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妇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术前、术后每月性生活次数及满意度。结果:子宫肌瘤剔除组及子宫次切除术组患者术前术后性生活次数及满意度均无明显变化。全切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下降。结论: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无明显影响,子宫全切术可使患者性生活质量下降,应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术以及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性激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24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子宫次全切术)、C组(子宫全切术),比较三组患者促性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_2)水平和性功能评分。结果 A组术后6个月FSH、LH、E_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6个月FSH、LH水平上升(P0.05),E_2水平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项性功能评分较术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心理评分低于术前(P0.05);C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欲、性心理、性高潮、射精时间评分低于术前(P0.05),异常症状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和性功能的影响较小,临床中应首选,子宫次全切术次之,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和性功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7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个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性生活质量评分及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LH、FSH、E2水平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较术前变化,但研究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及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指标评分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机体康复用时,改善盆底功能,且对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2007~2009年在我科行LSH术和LAVH术的患者共122例,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 LSH组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8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内性生活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近期性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远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经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其机体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3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5例子宫肌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8)与对照组(n=17)。研究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FSH水平提高幅度高于研究组,对照组E2水平下降幅度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应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手术对机体卵巢功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因子宫肌瘤在该院手术治疗的绝经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子宫肌瘤切除术组(A组)、次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女性激素3项[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检测,并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对性生活进行评估。结果 A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激素3项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激素3项检测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FSFI量表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FI量表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中子宫肌瘤切除在保护卵巢功能及提高性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方式对妇科内分泌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切除患者10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次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内分泌水平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子宫切除术对内分泌水平与性生活质量无影响,术后对患者心理及生活健康教育,可有效恢复内分泌水平及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72-4274
探讨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切术,观察组采用剔除术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术后排卵功能的恢复情况。全切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LH水平、FSH水平明显上升,E2水平明显降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不显著,LH、FSH、E2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和剔除术组对比,全切术组术后LH水平、FSH水平明显更高,E2水平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全切术组对比,剔除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功能恢复病例明显更多,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全切术对比,剔除术组手术时间(79.6±18.2min)、肛门排气时间(18.0±6.2d)、住院时间(8.8±1.2d)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80.6±36.2ml)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和子宫全切术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次全子宫切除与全子宫切除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两组E2、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子宫和全子宫切除术都会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将104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比较入院后及术后3个月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有助于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剥离术、子宫次全切术及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A组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剥离术治疗,B组采用子宫次全切术,C组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检测各组孕酮(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B组、C组患者E2水平低于A组患者,但B、C两组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激素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低于B、C两组(P<0.05),但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全/次)切除术比较,子宫肌瘤剥离术保留子宫正常的解剖结构且较好的保存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可延缓卵巢等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78例,均为良性病变.将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实验组,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E2、FSH及LH水平的无明显差异,术后实验组E2、FSH及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程度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性生活满程度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而手术后所有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均下降,但两种术式对性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行手术治疗患者,所有完成随访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即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组、腹腔镜下单纯子宫全切术组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双侧输卵管切除组,观察其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激素水平的变化以了解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试验组术前5项激素水平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5项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全切术(包括保留输卵管和切除术输卵管)后FSH、LH均升高,E2、P水平均下降,T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全切(包括保留输卵管和切除术输卵管)术后1、3、6个月两组之间5项激素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与宫腔镜组比较术后1个月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FSH、LH、E2、P值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不同,子宫全切术可引起绝经前妇女卵巢功能下降,同时切除输卵管并不会加重子宫全切术对绝经前妇女卵巢功能的影响,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彬县地区2011~2013年100例24~50岁、因子宫良性疾患行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术的病患,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其中行子宫全切术患者62例,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38例。对患者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婚产数、与配偶关系、性欲、性交痛、性高潮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女性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子宫次全切术对于女性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优于子宫全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子宫次全切术较子宫全切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7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组(行子宫肌瘤剥除术)22例、B组(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保留双附件)67例和C组(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18例。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术前,术后8、24周性激素FSH、LH、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周FSH、L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FSH、LH、E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8周FSH、L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FSH、L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1年内出现围绝经症状比例分别为9.1%、23.9%、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全子宫切除术后女性远期性生活现状。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134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性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并探讨影响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阴道长度、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2年患者性欲及性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者占38. 06%,低于术前者占33. 58%,较前提高者占28. 36%;134例患者术后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及FSFI各6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年龄大、附件切除、宫颈切除、产次多、配偶关系不和谐均为术后2年性生活质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年龄大、附件切除、宫颈切除、产次多、配偶关系不和谐等均为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2010年期间接受子宫全切术的妇女100例,其中按照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均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未涉及心理辅导.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2组妇女手术前后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及术后第3~6个月内性生活频率.结果 观察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术前(P<0.001),同时也显著低于观察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内性生活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子宫全切术后妇女的性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160例和非干预组160例,2组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血管介入治疗各40例.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及诺丁汉健康量表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婚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间诺丁汉健康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和Olson婚姻质量各项记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非干预组中全子宫切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婚姻质量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或P<0.01),次全子宫切除组、肌瘤剔除组及血管介入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婚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或P<0.01).手术后,干预组中全子宫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肌瘤剔除组及血管介入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非干预组降低,婚姻质量评分较非干预组升高(P<0.05或P<0.01).2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均正常,手术前后女性激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手术前后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LUAO)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女性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LUAO治疗组(实验组,65例)和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外周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子宫动脉阻力系数、子宫动脉搏动系数、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卵巢动脉搏动指数的变化水平及术后月经量、肌瘤复发率、妊娠及生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3月E2水平较术前下降,FSH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12月各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3、6、12月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卵巢动脉搏动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月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术后12月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LUAO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月经过多等症状,避免肌瘤复发,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腹腔镜下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组、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各40例。比较术前、术后三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窦状卵泡数(AFC),通过Kupperman问卷调查表评估更年期症状判定患者的卵巢功能。结果术后,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MH、E2水平均降低,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的FSH水平升高(P<0.05);术后,全子宫切除组FSH、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P<0.05);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FSH水平高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P<0.05);术后3个月,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FC均减少(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潮热等更年期相关症状。结论本研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