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索克山病发生的原因、条件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真菌学与真菌毒素学、分析化学等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1973-1975,在克山病严重流行地区凋查了15家病户和1个病情爆发的村庄,发现每个病人在发病前半年至1年都食用过严重发霉的小米、玉米.取病区小米做微生物学检查,发现主要污染真菌是黄绿青霉菌,占20%,毒素是黄绿青霉素(CIT).克山病致病因子进入人体的途径是病区产的粮食而不是饮水,不同种类粮食的传病作用不同,小米、玉米传病,小麦不传.依据全国地方病监测数据,1990年后全国范围已无克山病病例报告,同时克山病病因物质也在减少,但不如病情变化那样快.1983年后实现的农村、农业改革,显著地提高了粮食的卫生学质量,对消除克山病威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克山病病区分布在寒冷、干燥的西北高原和温暖、潮湿的东南平原交界带,病区在浅山丘陵区而不在平原,平均温度低、湿度适中,适合真菌的生长和产毒.用CIT毒素污染粮食,按体质量4 mg/kg剂量喂养大鼠,4周即可出现心肌坏死,线粒体肿胀、增生和破坏等与克山病相似的改变.结论 克山病的病因物质是CIT;发生条件是西北干旱高原与东南温湿平原交接地带的特殊地理、气候状况和农业生产中粮食保管不良、霉焐;影响因素繁多,主要是促进接触病因物质以及易感的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骨节病与克山病老病区丰田村和林茂村地产粮食中T鄄2毒素和黄绿青霉素(CIT)的污染状况。方法选40岁以上自愿者作右手X线拍片检查,评估大骨节病历史患病情况;收集文献数据评估克山病历史病情;用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病区地产粮食T鄄2毒素和CIT。结果丰田村和林茂村成人大骨节病患病率很高,是历史上的严重病区。地产面粉中T鄄2毒素阳性检出率为77.78%,T鄄2毒素平均水平为120.64 μg/kg;地产玉米面中CIT阳性检出率为42.31%,CIT毒素平均水平为12.33 μg/kg,均明显地高出本省市场同类粮食。结论丰田村和林茂村是大骨节病、克山病历史上的严重病区,地产粮食中T鄄2毒素、CIT 水平仍然相当高,如果不是当地粮食占居民主食中的比例已经很小(< 20%),这两种病的当前检出率也许达不到现在程度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克山病心肌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灶状乃至带状分布的变性坏死,在电镜下多可见心肌线粒体肿胀、变形、消失乃至增生等膜系统的改变。同时通过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检查看到病死患者心肌线粒体内膜膜结合酶如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线粒体膜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性心肌病,这次通过用克山病区低硒粮模拟病区居民生活喂养幼豚鼠15周,结果发现血及心、肝等组织,线粒体、微粒体及上清中的硒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未见升高,甚而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及荧光色脂增加,线粒体膜脂中的心磷脂减少,同时线粒体内膜结合酶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下降,即出现了膜的氧化损伤和膜功能障碍。在向提纯的 CCO 中加心磷脂的重组复性试验中实现了 CCO 活性的明显增加,可见线粒体膜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是克山病患者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乃至心肌坏死等病理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1月至1986年12月为期三年的楚雄克山病综合考察,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观察到在心肌细胞坏死之前就有明显的线粒体肿大和嵴膜的破坏,并在受损心肌细胞中有线粒体代偿性增生,认为亚急型克山病的早期损伤部位是心肌线粒体;二是肌原纤维的破坏和功能的障碍,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亚急型克山病心肌超微结构立体学病理改变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变化.方法 收集亚急型克山病和非心肌病(对照)组病例心肌标本,进行心肌超微结构观察;按点计数方式测量心肌线粒体体积(Vmatr)密度、嵴膜密度、体积密度;利用模型排水法测量Vmatr;用铁-铜法显示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 亚急型克山病组心肌线粒体容积(Vmito)与细胞容积(Vcell)比值[(47.79±6.20)%]、线粒体面积(Smito)与肌浆面积(Splas)比值[(55.06±6.50)%]、Smito与肌原纤维面积(Smf)比值[(1.43±0.41)%]、线粒体切面面积(Sm)[(0.78±0.15)μm2]、线粒体嵴膜破坏消失区面积(Smcl)与基质面积(Smatr)、Vmatr比值[(67.14±13.96)%、(44.62±13.4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33.20±7.62)%、(38.07±9.43)%、(0.71±0.33)%、(0.44±0.07)μm2、(14.11±12.51)%、(9.34±11.28)%;t值分别为3.75、7.93、6.61、36.40、52.65、37.51,P均<0.05].亚急型克山病组心肌肌原纤维容积(Vmf)与Vcell比值[(34.52±5.12)%]、线粒体嵴膜面积(Sme)与Smatr比值[(32.43±14.42)%]明显小于对照组[(48.51±4.30)%、(86.04±12.37)%;t值分别为9.85、53.46,P均<0.05].