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胰腺癌外科治疗现状胰腺癌是消化系统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5%,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1]。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麻醉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胰头癌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围手术期死亡率<5%。胰头癌外科手术逐渐成为临床的常规手术,包括传统开腹手术以及具备时代特征的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蓬勃发展[1-3],胰头癌外科手术由强调安全性逐渐向追求根治切除转变,其中胰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机会。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切除的可能性小于20%,其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5%。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手段的普及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目前对于胰腺癌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胰头癌,胰体尾癌因早期发现困难,预后较胰头癌更差。关于胰体尾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范围的确定也较胰头癌模糊。  相似文献   

3.
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造成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及生存时间短等特点.Fortner[1-2]提出了分别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和腹腔干等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提高了胰腺癌切除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研究逐渐增多,使胰头癌的切除率从10%~20%提高至26%~46%[3-4],手术病死率<5%,5年生存率从原来的8%提高到20%[5-6].  相似文献   

4.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实体肿瘤。近2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5年存活率,在各个分期中均提高了近100%[1-2]。但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仍然是最低的[2]。尽管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多个研究报道预测,胰腺癌在2035年将成为肿瘤中排名第2的致死疾病[3]。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仍然任重而道远。胰头癌占所有胰腺癌的近90%[4]。直到现在(2019年),手术切除仍然是治愈胰头癌的唯一方法[5]。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综合其他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胰头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胰十二指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30年来发病率上升3~7倍。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胰头癌约占2/3。我院360例胰腺癌中胰头癌占75%。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报道胰腺癌2340例,胰头癌占70%。郑树森等2003年报道胰腺癌216例,胰头癌占70.2%。由于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临床研究亦多为胰头癌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部外科》2021,34(5)
胰头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病人的术前新辅助治疗、胰腺癌手术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其对病人的预后影响至关重要。由于胰腺癌特殊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胰腺外科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显著改善胰头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由此促使胰腺癌的治疗策略从单纯的"手术为先"模式向以肿瘤学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转变,依据胰头癌病人的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个人体能状况,制订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以提高胰头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治疗水平,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将75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癌患者按手术曰期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7),比较两者的生存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53%和29.73%;3年生存率分别为15.79%和35.14%;3年复发率分别为78.95%和3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病死率分别为5.26%和2.70%(P0.05)。结论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降低胰头癌术后复发率,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不能切除的胰头癌的姑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以胰头最常见,占70%~75%,外科手术切除是胰头癌唯一有可能得到治愈的方法。由于外科手术的进步,近年来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死亡率已降至0%~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20%~30%,但是胰腺癌中仅有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1]。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难以切除。因此,如何延长这些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将是多数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经验概述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姑息治疗。一、切除可能性的判断术前…  相似文献   

9.
胰头癌是十分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均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胰腺癌的发生据估计每年有24000个新病例,胰头癌约占2/3以上。本病早期诊断困难,预后极为恶劣。手术切除率约15%,术后5年生存率为7%~10%。由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死亡率与并发症过高的缘故,致使胰头癌的外科治疗一度陷入困境。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与围手术期监测的进展,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死亡率已有所降低,在有大量经验的外科中心其死亡率已降至3%以下。美国JohnsHopkins医院更有大宗手术病例连续无死亡的报告。手术切除已被公认…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预后恶劣,5年生存率仅1%~5%,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具有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沿神经束膜扩散至胰外的生物学特征,目前手术是唯一的可以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尽管胰头癌的手术方式已经多达十余种,但切除率不高,仅为10%~15%,手术死亡率10%~44%, 5年存活率<5%。近年研究报道胰周神经丛侵犯可能是导致胰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针对胰周神经清扫可能胰腺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诊治体会:附1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头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 12例胰头癌患者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通过B型超声、上腹部CT及ERCP术前检查 ,最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结果 9例病愈出院 ,1例因胃肠道瘘仍住院 ,2例术后 2个月内死于病房 ,胰瘘发生率为 16 .6 7% (2 / 12 ) ,胆瘘发生率为16 .6 7% (2 / 12 ) ,肠梗阻 1例 ,无消化道出血及手术死亡率。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能够降低并发症 ,提高切除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远期生存率低,其主要原因为早期诊断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临床上75%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甚至扩大的PD术对晚期胰腺癌仍不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且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60%[2],胰瘘发生率仍在10%左右[2,3],5年生存率仅为166%[1]。因而对如何提高晚期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特别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已越来越受到有关医生的关注。我科自1997年3月~1998年10月共对1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行…  相似文献   

