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承气汤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腹部术后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效果和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两组腹部术后患者观察组腹部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部术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部术后患者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建华  李绍明 《海峡药学》2016,(10):102-104
目的:探讨芒硝敷脐联合咀嚼口香糖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57)和对照组(n=57)。治疗组于术后芒硝外敷脐周并于术后6h给予咀嚼口香糖,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主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芒硝敷脐联合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腹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大承气汤组方外敷神阙穴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某院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大承气汤组方外敷神阙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腹内压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患者用大承气汤组方外敷神阙穴可加速患者肠功能的恢复,能够降低腹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观察其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自然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术后患者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45例患儿阑尾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观察组1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芒硝外敷腹部联合超短波理疗。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使用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在妇产科术后,促进肠鸣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妇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加味小承气汤治疗,具体方药组成:党参20 g,黄芪20 g,陈皮15 g,半夏15 g,大黄10 g,厚朴15 g,枳实15 g,砂仁15 g,炙甘草6 g。对照组仅用常规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承气汤治疗术后腹胀,促进肠蠕动,促进患者早排气,对妇产科术后肠鸣音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床上活动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床上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较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床上活动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住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传统治疗措施,如禁食、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先缓慢静脉注射生长抑素,继之持续微量泵输入生长抑素,用药3~7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经胃管灌注复方大承气汤,直至肠梗阻缓解且患者能进食后停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胃液减压量少,腹痛缓解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短,手术中转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用溃疡散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予外用溃疡散酒精纱条外敷切口换药促进切口愈合,对照组应用95%酒精纱条外敷切口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的腹部切口术后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外敷外用溃疡散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与治疗组(10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75%酒精消毒切口换药治疗,治疗组予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切口愈合,观察两组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平均(6±3.2)天,而对照组为7~12天,平均(13±7.5)天,治疗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外敷大黄、芒硝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对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人(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39±s16a),对照组50人(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42±12a),2组病人皆在术后给予输液、抗炎及对症治疗,但不使用其他影响肠蠕动药物,治疗组病人在术后d1加服西沙必利10mg,tid,观察2组病人的肛门排气日作为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肛门排气时间为手术后2.1±0.4d,对照组为3.5±0.5d,2组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西沙必利能使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足部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足部穴位按摩观察其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后6h协助早期下床活动到自然排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足部穴位按摩,观察记录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足部穴位按摩能促进腹部术后肠蠕动,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13.
腹部手术后应用西沙必利促进肠蠕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刚  王信富 《新药与临床》1997,16(2):118-118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对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人(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39±s16a),对照组50人(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42±12a),2组病人皆在术后给予输液、抗炎及对症治疗,但不使用其他影响肠蠕动药物,治疗组病人在术后d1加服西沙必利10mg,tid,观察2组病人的肛门排气日作为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肛门排气时间为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患者用中药芒硝外敷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经过清创缝合或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经过清创缝合或手术治疗后入住ICU后6h开始被动翻身,1次/2h,加强生命支持治疗,病情允许时床头抬高30°~50°,病情允许时取半坐卧位,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自己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回病房6h内予芒硝粉末1000g放置于一40cm×60cm的棉布袋并均匀分各5等分。覆盖于腹部使之与皮肤接触,避开手术切口。观察记录术后两组患者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术后3d内腹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3d腹胀情况、第1次排便时间、住ICU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3d出现腹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用芒硝外敷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隔姜艾灸神厥、足三里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除常规禁食、鼓励早期活动外采取隔姜艾柱灸神厥、足三里,对照组常规禁食、鼓励早期活动.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采取隔姜艾灸神厥、足三里的腹部手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两者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 隔姜艾灸神厥、足三里对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84例术后肠麻痹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照组给予促进胃肠蠕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0%,组间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肠麻痹应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促进术后早日恢复肠蠕动和排气,降低并发症,改善腹腔外科手术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生长抑素)和治疗组(复方大承气汤+生长抑素),各53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的75.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对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的作用.方法 32例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观察腹腔压、炎性反应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腹腔压、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下降,肠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明显降低严重腹腔感染导致的腹腔高压患者腹腔压,控制炎性反应,促进胃肠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枳术丸”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枳术丸”合剂对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术后给予电解质液、抗生素等静脉输液;治疗组75例患者应用同样方法外,于术后第1天经口给予“枳术丸”合剂。结果: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50.3±5.6)h与对照组(79.8±8.9)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随访 1年,再次粘连梗阻治疗组 1例,对照组 14例,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积术九”合剂可以促进肠蠕动,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辅助治疗小儿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住院部住院的100例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吗丁啉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或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后,比较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对照组为76.0%(3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大承气汤辅助治疗小儿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能有效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