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在河北某高校随机抽取4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各类食物摄入量及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为:谷类259.0 g,蔬菜84.2 g,水果18.5 g,豆类35.6 g,奶类21.5 g,畜禽肉20.9 g,水产品5.4 g,蛋类18.8 g。除谷类食物外,其他食物摄入量均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不足,优质蛋白摄入偏低,蛋白质、脂肪所占能量比偏低。钙、铁和维生素C、B1、B2的摄入量均不足。早餐所占能量比例偏低,晚餐则偏高。结论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应提高奶、蛋、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增加早餐能量,降低晚餐能量,应加强对学生合理膳食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孕中期妇女膳食营养的摄入水平及食物种类是否合理,评估营养状况.方法:选择孕中期妇女40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h膳食问卷调查法对孕妇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孕妇每日膳食中摄入的能量、蛋白质和铁偏低,但是优质蛋白来源合理;维生素A、B1、B2及钙、锌均摄入不足或严重缺乏;三餐能量分配不平衡,早餐能量摄入明显不足,而晚餐相对过剩;每日膳食中仅水果类和蛋类的摄入量较为合理,肉禽类和烹调油摄入过量,而谷类、大豆类、蔬菜类、水产品和奶类摄入均不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收入的孕妇,能量及三大营养素的摄取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孕妇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明显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摄人频率及摄入量,为今后在农村地区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吉林省选取了674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居民过去1年内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人量。结果:吉林省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尚不合理,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摄入频率相对较高,畜禽肉类、鱼虾类、大豆类及奶制品摄人频率较低。谷薯类摄入量超过推荐标准,畜禽肉类、蛋类、大豆类摄入量基本达到标准,蔬菜类、水果类、鱼虾类、奶及奶制品摄人量均低于膳食宝塔推荐标准,且每类食物中各种食物摄人不均衡。结论:目前吉林省农村居民的膳食状况以谷薯类摄入过多、蔬菜水果类、鱼虾类、奶类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应针对性制定营养宣教方案,引导居民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在外就餐情况,初步探索适合在外就餐的营养干预模式。方法在天津市选取1家综合型餐厅作为干预场所,对餐厅内就餐者进行膳食调查,并对就餐者和餐厅从业人员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性营养干预。通过收集干预前后就餐者的点菜清单,统计分析干预前后就餐者各类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变化。结果干预前调查人群在外就餐肉禽类、鱼虾类和盐类摄入较高,蔬菜类摄入适宜,水果、奶类、蛋类和食用油类摄入不足;午餐能量摄入不足,谷薯类和豆类摄入较低,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晚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较高。干预后,调查人群午餐能量摄入增加,豆类、水果、蛋类和食用油类摄入增加,脂肪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晚餐能量摄入减少,豆类、肉禽类、鱼虾类和盐类摄入减少,各类营养素摄入减少。结论天津市部分居民在外就餐膳食结构不合理,干预后膳食结构得到改善。应加强对居民的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其在外合理就餐。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该地区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孕妇开展营养指导,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24 h膳食回顾法对英吉沙县390名孕妇进行基本情况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膳食构成中,谷类薯类、大豆及坚果类摄入量偏高,分别为352.46、26.54 g;盐类摄入量超标,为9.06 g;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油脂类摄入量偏低,分别为255.23 g、158.43 g、45.78 g、148.48g和24.32 g;鱼虾类摄入量严重不足,为5.27 g;孕妇摄入偏高的营养素是磷、钠和镁,分别占供给量标准的107.50%、195.55%和107.12%;摄入量偏低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占供给量标准的70.67%、54.67%、63.57%和69.60%;摄入量严重偏低的是钙和叶酸,占供给量标准的25.39%和13.27%;孕妇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中蛋白质供能比为18.26%,略偏高;孕晚期贫血检出率为32.07%。结论该地区孕妇膳食构成欠合理;营养素摄入量不均衡,铁锌碘和维生素B1、B2、C和D等摄入不足,钙和叶酸严重缺乏,孕晚期贫血问题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便于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方法连续5 d膳食调查称重法调查郑州某幼儿园儿童膳食。结果该幼儿园儿童蔬菜类、水果类、鱼虾类、蛋类、豆类摄入量合理,谷类、奶类摄入不足,脂类、禽畜肉类摄入过量;各类食物实际摄入量占供应量的百分比为62.13%~99.57%,实际摄入量占带量的百分比为46.16%~285.53%,供应量占带量的百分比为46.36%~372.14%。带量食谱除能量合理外,其它营养素均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结论该幼儿园带量食谱设计需改进,儿童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及比例需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孕妇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水平。方法以喀什400名维吾尔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结果 1被调查孕妇膳食构成:谷类薯类43.00%、蔬菜类16.96%、水果类20.74%、畜禽肉类5.65%、鱼虾类0.00%、蛋类1.27%、乳类7.33%、豆类1.15%、油脂类2.86%、盐类1.01%。