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84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仅3例血肿复发后需再次手术处理,其中2例接受骨瓣开颅血肿手术后痊愈,1例术后死于癫痫并发肺炎。结论:颅骨钻孔双腔套管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即使对术前发现血肿包膜增厚亦适用。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血肿壁坚厚、脑萎缩致脑膨起困难及分隔型血肿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总结2007-01—2012-05收治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68例中行钻孔引流手术者60例(单侧52例,双侧8例),单孔引流57例,行双孔引流术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结果钻孔引流手术60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6例,无明显变化者2例,引流管插入脑内致轻度偏瘫1例,并发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开颅行血肿及包膜清除术者仅1例因继发脑梗死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余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及时行颅脑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对于身体条件较好,血肿内有分隔及壁厚,CT提示血肿呈混杂密度影伴有钙化者适合开颅行血肿清除及包膜清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方法。结果 3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其中直接开颅手术1例,其余2例为钻孔探查发现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后改为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均痊愈出院,随访12~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应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采取的处理策略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老年CSDH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本组118例中有106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12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本组118例中,治俞108例,好转6例,死亡4例(均死于伴发疾病)。结论应重视老年CSDH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CSDH的首选方法,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壁厚、分隔的血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孔引流术58例,双孔引流术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9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结果术后复查头部CT示血肿清除满意70例,基本满意22例。术后发生气颅34例,血肿残留18例,癫痫13例,硬膜下积液39例。76例出院后随访2个月至2年,复发6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前仔细观察头颅CT及MRI,根据其影像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治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36例中行单孔钻孔引流手术者34例(单侧29例,双侧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结果钻单孔引流手术34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3例,无明显变化者1例。2例开颅行血肿及包膜清除术者恢复良好。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及时行颅脑CT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钻孔引流手术首选;对于身体条件较好,CT提示血肿呈混杂密度影、血肿内有分隔及壁厚者适合开颅行血肿清除及包膜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过程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症状时,血肿量多已很大,需外科手术治疗,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钻孔引流术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各有利弊。我科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吸收了二者的优点,避免了二者的弊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2016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机化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表现为高颅压症和局灶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先行钻孔引流术,效果差;改行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骨瓣开颅术后1周均血肿复发;再行钻孔引流术,血肿清除,无复发。结论年龄50岁和头部外伤是机化型CSDH的危险因素;骨瓣开颅手术清除机化血肿的效果优于钻孔引流术;机化型CSDH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0-01~2004-12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8例(其中钻孔引流30例,开颅血肿清除38例)术后3个月、6个月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血肿消失12例,血肿消失率40%;开颅血肿清除38例,血肿消失36例,血肿消失率95%;术后6个月头颅CT检查,钻孔引流30例,血肿消失18例,血肿消失率60%;开颅血肿清除38例,血肿消失37例,血肿消失率97%.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比钻孔引流的临床效果好,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开颅血肿清除的方法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3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最终1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最终行钻孔引流术,15例均先行硬膜下积液腔钻孔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其中10例治愈,5例迁延不愈后均再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4例治愈,1例堵管,堵管者又开颅清除包膜使包膜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后治愈。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为55.8%。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大部分能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无手术指征者,保守治疗,效果满意,但需定期随诊,警惕其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手术指征者一般先行单纯钻孔引流术,如迁延不愈可再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以及开颅清除包膜使包膜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以达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CT定位后病房内一次性锥颅钻孔后放置F12脑室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抬高固定。术后次日行尿激酶5万U治疗,第2天复查CT,最多共需注入尿激酶2~3次。结果 60例均锥孔置管顺利,经过2~4 d引流,血肿清除理想。出院4周复查头颅CT 55例无复发;5例复发,予以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结论 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老年患者容易接受,清除血肿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早期血肿机化的原因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例CSDH钻孔引流术后早期血肿机化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有糖尿病病史及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史;钻孔术后6 h复查CT示血肿基本清除、中线移位平均8.7 mm;术后1周内新发对侧肢体肌力下降3例,失语2例,颅内压增高症状1例,烦躁症状1例,均进行性加重。全麻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术中均发现切口处少许炎性渗出;术后2年,GOS评分5分6例,4分1例。结论 糖尿病病史、切口乙级愈合、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及术后中线移位明显(>5 mm)可能是CSDH钻孔引流术后早期血肿机化的危险因素;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包膜切除术是治疗CSDH钻孔引流术后早期血肿机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临床上常见疾病,约占颅内血肿10%[1],多数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即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对于包膜较厚患者需采用骨瓣开颅手术,如何在术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采用相应手术方式,是否彻底充分引流,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5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包膜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6例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并完整切除包膜,术后症状均缓解,1例巨大血肿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失语,1月后恢复.结论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其包膜是治疗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1999年至2005年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31例。入院后严密观察3d并复查CT,再采用局部麻醉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残余血肿继续以尿激酶液化清除。结果术后4-7d,血肿清除率〉80%,存活27例,死亡4例。半年后随访,按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1级5例,2级9例,3级11例,4级2例。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若病情稳定或发展缓慢,则可行延迟小骨窗开颅术,以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二次手术进行颅骨修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脏层包膜全切除者植物生存,其余4例(2例脏层包膜放射状切开,另2例脏层包膜部分切除)均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头外伤后3w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形成的具有包膜的血肿.其有效治疗以手术血肿清除为主,主要手术方式有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及颅骨钻孔引流术等.我们应用YL-1颅内血肿穿刺针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CSDH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再出血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观察组远期良好率为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P0.01)。结论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0例;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GO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236.45±43.20)min,明显长于钻孔引流组的(95.18±18.94)min(P<0.05)。结论对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26例,其中出血量〈50ml者67例,/〉50ml者59例。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64例(出血量〈50ml者39例,≥50ml者2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2例(出血量〈50ml者28例,≥50ml者34例);分别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血肿量〈50ml的67患者中,微创钻孔引流术的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术(P〈0.05)。③血肿量≥50ml的59患者中,小骨窗开颅术的疗效优于微创钻孔引流术(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50ml的患者宜选择微创钻孔术治疗,而对于出血量〉150ml的患者则宜选择小骨窗开颅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