13.
胰头癌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1年至2001年间我院收治的205例胰头癌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行根治性切除48例,切除率为23.4%;发生并发症15例(31.3%),死亡4例(8.3%).1981年至1991年间胰头癌手术切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5%和55.6%,而1992年至2001年间胰头癌手术切除率为27.3%,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比较两阶段的手术切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要提高胰头癌的治愈率关键仍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的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肝门淋巴结清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迄今为止,胰腺癌病人预后仍不令人满意,其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10%。胰腺癌首要转移途径是经淋巴转移,对根治性手术标本淋巴结检查发现胰头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达56.0%~78.6%,即使肿瘤直径<2cm的小胰癌,30%~50%的病人也已发生淋巴结转移,表明大部分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研究显示,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的胰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为14%~57%[1~3],而淋巴结阳性的病人仅为0%~7.7%。因此,淋巴转移是影响胰腺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极差的预后使得各国学者越来越重视此类病人的淋巴转移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广泛淋…  相似文献   

15.
2014年美国肿瘤统计年鉴指出,胰腺癌在癌症死亡率中高居第4位,每年估计有46 420例病人被诊断为胰腺癌,另外约有39 590例病人因胰腺癌而死亡,其中大部分为胰头癌[1]。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adical of 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是目前唯一对胰头癌有可能达到治愈效果的手术。由于胰头周围有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  相似文献   

16.
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探讨(附5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 5年的胰腺癌治疗情况 ,探讨提高胰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46例胰腺癌的治疗情况 ,男 2 4 5例 ,女 10 1例 ,中位年龄是 6 0岁 (30~ 92岁 ) ;同期外科收治 2 79例 ,占同期病人总数的 81% ;胰头癌 2 2 6例 ,占病人总数的 6 5 %。分析了胰腺癌发病的主要症状、围手术期的管理、就诊时的病期情况、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 外科住院的 2 79例病人中施行手术者 2 37例 ,手术率 85 % ,围手术期死亡率 5 4 % (13/2 37)。 2 37例外科手术病人中 ,胰头癌根治切除率 2 7% (6 2 / 2 2 6 ) ,4 8例胰头癌行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时间 4 0~ 10 0h (6 6± 1 3h) ,术中输血量 4 0 0~ 310 0ml(92 3± 5 5 3ml)。 1和 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71%和 35 %。结论 加强对本病生物学规律的认识 ,做到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是提高疗效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均有增长趋势,欧美地区增加了3倍。我国发病率虽低于欧美,但据北京、上海几家报道,其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胰腺癌中,约2/3癌肿位于胰头,另有约1/3位于胰体尾或全胰。由于胰腺位置深在,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诸如胰头癌的梗阻性黄疸、胰体尾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是治疗效果最差的腹腔器官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具有较恶劣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以及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有转移或局部侵犯,胰腺癌的预后较差,目前,总体5年生存率不超过5%,纵然行根治性手术,实际5年生存率不超过10%~20% [1-2].根治性切除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首要选择,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已于2007年发表了<胰腺癌诊治指南>.本文就胰头癌手术治疗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胰头癌的规范性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 ,随着早期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水平及手术技术的提高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下降 ,死亡率已降至 1 %~2 % ,5年生存率提高至 2 0 %~ 40 % [1 ] ,因而手术仍是根治此病的唯一手段。治疗技术的发展 ,使内支撑治疗、姑息性放化疗及腹腔镜手术等可很好地代替不能切除胰头癌的姑息治疗方法 ,可减少病人痛苦 ,提高生存质量 ,因而术前对胰头癌可切除性进行正确判断 ,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拟从这方面进行讨论 ,以供同道参考。胰头癌的术前分期  术前分期的目的是术前判断胰头癌能否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0.
胰周淋巴结和神经丛的解剖学分类与胰头癌扩大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西方工业国家已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胰腺癌好发于胰头部,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发现和确诊时已有局部侵犯和/或远处转移,其侵袭性强、恶性度高、预后恶劣,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2%。获根治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5%-20%。而且近年来其疗效并未获得实质性提高,故胰腺癌又有“癌中之王”和“21世纪癌”之称。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但在手术范围上尚存争议。现今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对Ⅰ、Ⅱ期和部分Ⅲ期胰头癌患者行扩大根治切除术,以追求阴性切缘并提高5年生存率。由于胰腺头部毗邻器官较多,胰头癌扩大切除术中清扫淋巴结和神经丛的范围尚未规范。本文将从解剖学的角度重点讨论胰头癌扩大切除术中相关淋巴结廓清及神经丛侵犯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