亚急型克山病组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多呈阴性反应.结论 亚急型克山病心肌出现Smito和Vmito增大、线粒体嵴膜破坏等为主的超微结构立体学改变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或丧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黑龙江省县级市场销售粮食中黄绿青霉素(CIT)污染水平,为克山病病因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数据。方法从黑龙江省尚志、林口、密山、铁力、富裕、依兰、孙吴、肇东、巴彦、呼兰、双城、宾县、五常等13个县城的主要市场,采集面粉、大米和玉米面粮样共390份。采样后2周内,按30%比例随机抽取3种粮样各39份,采用HPLC法检测CIT水平。结果大米与面粉均为O检出;玉米面检出频率为12/39,阳性样品检出量范围为4.9—13.8μg/kg,平均值7.1μg/kg。结论目前黑龙江省的市售粮食中的CIT污染程度很轻。今后要继续扩大检查范围,取得CIT对粮食污染情况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脚气型心脏病出现在克山病区,可能被诊断为克山病,克山病出现在"克山病区"以外的地方,也可能被诊断为脚气型心脏病,并且发生误诊也不会被发现.脚气型心脏病,国外研究了120多年,国内的研究也有100年.国外关于脚气型心脏病的症状、诊断的认识基本一致,没有大的争论,但关于病因的说法,却是南辕北辙,完全没有共同之点.一是日本人的认识:早在19世纪60年代,因为日本海军中脚气型心脏病流行,一些医生认为是黄变米中毒,采取了对应措施,控制了流行.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人员发现,黄变米是黄绿青霉菌引起的,毒素是黄绿青霉菌素(citreoviridin,CIT) [1].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克山病心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克山病心肌受累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肌原纤维和外膜系统等,其中以心肌线粒体的改变最为突出,线粒体的主要变化是肿胀、基质清亮、嵴严重破坏,基质电子致密  相似文献   

10.
用克山病病区粮饲养动物,观察心肌内甲状腺激素代谢的改变并探讨其对克山病心肌病变的意义。结果病区粮组:1.心肌T45'-脱单碘酶活性降低;2.心肌组织内源T3含量减少;3.心肌线粒体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活性下降;4.心肌内心钠素含量增加;5.心肌组织内自由基代谢紊乱。上述改变当补充Se和/或VE后均可恢复至正常。表明:克山病病区粮饲料中的致病因素能够导致心肌甲状腺激素的代谢紊乱,并使心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克山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用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白鼠的免疫功能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克山病病区人群的免疫功能一般偏低,慢性和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尤以IgA和IgM为显著。克山病患者的抗核抗体阳性率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也有增高的趋势,患者心肌组织中有IgG的沉积,表明克山病患者有免疫学改变,并具有自身免疫反应特点;用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白鼠,可使其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T细胞数的减少及T细胞功能的降低,病区粮加硒后对其影响不明显,提示病区粮因素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在克山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一定影响,而硒可能只是免疫学改变的一个因素而已。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我们用50例病区鼠,20例非病区鼠做了光镜病理形态学及IgG免疫酶标的观察。实验组:HE染色发现50例家鼠心肌不同程度地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颗粒样变性,其中9例伴有小灶性的凝固性坏死和肌溶解及片状瘢痕灶。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标本50例中的12例发现有酶颗粒,呈棕褐色,颗粒大小不一致,均存在于心肌细胞的胞浆内,在12例IgG阳性标本中,9例是在石蜡切片HE染色标本中所见的肌溶解和瘢痕形成,其余3例在HE切片中只表现各种变性、水肿及细胞浸润。对照组:HE切片中仅3例见颗粒样变性,IgG切片中仅见1例阳性,其余都正常。通过克山病区50例家鼠心肌免疫酶标的观察,发现有24%的标本存在IgG沉积,证明了病区家鼠心肌与病人心肌存在同样的IgG沉积及同样的心肌病理性改变。这一现象说明人与家鼠在同一地区条件下不同程度地都受到某些因素损害,以致产生同一结果。许多调查表明,克山病区常伴有动物缺硒病,此外,用克山病区粮喂养的动物其心肌坏死的检出率较非病区明显增加。实验表明病区鼠心肌损害和IgG沉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病区病人心肌损害及病人心肌IgG沉积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心肌损伤与病区硒、粮、水因素有密切关系。心肌损伤后,导致继发性免疫病理过程产生。  相似文献   

13.