2孕妇热能及营养素摄入量占DRIs的百分比为:能量93.83%、蛋白质87.80%、钙30.41%、磷131.84%、钾76.71%、钠271.21%、镁75.79%、铁77.88%、锌104.42%、硒61.00%、碘7.17%、VA 55.43%、VB1 84.29%、VB2 52.14%、VB6 16.82%、VC 63.64%、VE 119.21%、叶酸14.03%。结论孕妇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鱼虾、蛋、奶和大豆类摄入不足,盐摄入量偏高;三大产热营养素供热比合理;钾、镁、铁、硒、VA、VB1、VB2、VC的摄入量不足;钙、碘、VB6、叶酸严重缺乏;优质蛋白质不足,铁质量差。孕妇营养状况不容乐观,需要进行多方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指导,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南京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及特点,为政府卫生政策制定及居民合理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6个区,每个区抽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75户,其中30户家庭中2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个人身体活动调查和膳食调查。结果南京市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蛋类、水产品的摄入量分别为291.9、43.2、52.1g,总体达到了膳食指南推荐量;全谷类及杂豆、薯类、水果类、大豆类及坚果、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分别为17.0、17.9、54.3、19.1、51.4g,均远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畜禽肉类、油、盐的摄入量分别为122.1、39.4、10.7g,远高于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南京市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8481k J、70.1、83.5、248.9 g,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9.1%)偏低,脂肪供能比(37.1%)过高;能量的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谷类、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分别占45.2%、23.4%和16.8%;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44.9%)高于谷类(32.7%);脂肪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42.5%)低于植物性食物(57.5%)。维生素中维生素E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相对不足;矿物质中钠摄入量过高,铁、铜的摄入量充足,钾、钙、锌、硒的摄入量相对不足。结论南京市城乡居民谷类、蔬菜类、水产品、蛋类摄入量达到或基本达到推荐量要求,但膳食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全谷类及杂豆、薯类、水果类、大豆类及坚果、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畜禽肉类、油、盐摄入量过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模式具有明显的"西化"趋势。应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综合考虑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促进居民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降低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营养学报,2019,41(4):321-326]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孕妇膳食结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关系,为开展孕期营养教育与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固区医院130例孕妇为调查对象,对孕妇各种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资料用于统计分析。结果:孕妇谷类、蛋类、畜禽肉类、油类摄入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成正相关(P0.05),水果类、蔬菜类、鱼虾类、大豆类、奶类及奶制品摄入与新生儿体重不成线性相关(P0.05)。结论:孕妇谷类、蛋类、畜禽肉类及油类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密切相关,但孕妇膳食结构不合理,应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加强孕期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称重。结果:江苏城乡居民谷类、畜禽肉类、蛋类、鱼虾类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达到或接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摄入量偏低;油脂类摄入量偏高。随着居民经济收入增加,谷类、薯类食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蔬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及奶类呈上升趋势。结论:江苏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食物消费行为,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147名医学生进行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采用膳食平衡指数法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水果类、豆类、奶类、蛋类、蔬菜类、畜禽肉类摄入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谷薯类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膳食平衡指数法发现,该校医学生的主要膳食问题是谷类、蔬菜水果、奶豆类和水产类摄入不足。结论有必要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增加谷类、蔬菜水果、奶豆类和水产类的摄入。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中学生早餐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早餐营养状况,为采取措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南京市5所中学330名中学生的早餐膳食状况进行连续3 d调查.