:共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2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平均为76.28%。其中,云南双柏(YNSB)居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高,达95.45%;而云南泸水(YNLS)居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低,仅45.4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 0.402 0,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 0.576 7,有效等位基因数Ae 1.713 6,总基因多样性(HT)0.443 3,基因分化系数Gst 0.080 2,基因流(Nm)3.058 5;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 0.405 1,居群间基因多样性(Dst)0.035 7,表明麻疯树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在总居群基因多样性中所占比例较大,麻疯树居群间几乎没有分化;ANOVA分析结果表明,91.02%的变异来源于居群内,8.98%变异来源于居群间,即10个供试麻疯树居群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这与Nei’s基因分化系数分析结果一致;麻疯树各居群遗传多样性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泸水(YNLS)居群<云南西双版纳(XSBN)居群<四川花棚子(SCHPZ)居群<四川会东(SCHD)居群<四川金河(SCJH)居群<云南普洱(YNPR)居群<四川雷波(SCLB)居群<云南双柏(YNSB)居群<云南法依(YNFY)居群<四川会理(SCHL)居群;10个麻疯树居群的遗传一致度为0.812 7~0.979 8;遗传距离为0.020 4~0.207 3,表明这10个居群间的相似程度较高,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10个麻疯树居群可分为两大类,即SCJH居群和SCHPZ居群聚为一类;SCHL居群、SCHD居群、SCLB居群、YNSB居群、YNFY居群、YNPR居群、XSBN居群和YNLS居群聚为另一类。结论:川滇地区麻疯树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各居群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麻疯树新鲜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AB-8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光谱分析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疯树的新鲜枝、叶的乙酸乙酯相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结论:其中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麻疯树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是一种有很多用途的植物,在尼日利亚,其叶子可治疗癣菌病,近几年有文献报道了其所含成分对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本次着重研究麻疯树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血液学指标:红细胞压积(PCV)、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的影响。 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中,取48只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麻疯树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其体外释药性.方法 用卡波姆940做基质、氢氧化钠为中和剂制成凝胶剂;使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 制备的麻疯树酚,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结论 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规定,适用于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有毒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第一~三报曾报道了八角枫、毒根斑鸠菊、海木亡果、牛角瓜、了哥王、娃儿藤等6种[1~3]。本文报道麻疯树、白花丹2种。1麻疯树麻疯树 (JatrophacurcasL.)为大戟科植物。树皮和叶散瘀消肿 ,止血止痛 ,杀虫止痒。主治跌打瘀肿 ,骨折疼痛 ,关节挫伤 ,创伤出血 ,麻疯 ,疥癣 ,湿疹 ,癞头疮 ,下肢溃疡 ,脚癣 ,阴道滴虫[4]。全株有毒[5]。1.1性状鉴别1.1.1茎干燥茎圆柱形 ,表面灰绿色 ,纵向具粗皱纹 ,皮孔圆形 ,老茎皮孔大而高突 ,叶痕半月形。横断面皮部灰棕色 ,较薄 ;木部灰黄白色 ;中央具较大的髓部。1…  相似文献   

10.
李玲  李晓帆  吴慧星  李荣  王乃利 《中草药》2010,41(12):1932-1936
目的研究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子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使用DPPH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筛选和追踪,采用活性追踪性分离方法,使用硅胶、ODS和凝胶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分离得到麻疯树种子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综合应用多种光谱学方法(UV、IR、ESI-MS、HR-ESI-MS、1H-NMR、13C-NMR、2D-NMR)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解析并鉴定其结构。最后使用DPPH法测定并评价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麻疯树种子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该萃取部分的成分研究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结构解析,分离得到的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麻疯果素A(3,4,4′5′-四羟基-3′-甲氧基-双环氧木脂素,3,4,4′,5′-tetrahydroxyl-3′-methoxylbisepoxylignan,1)、(±)-3,3′-bisdemethylpinoresinol(2)、7-表-芝麻素-二儿茶酚(3)、异巴西油大戟素(isoprincepin,4)、β-谷甾醇(5)与β-胡萝卜苷(6)。结论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4具有较强活性,化合物1、2具有中等强度活性。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麻疯果素A(jatropha-sin A);化合物2、3、4为首次从麻疯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刘尧  钟敏 《四川中医》2009,(10):45-46
目的:研究麻疯树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麻疯树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麻疯树根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也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结论:麻疯树根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麻疯树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用Annexin-V-FIFT/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麻疯树叶提取物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引起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这些影响呈药物浓度剂量依赖性,并与药物作用时间正相关.结论 麻疯树叶提取物在体外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3.
麻疯树乳汁治疗单纯疣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玉俊 《中草药》1998,(7):502-502
大戟科的麻疯树JatrophacurcasL.,其乳汁为中美洲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民间用药,用于治疗龈炎、创伤、痔疮和疣子等。作者报道它的临床试用结果。乳汁取自叶柄割断处,流入消毒过的容器内,密闭后4℃下保存待用。对30名患者的147个疣子给予治疗。以液氮和安慰剂(凡士林)为对照。液氮仅在临床开始时用1次,麻疯树乳汁和凡士林则每日2次,共用15d~20d,在15d和3Od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表明,液氮和乳汁都使疣消失,只是液氮的效果较快,不到10d疣子就消失,而乳汁则约需16d~肋d。凡士林不能使疣消失。初步分析,乳汁中含有香豆素、挥发油…  相似文献   

14.
承淡安针灸医话(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淡安针灸医话(续)承为奋,周才生(十八)麻疯初期,面部浮肿有光,唇厚色红黄,四肢关节微肿而痛。继见眉发脱落,足跟手指溃裂流水,是为缠绵恶侯期。麻疯见足跟破烂,名漏底,难过三年。治疗初起之麻疯,于肿处砭刺出血,关节痛处用强刺激泻法,内服苍耳子膏以佐治...  相似文献   

15.
麻疯树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俊驹  谭宁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74-3077
目的:研究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疯树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14个酚性化学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4’-二甲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1),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2),槲皮素-3-甲醚(3),5,6,7-三甲氧基香豆素(4),5-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5),异莨菪亭(6),ω-hydroxypropioquaiacone(7),松柏醛(8),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9),香草酸(10),异香草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升麻素(13),(E)-3-羟基-5-甲氧基芪(14)。结论:化合物1~4,6~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第一~四报曾报道了八角枫、毒根斑鸠菊、海木亡果、牛角瓜、了哥王、娃儿藤、麻疯树、白花丹等8种 [1~4]有毒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本文报道海芋 ,络石2种有毒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1海芋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Schott.为天南星  相似文献   

17.
麻疯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维莉  杨辉  谢金伦 《中药材》2006,29(5):500-50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麻疯树属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并按化学结构类型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冠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  相似文献   

19.
麻疯病神经痛,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患者往往因神经痛对治疗上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情绪消极,影响整个治疗。笔者在临床上以木芙蓉制成药膏,治疗麻疯反应的神忽痛,收到一定效果。芙蓉消炎膏配制法及适应症:取木芙蓉叶,鲜者杵烂,干者研末,或加上  相似文献   

20.
麻疯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苹、叶、种子均呵入药,在民间应用广泛。该属植物野生部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研究表明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抑菌、杀虫、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麻疯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