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补气养血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慢性胃炎治疗的124例患者的诊疗资料,因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接受补气养血中药治疗和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87.1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共有10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6.13%),其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补气养血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慢性胃炎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多潘立酮;中药组予口服健脾清化饮;西药组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颗粒、多潘立酮。三组一个疗程均为8周。西药组合并Hp感染者,加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口服一周。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病理、C14呼气试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同时密切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胃镜疗效:治疗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且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Hp根除率: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Hp治疗期间西药组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和中药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对胃镜疗效及Hp根除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因此,病证结合,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可以优势互补,减毒增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51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2组总疗效、H.pylori转阴率、血清胃泌素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H.pylori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13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62例,中药对照组66例,分别采用西药丽珠得乐、甲梢哇、普鲁苯辛、多酶片和中药和胃健中汤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5例,用前两组用药同时治疗。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但复发率要低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结论:对慢性胃炎治疗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配合子午流注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7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消化科门诊和病房诊治的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和子午流注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封包治疗的为对照组(30例)。治疗周期为5 d。观察指标包括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整体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康复时间)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联合使用中药封包配合子午流注治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缓解症状的时间减少,胃脘部疼痛、痞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症状缓解,整体的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四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胃汤,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在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 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9.
王连清 《河南中医》2013,(12):2138-2139
目的:观察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中药组给予理肝活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多潘立酮、雷尼替丁口服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中药组、穴位埋线+中药组3组,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穴位埋线+中药组采用上述两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穴位埋线组与中药组和穴位埋线+中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85例治理慢性胃炎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临床使用汤药治理慢性胃炎的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方法:抽取我院中医门诊慢性胃炎的中药处方1780张,统计每张处方中各种中药出现的频率。结果: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中以补益药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理气药和消食药等。结论:中药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对症及支持性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0.00%,总有效率98.87%,对照组痊愈率53.33%,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般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168例慢性胃炎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从慢性胃炎辨证论治入手,研究慢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一般规律。结果慢性胃炎的症状,共计32种,胃痛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脘腹胀满;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约占3/5。慢性胃炎患者之所以普遍病程长、体质差,与血瘀病机有关。其实,血瘀应当发生于气滞之后,气滞才是慢性胃炎贯穿始终的病变。统计168例病历中所用中药,共计92味,慢性胃炎常用药使用频率分析结果:陈皮使用频率最高,茯苓稍次,其下依次为砂仁、半夏、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结论慢性胃炎具有15个主要症状表现,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为陈皮、茯苓、砂仁、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中健脾中药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慢性胃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基础西药的治疗方案,观察组的45例慢性胃炎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中健脾的中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7.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中药可以修复慢性胃炎患者溃疡糜烂的黏膜,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温中健脾中药治疗中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及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7例及针药结合组131例,15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结果178例慢性胃炎患者中,47例经中药治疗45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胃粘膜病变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72.3%,131例经服中药及针刺治疗45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胃粘膜病变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针药结合组,胃镜结果显示,胃粘膜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1)。结论单纯中药及针药结合对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胃粘膜的修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提示临床治疗各型慢性胃炎,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陈燕  冯治平 《光明中医》2016,(12):1824-1825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加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蜡疗和中药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能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 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理气活血中药对慢性胃炎胃动力的影响以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将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理气活血中药治疗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与采用常规疗法的33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三维超声对其胃功能进行测定,以研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加入了理气活血中药的观察组疗效较好,治疗后患者的胃动力明显得到了改善.结论:理气活血中药对慢性胃炎胃动力有积极的影响,对于患者胃动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转阴率为76.19%,对照组转阴率为45.0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腹痛消失时间、治疗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分泌情况,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