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对中药饮片茯苓与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等方法进行综合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正品茯苓与对照药材薄层鉴别分别显2个相同颜色的荧光宽点,混伪品显4个荧光斑点,且有2个荧光斑点位置不一致.结论 中药饮片茯苓及其混伪品的鉴别,可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与薄层色谱法进行检识.  相似文献   

2.
鬼箭羽正品饮片与伪品大果榆饮片的区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鬼箭羽正品与常见伪品大果榆饮片,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理化反应、薄层色谱法对鬼箭羽及大果榆饮片进行鉴别.结果 鬼箭羽正品与伪品大果榆在外观、显微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但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区别不明显,香橙素是正品鬼箭羽含有的特征成分之一,而伪品不含.结论 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鬼箭羽正品与常见伪品大果榆饮片,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反应、薄层色谱法对鬼箭羽及大果榆饮片进行鉴别。结果鬼箭羽正品与伪品大果榆在外观、显微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但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区别不明显,香橙素是正品鬼箭羽含有的特征成分之一,而伪品不含。结论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鬼箭羽饮片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金钱草及其市场销售的几种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别,为金钱草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生药鉴别角度运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及薄层色谱法,分析金钱草及其混伪品的特征差异。结果金钱草及其混伪品在性状、粉末显微及薄层色谱均有区别,可以将茎的形状、是否密被绒毛、叶片形状、主脉是否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是否可见黑褐色条纹作为金钱草的性状鉴别指标;有无红棕色腺鳞,非腺毛的多少,薄壁细胞是否含红棕色物质作为金钱草的粉末鉴别指标;是否检出槲皮素、山柰素和在这两个斑点中间或上方是否存在红色斑点作为金钱草的薄层鉴别指标。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金钱草及其常见混伪品连钱草、广金钱草、积雪草、马蹄金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正品檀香及其市售混伪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特征性鉴别点。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挥发油含量测定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自动解卷积定性系统(GC-MS-AMDIS)自动智能化成分鉴定等手段,对正品檀香及其市售混伪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性状鉴别中,檀香独有的奶香味为其鉴别点;显微鉴别中油脂的颜色,分布及方晶数量可用于区分正伪品;伪品的挥发油成分与正品檀香差异较大,且不以檀香醇为主要成分;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可作为最准确、简便的检验手段,用以判断檀香样品是否符合药典标准的规定。结论 建立正品檀香及市售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并给檀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艾绒的薄层色谱鉴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成分分析,初步建立艾绒混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将正品艾绒、混伪品艾绒加石油醚(60~90 ℃)加热回流,蒸干后加环己烷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艾叶对照药材同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和反向薄层色谱硅胶预制板,于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采用GC-MS测定艾绒挥发油类成分比较正品艾绒与艾绒混伪品的气相色谱图差异。结果:硅胶薄层色谱及C18反相薄层色谱均可在日光、紫外光灯(365 nm)下出现特异性斑点。气相色谱图显示混伪品艾绒在挥发油类成分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检出了正品艾绒中没有检出的成分(十五烷、菊薁)。结论:采用硅胶薄层色谱、C18反相薄层色谱2种方法能较快、较准确地鉴别艾绒混伪品,结果稳定。GC-MS能够检测出混伪品艾绒的组分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水白及。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正品陕西产白及、贵州产白及与伪品水白及3者的饮片在形状、显微、多糖含量3方面的区别。结果:与伪品水白及比较,正品白及饮片有2~3个爪状分枝,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壁增厚、孔沟明显、纹孔密集;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水白及。结论:通过性状、显微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鉴别正品和伪品白及。  相似文献   

8.
川贝母及其混淆品东贝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别市场上常见川贝母的伪品东贝母。方法:采用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真伪鉴别。结果:混淆品东贝母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法鉴别比较与川贝母均不相同,两者薄层色谱的斑点位置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混淆品东贝母为川贝母的伪品,不可作川贝临床药用。  相似文献   

