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泵的焦虑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新明  贾彩凤 《护理研究》2006,20(11):2947-2948
胰岛素泵是一种通过电脑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人体内的新型仪器,它能根据需要追加剂量,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啕,从而避免了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感染等不良反应。为了解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泵的焦虑程度,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留置针皮下埋植时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 ,2 4h不停地向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 (基础量 ) ,餐前按需要输入负荷量胰岛素 (餐前大剂量 )。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 (RI)输注方式 ,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DM )病人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强化治疗都非常有价值。我院内分泌科自 1999年引进美国MiniMed胰岛素泵 ,先后为 15例病人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按胰岛素泵的说明要求 ,每 3d~ 5d更换一次充注装置 ,但胰岛素泵及其充注装置价格昂贵 ,埋植胰岛素泵的费用是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的 3倍。 3a来 ,我们为带泵病人更换留置针 30 0余次。…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已有70多年历史,多次皮下注射是临床常规给药方式,但很多病人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腺胰岛素分泌模式,用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能够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相比,血糖控制更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明显减少。我们于2005年3月份以来脉冲式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60例糖尿病病人,并于60例同期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者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研究表明,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范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1],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改善其血药动力学,还可通过病人病情和血糖的变化调节,改善血糖,为使用者提供了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范玲  严秀梅  沈芸 《护理研究》2007,21(12):1069-107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1]。胰岛素泵是目前世界上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我院自2003年以来用胰岛素泵治疗DKA病人31  相似文献   

6.
对42例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进行观察,重点监测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胰岛素泵安装前后的护理、胰岛素使用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指出胰岛素泵可使血糖控制平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严增艳  陆碧云  秦艳 《全科护理》2013,(25):2320-2321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病人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对47例2型糖尿病病人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出院时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结论]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8.
李宇新 《护理研究》2008,22(9):781-782
胰岛素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可在24 h内不间断地向病人体内输注基础胰岛素量,能更好地使肝糖输出增加,促进外周组织基础糖的利用,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稳定[1],因此它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国糖尿病病人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院对已服用降糖药物及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控制较差或不稳定的糖尿病病人25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了心理、技术到家庭等全方位的护理,效果良好.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护理研究》2006,20(12):3162-3163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副反应最小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的水平。目前,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注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MSⅡ)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胰岛素泵注射法,CSⅡ)。将167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两种注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进 《家庭护士》2007,5(5):25-26
对42例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进行观察,重点监测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胰岛素泵安装前后的护理、胰岛素使用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指出胰岛素泵可使血糖控制平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妊娠糖尿病病人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40例)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的疗效,使病人血糖控制平稳,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血糖稳定和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泵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是一种通过与机体的连接装置持续释放胰岛素的仪器,它通过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使胰岛素在体内的浓度更符合生理水平,胰岛素吸收更稳定、更有预测性,有效地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8年10月~1999年6月共有8例病人安装使用胰岛素泵,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5~74岁。现将安装胰岛素泵病人的护理及有关知识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的组成:仪器由操作键、显示屏、储液管(注射器)、输注装置、快速分离器、套管针组成。1-2 安装使…  相似文献   

13.
顾英 《全科护理》2011,9(25):2301-2302
[目的]总结胰岛素泵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的病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快速起效的诺和锐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结果]应用胰岛素泵后病人血糖迅速下降,血糖控制理想,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确切,有利于胰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内装1个短效胰岛素储药器,外有1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目前胰岛素泵的固定装置是固定在病人的腰带上面,这样不仅调节餐前大剂量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穿睡衣或者是内衣,胰岛素泵就没有固定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为有效解决胰岛素泵的固定问题,作者设计制作了一种胰岛素泵固定带,现介绍如下.分类号:R472.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1B-0256-01  相似文献   

15.
冯建萍 《家庭护士》2007,5(10):11-13
[目的]探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强化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15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11.1 mmol/L)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中12例采用来得时联合格华止,3例采用胰岛素泵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结果]15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治疗中精细和全面的护理对病人病情的控制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妊娠糖尿病病人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40例)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的疗效,使病人血糖控制平稳,综合护理保证了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血糖稳定和达标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科糖尿病病人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将18例外科糖尿病围术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发症(低血糖或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有效控制血糖;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胰岛素用量、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用于控制围术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血糖调控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115例病人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病人血糖调控方式分为胰岛素组(将胰岛素按比例加入肠外营养液中)52例和胰岛素泵组(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法)63例。比较两组病人全部血糖中位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高血糖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胰岛素泵组病人全部血糖中位数低于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病人术后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第1天、第2天、第3天LAGE均低于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病人高血糖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胰岛素组(P<0.01)。胰岛素泵组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胰岛素组(P<0.05)。两组病人血糖达标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期间应用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法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切口感染率,效果优于将胰岛素按比例加入肠外营养液中。  相似文献   

19.
<正>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内装1个短效胰岛素储药器,外有1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目前胰岛素泵的固定装置是固定在病人的腰带上面,这样不仅调节餐前大剂量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穿睡衣或者是内衣,胰岛素泵就没有固定的地方,存在安全  相似文献   

20.
马建新 《护理研究》2006,20(6):1628-1629
胰岛素泵是当前糖尿病强化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我科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应激时重度糖代谢紊乱,并比较了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高血糖的控制、治疗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