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医学心悟》是清代医家程国龄所著的一部临床著作,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书中所论治咳首辨外感、内伤;以祛邪为要;用药需顾护正气的治疗原则,为治咳所必尊。据此所创止嗽散已成为治咳名方。  相似文献   

2.
《医学心悟》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医学心悟》是清代名医、著名新安医家程钟龄的代表作,集中体现其首先明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首创“汗、和、下、吐、温、清、消、补”八法、“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病因、仲景伤寒学说及理法方药等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及中医方剂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医学心悟》是清代医家程国龄所著的一部临床著作,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书中所论治咳首辨外感、内伤;以祛邪为要;用药需顾护正气的治疗原则,为治咳所必尊。据此所创止嗽散已成为治咳名方。  相似文献   

4.
《医学心悟》融汇了《内经》、《难经》及历代名医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之精华。提出“凡看伤寒以传经直中四字为纲领”。关于传经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并指出直中的治法,“当急温也。”遵循历代医家之旨,将六经分表里,将伤寒的辨证按表里寒热之不同四分为八。提出“邪之在经……均可汗之而已,邪之入腑……皆以下为功。”第二卷条分缕析伤寒论各经主要见证。如对四肢拘急一证从寒热表里不同角度去分析,辨证思路十分清晰。  相似文献   

5.
火证浅析     
田杰  郭丽颖  贾建伟 《陕西中医》2012,(9):1268-1270
<正>火证作为中医常见证,受到历代医家重视,自《内经》以来,火证病名不一,分类多样,病机繁多。仔细研究发现,从春秋战国时期火的概念提出,到金元时期阴火、相火学说的完善,至清代《医学心悟》中程钟龄治火  相似文献   

6.
李浩  梁琳 《北京中医药》2011,30(10):757-759
<医学心悟>一书体现了作者程钟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入门必读之书.本书首次将中医治法归纳为八类,称为"医门八法",并对八法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临床应用做了详细阐述.试对八法治病的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法方对应"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痰饮”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中对此设专节论述,阐述精详,今将其特点归纳如下,以期从中探究其诊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医学心悟》是清代医家程国彭所著,全书条理清晰,纲目分明,在卷三详论心痛之病.程氏继承和发展了张仲景的九心痛之说,将心痛概括为气心痛、血心痛、热心通、寒心痛、饮心痛、食心痛、虚心痛、虫心痛、疰心痛九型,针对性地予以不同方药论治,理论成熟,药味考究,方简效验,值得现代医家研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西文对中医辩证中直觉心悟的特点和作用,作了粗略探讨。认为作为一种反逻辑思维,直觉心悟构成了中医辩证的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辩证中的逻辑思维具有互补等作用,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古今医案按》由清代医家俞震撰,是中医医案名著,流传广泛,深受推崇。俞氏于每则病案后加注按语,其按语论析切当,辨真伪,别是非,析异同,详疑似,剖析人微,评论精辟。对待各医家学术思想,求同存异,褒贬分明,择善而从之,结合己见,阐明疾病治疗法则。此书不仅适合临床医生拜读,同样也适合医学生选读。现将余读此书心悟记之。  相似文献   

11.
《医学心悟》治痢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辨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痢散”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183;痢疾》,是程氏专为“痢疾初起之时”而立。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与痢疾临床表现类似,二者在中医学病机及辨证用药中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因此,历代中医文献中关于痢疾的论治经验对于我们深化UC的病机理论,丰富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医学心悟》是一本综合性临床医学著作,分析《医学心悟》内科、妇科涉及的205首方剂,利用计算机统计整理书中199组药对,根据药对功效可分为宣散配对、升降配对、补益配对、补泻配对、理气配对、理血配对、气血配对、除湿配对等八种不同类型配伍,《医学心悟》大量运用药对配伍提高方剂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心悟》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方法:从两书的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与创立方剂三方面,分析《伤寒论》对《医学心悟》的影响。结果:《医学心悟》的八纲辨证来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并补充丰富了辨证体系;《医学心悟》创立的"医门八法"是对《伤寒论》治则治法的凝练与提高;《医学心悟》所创立的方剂也深受伤寒方的启发。结论:《医学心悟》作者是善学伤寒者,他继承了仲景的衣钵并发扬光大了中医学。  相似文献   

14.
程钟龄的《医学心悟》,以其陈述医理持论平正,不偏不倚,其论虽似属平常,但言言切要,深入浅出,往往可使医者终生受益;其组方用药和平中正,药味不多,药不险峻,看似平淡,但疗效显著。多少年来,该书既是初学者的启蒙书,又是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的必读之物,传之海内外,流传甚广。现仅就笔者多年来学习《医学心悟》的点滴心悟体会,不揣简陋,愿与诸同道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心悟》中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方法: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医学心悟》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医学伦理学思想。结果:《医学心悟》所体现的医学伦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严谨诚恳、态度端正,医术精湛、减少失误,乱加指挥、旁人之误等方面。结论:《医学心悟》中蕴含的伦理学思想对当今临床仍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学心悟》是清代名医程国彭的代表作,本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的妇科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其重视后天之本,妇科病多从脾论治;临证辨证精审,不囿前人之说;用药慎思利害、注重宜忌、轻重有度以及重视产期将护的临证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家每多习用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笔者认为,八法中的“和”,不能仅理解为一种具体治法,而应是中医治法的总则。本文就此略陈管见,敬请斧正。 一、“和”为总则的理论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  相似文献   

18.
谢芬 《北京中医》2008,(4):268-269
《医学心悟》为清代名医程国彭撰著,程氏积30年临证心得,总结出八纲辨证、八法治病、伤寒主治四字论、火字解等学术思想,由于简明易行,对I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卫 《陕西中医》2010,31(11):1539-1540
启膈散,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所著之《医学心悟》一书。原方是为治疗“噎膈”所设。启膈散具有润燥降气,开郁化痰的作用,所针对的是噎膈轻症患者。该方的药物组成:沙参三钱,丹参三钱,茯苓一钱,川贝母一钱五分,郁金五分,砂仁壳四分,荷叶蒂两个,杵头糠五分,水煎服。笔者常运用其治疗一些内科疾病,疗效显著,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寸口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之一,历代医家非常重视,但左右关脉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一家争论焦点。但《黄帝内经》确立了脉学地位,王叔和的《脉经》"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至今广为临床医家应用。经过理论考证、临床实践发现"左关脉应对应于脾胃,右关脉对应于肝胆,"才符合人体脏腑对应原则,通过临床实践,符合临床疾病发病规律,能准确判断疾病的定位、病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