结果 中学生每天吃早餐者所占比例为94.8%,就餐场所以在家中为主;早餐能量摄入尚未达到早餐标准能量,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较低,仅为50%左右;早餐中谷类、蛋类、奶类的摄入量基本符合标准,肉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不足;除维生素B2、磷、硒外,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30%,尤其是维生素C的摄入量尚未达RNI的10%.中学生早餐组成模式以谷类+肉类+奶类、谷类+奶类、谷类+肉类为主.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早餐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建议学生注意平衡膳食,增加肉类和蔬菜、水果摄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宝鸡地区铁路乘务人员出乘期间膳食供餐状况,分析目前的膳食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为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取法调查出乘时间为3 d的宝鸡地区铁路乘务人员,调查统计2017年1月出乘期间在餐车集体就餐的膳食数据,采用查账法和称重法连续调查3 d摄入的食物数据,对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营养素摄入量,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2016)》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4个班组共计160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65人,年龄范围为22~60岁,平均年龄38岁;出乘期间的集体膳食人均每日实际摄入谷薯类和蔬菜类分别为474.0、438.0 g,畜禽肉、蛋类、大豆及坚果类、油脂类分别为60.8、58.3、56.5、56.3 g,未摄入水果类、水产类、奶及奶制品类;乘务人员人均每日总能量摄入为2 279.5 kcal、蛋白质摄入量为62.9 g;日人均各餐能量和比例为早餐668.4 kcal(占29.3%)、午餐1 043.9 kcal(占45.8%)、晚餐567.2 kcal(占24.9%);日人均三大营养素热比为蛋白质11%、脂肪34%、碳水化合物55%。结论铁路餐车乘务人员食谱中缺少水果类、水产类、奶及奶制品类供应,谷薯类、油脂类、畜禽肉类、蛋类摄入均较高,建议在铁路职工健康行动计划中,对乘务人员加强营养知识宣传,调整完善餐车食谱,使铁路乘务人员能够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则理性选择食物,使膳食营养摄入趋于合理,不断提高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大同大学医学院贫困学生食物消费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厂解贫困大学生食物消费情况,探讨营养干预资助措施。方法采用膳食记录法,对大同大学医学院21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为期1周的食物消费情况调查。结果该校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霉为77.0%,但87.4%的学生早餐仅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消费相对较高,近1/3的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在午餐消费最高,有1/2的学生食用;肉类三餐消费均低;三餐食物每周食用总频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仅1/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消费更低,分别近1/10和1/6;男生和女生奶类.蛋类、肉类、豆类和薯类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结论早餐食品单调,营养质量差,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在贫困大学生仅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食用廉价食品如豆类和薯类。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常住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1年2月到7月在深圳市8个区中按人口比例抽取12个社区,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随机抽取75户居民(居住5年及以上),再将每个家庭中15岁及以上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参与一般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结果深圳市居民谷类薯类及杂豆、蔬菜类、蛋类的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257.8、336.7、31.3 g,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要求;水果类、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分别为标准人日97.9、59.9、43.3、15.5 g,未达膳食宝塔推荐值要求;畜禽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159.8、41.8、10.9 g,远远超过膳食宝塔推荐值。深圳市居民能量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为8.55 MJ(2043.7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71.2、88.3、239.3g,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3.9、39.2、46.9;谷类、动物性食物、豆类提供的能量分别占35.4%、23.0%、4.0%。烟酸和维生素E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相对不足;磷、钠、铁、锰的摄入量充足,硒和钾的摄入量稍微低于RNIs,钙、镁、锌、铜的摄入量较低。结论深圳市居民膳食结构较往年有所改善,但水果类、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未达推荐摄入量,畜禽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仍远高于推荐摄入量;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不平衡。仍需加强平衡膳食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防止发生营养相关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评价广西居民膳食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广西居民膳食模式,为制订膳食模式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城区、4农村县,4268户、17104人。用称重法获调味品量,3d24h回顾法获个人食物量,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评价广西居民膳食模式。结果广西居民谷类、蔬菜、水果、鱼虾、蛋类、奶类、豆类摄入不足,盐、畜禽肉、油脂摄入过量。畜禽肉、鱼虾、奶类、蔬菜、水果、蛋类、油脂摄入量是省会城市>一般城市>二类农村>四类农村,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畜禽肉、鱼虾、奶类、蛋类、水果摄入量是高收入组>中收入组>低收入组,表现出与经济收入呈正比关系。蛋、奶、豆类、水果摄入逐年递增和食盐摄入逐年下降,向合理膳食模式靠近。畜禽肉、油脂摄入逐年递增和谷类、蔬菜、鱼虾摄入逐年下降,背离合理膳食模式要求。城市摄入动物性食品总量有放缓趋势,而农村有加速趋势,与经济水平发展进程有关。广西居民营养有明显的由低脂膳食向高脂膳食转变趋势。结论广西已进入居民膳食模式的迅速变迁期,已到了膳食模式干预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7.