9.
囹目瑚数·中药鉴定·铁蜈蚣的生药学鉴定1四川紫金牛属药物的紫外光谱鉴别1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1显微鉴定鉴别真伪药材方法琐谈i辛夷混淆品——黄山木兰的鉴别2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法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2十一种中成药中阿魏酸的薄层鉴别研究2蛤壳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2中药伪品粉末显微鉴定研灾(六)S金银花与其混用品芜花的鉴别3消痛散显微鉴别特征研究3又一种伪品冬虫夏草3常用中药材经验鉴别歌诀3一种伪制鹿茸的鉴别。马蹄香的生药学及花粉粒形态研究4“关氏杆保”显微与薄层鉴别4中药伪品粉末显微鉴定研究(七)4惹茁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定佛甲草饮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对佛甲草饮片进行鉴别,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样品的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7批样品水分含量为8.04%~9.7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市售青风藤饮片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通过徒手切片,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购自全国各地的91份青风藤饮片进行了鉴别。结果上述样品中有87份为正品,4份为混伪品,正品率为95.6%,说明青风藤的整体市场状况良好。4份混伪品的性状及显微特征与药典描述的青风藤不符,均被鉴定为萝藦科植物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的干燥藤茎。结论结果可为青风藤的临床用药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时期采集的远志与卵叶远志及远志炮制品、伪品进行对比鉴别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远志与卵叶远志基源、性状相同与远志炮制品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紫外光谱吸收图谱一致,远志及卵叶远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其他斑点差异较大,紫外图谱也有明显差别;伪品远志薄层色谱图及紫外光图谱与正品明显不一致。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远志不同品种、不同采集期、不同制品及其伪品的定性鉴别,可将卵叶远志作为远志的开发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鉴别、植物鉴定、DNA分子鉴定以及药材性状鉴别方法,鉴别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结果中药柴胡与锥叶柴胡在薄层色谱、药材性状以及植物状态方面的区别明显;经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与种内最大K-2-P距离相比,锥叶柴胡和中药柴胡的最小种间K-2-P距离较大;同时,与常见混伪品相比,中药柴胡呈现出单系性,容易区分。结论运用DNA分子鉴定+薄层色谱鉴别+药材性状鉴别的方式有助于准确区分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便捷、准确的金边土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改进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优化薄层色谱展开剂、薄层板和检视方法,对金边土鳖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金边土鳖的薄层色谱中存在混伪品没有的橙黄色荧光斑点,可作为与常见金边土鳖混伪品的鉴别依据。结论该研究所优化并建立的薄层鉴别法较现有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现性良好,为鉴别金边土鳖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蒙药沃森萨乌日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处方中的诃子、山柰;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沃森萨乌日乐中石菖蒲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沃森萨乌日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中各药材组织特征明显;TLC法中样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中无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鉴别虎掌南星及其5种混淆品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方法,通过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气味对虎掌南星及其混淆品天南星、半夏、朝鲜南星、螃蟹七、白附子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虎掌南星及其5种混淆品的甲醇提取溶液进行鉴别。结果:虎掌南星"形如虎掌、色白粉性"的性状特征可以区分正品和5种混淆品;薄层色谱中,虎掌南星甲醇提取液在紫外灯(365nm)和日光灯下,在Rf=0.48位置处分别有一蓝色荧光斑点和一紫红色斑点,而其他5种混淆品均无此斑点,可以区分正品与混淆品。结论:建立的性状和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虎掌南星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制川乌、制草乌掺伪现象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1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薄层鉴别中未检出生物碱斑点的制川乌、制草乌饮片均存在不同程度充伪或掺伪现象,显微鉴别中发现有草酸钙簇晶的饮片采用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检出芍药苷的斑点.结论 目前药材市场的制川乌、制草乌存在用芍药类药材充伪现象.  相似文献   

18.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为利水、渗湿、健脾之要药。临床用量较大。近来市场出现一种用淀粉加工的伪品“茯苓块”,混在加工成四方块状的去皮“茯苓块”中 ,其颜色、性状、气味均与正品相似 ,应注意鉴别。两者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1 ]如下 :1 性状鉴别正品茯苓块呈不规则四方块状 ,表面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不平整。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粉末灰白色 ,气微、味淡。伪品呈整齐四方形 ,大小均一 ,表面均匀平整 ,色白 ,易捣碎。断面不显颗粒性。粉末白色 ,气微 ,味淡。2 显微鉴别正品茯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土甘草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土甘草进行分析鉴别。结果在土甘草药材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的荧光斑点;紫外光谱分析,在波长约(274±2)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结论土甘草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有其特征斑点和特征吸收峰。为土甘草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直立黄芪种子与沙苑子在外观形态上极为相似,是市场上常见的沙苑子伪品之一,其外观性状鉴别以及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蛋白电泳法等鉴别方法均有报道,但显微鉴别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对沙苑子正品(扁茎黄芪种子)及其伪品直立黄芪种子进行了外观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沙苑子和直立黄芪种子在颜色、形状上略有差异,在种皮和种脐的显微结构、子叶细胞中脂肪油滴的分布上与直立黄芪种子有显著差异.因此,显微鉴别可区别沙苑子和直立黄芪种子,为沙苑子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