克山病病区12例急性心肌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云南省克山病病区急性致死性心肌炎暴发流行及其猝死的原因。方法 对12例在季节性群体发病中收集到的死亡病例,作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此类心肌炎暴发浒具有一定的发病特点,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间质性炎症反应,在9例心肌组织中,有8例肠道病毒RNA阳性。结论 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是云南克山病病区急性心肌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理州克山病病区及非病区人群发硒动态变化、相互关系及其差异的显著性.方法对大理州11个克山病病区县市366份发样、5个病区县的88份粮食样及1个非病区30份发样进行了硒含量测定分析,并对2个重病区人群发硒进行了11年的连续监测分析.结果克山病病区农业人口发硒水平在0.112~0.186 mg/kg,平均为0.154 mg/kg,粮食硒含量平均在0.016 mg/kg;病区非农业户的人群发硒含量达到0.208 mg/kg,而非病区发硒水平在0.267 mg/kg;病区农业人口的发硒水平与非农业人口发硒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区农业人口与非病区人群之间发硒水平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群发硒水平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与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呈正相关关系.硒预防克山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核酸杂交方法 ,结合病理学观察 ,对比研究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异同。结果 克山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各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 ;发病区 88.89%的病毒性心肌炎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而且几乎每例的所有心肌细胞均见阳性杂交信号 ;95 .2 4%的亚急型克山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且半数以上的标本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内出现阳性杂交信号 ;阳性信号在病毒性心肌炎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心肌细胞内的分布及阳性信号颗粒的形态并无明显区别。结论 柯萨奇 B4病毒与克山病及其病区病毒性心肌炎密切相关 ,其不同的病变特征可能是由于组成病因网的诸因素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16例小儿克山病,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对心肌病变进行定位观察发现,9例亚急型克山病和1例急型克山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类似北方急重型克山病严重变性、变质改变,对病变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讨论。其中6例慢型克山病均未见上述急性心肌损伤病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6例克山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和5例意外事故死亡病例(作对照)尸检材料,分别取左,右心室肌和横膈肌,作肌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的电镜观察,对各组病例肌细胞酶活性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克山病组横膈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轻度脱失,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产物脱失明显。而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虽有降低,但不如克山病明显。并对各组病例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的意义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克山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从流行病学、病理学、发病机理、临床防治及病因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克山病的研究近况,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发病机理及病因学研究,同时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病区“扩心病”的调查工作,为病区疾病的防治寻找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四组儿童发硒,其含量高低依次为:非病区农户儿童>病区城镇职工户儿童>病区农户儿童>新发克山病的患者,差别均非常显著。病区农户儿童和克山病患者均处于贫硒状态状;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硒无差异,而克山病却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因此认为低硒可能不是引起克山病发病的唯一病因;病区或非病区儿童发硒在性别上无差异,与克山病发病性别无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