Han Y  Li L  Shu L  Yu T  Bo Q  Hu A 《卫生研究》2011,40(4):454-6, 460
目的为了更有效的指导孕期膳食,用经过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系统对合肥地区部分孕妇的食物摄入情况进行快速评价。方法选取合肥某医院作为调查点,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孕中晚期孕妇342例,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得孕妇的食物摄入情况,应用调整的DBI-07评分及评分方法对孕妇的膳食质量进行快速评价。结果从孕妇DBI组成指标的分值分布中可以看出,目前合肥地区孕中晚期孕妇大部分人的豆类奶类和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远远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蔬菜水果的摄入接近和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占72.2%,谷薯类和动物性食物既有摄入不足也有摄入过量,而且摄入不足的程度大于摄入过量的程度,大部分人群口味清淡或适中并主要食用植物油,无孕妇饮酒,食物种类还不够丰富。受教育程度也与膳食质量有关。结论采用该针对孕妇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系统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膳食质量,并及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高校205名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预防医学专业2009级和2010级205名大学生,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和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评价。[结果]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膳食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主要以谷类为主,禽畜肉类摄入较多,而鱼虾类、奶类、蔬菜类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热能、视黄醇当量、钙的摄入量偏低;2009级学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偏低,2010级学生除热能、钙、视黄醇当量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外,其余均达到推荐量,两个年级各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的早餐热能摄入量偏低,晚餐偏高,男、女生三大热能营养素供能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名大学生钙磷比例失衡。[结论]该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问题,且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建议增加鱼虾类、奶类、水果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禽畜肉类的摄入量,增加早餐的能量摄入,减少晚餐能量,并加强对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膳食状况。方法采用定量食物频率法,于2012年对河北省不同地域4所普通高校的全部137名篮球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结果谷类、薯类和蛋类的摄入量都达到了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标准;蔬菜水果类和奶类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50%;鱼虾类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20%,摄入频率每周不到1次;能量摄入来源比例不合理。维生素B1摄取严重不足;蛋白质质量较好。以中国运动员食物推荐摄入量为参考,各类食物远低于推荐标准。结论调查对象膳食结构基本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构成,食物种类合理,但是食物量偏低,饮食行为不合理,应加强营养教育,促进学生膳食均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膳食摄入水平及生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在济南市某医院健康体检的1284名女性进行膳食调查、身体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济南市女性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相比,膳食中油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约一半人群谷类、蔬菜类、蛋类、畜禽肉类、水果类、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能满足推荐量;70%以上人群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脂肪肝组平均每日摄入的谷类、畜禽肉类、蛋类、豆类及坚果类和食用油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水果的摄入量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175.8 vs.205.4 g/d,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在4150和5150和5165岁者、摄入超过推荐量的鱼虾类、食用油,超重、肥胖、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水平可使脂肪肝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优势比分别为2.716、3.066、4.164、2.256、2.524、4.698、2.658、1.674、2.280、3.286。结论年龄、膳食摄入水平、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有密切关联;摄入超过推荐量的鱼虾类和食用油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