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5,25(5):366-368
目的:阐明腧穴部位与其主治关系的规律性.方法:通过分析腧穴理论中的类穴(特定穴)、经络理论以及针灸歌赋中的配穴经验等,揭示隐含其中的前人对腧穴主治规律性的认识.结论:腧穴主治的特点和规律与腧穴部位相关.对腧穴主治规律的认识,古代针灸文献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内容,即:经络理论,腧穴理论,配穴经验.经脉是对纵向部位腧穴主治规律性的表达,类穴是对称部位腧穴主治规律性的表达.一般重视前者,后者因理论性较弱和间接性表达而被忽略.  相似文献   

2.
以针灸专篇为重点,对《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针灸文献进行逐字对勘,发现两版本在篇次篇题、条文编次,腧穴顺序、穴名及定位等方面多有异同;宋校本增补大量针灸文献。比对结果的分析显示,宋校本篇次排列更为严密,篇题确立更为准确,治方、腧穴及其主治归类更为有序合理,穴名及定位更为规范统一,病种、主治病症、针灸禁忌等方面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强了《千金要方》针灸文献学术框架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强化了该书的临床实用性。另一方面,宋校本存在若干失误及大量径改原书、所据文献不明之处。结合以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宋校本针灸文献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对宋人整理《千金要方》针灸文献的理念、原则、参考文献、方法程式及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考察,辨章学术,以便有效利用其文本资料,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灸歌赋腧穴主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晓冬  黄龙祥 《中国针灸》2006,26(5):381-384
针对古代针灸歌赋在传抄、转述、加工等流传过程中常发生歌赋内容的扭曲、失真现象,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提出若干整理研究歌赋腧穴主治的方法:①利用歌赋注文进行研究;②同源文献比较研究;③注重考察原始文献;④比照腧穴文献研究;⑤计算机文献系统的辅助应用。通过例证说明,对针灸歌赋腧穴主治的研究,应重视多种方法的广泛运用,采取多种文献的综合刹用,才能实现有效地挖掘和继承。  相似文献   

4.
《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云  黄龙祥 《中国针灸》2006,26(11):821-824
目的:探讨《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理解方法。方法: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重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文献原意和内涵。结论: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必须进行层层递进式剖析,并鉴别其中针灸方与腧穴主治内容、不同的腧穴主治成分、症候群组、病名与症状4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现代针灸教材中治疗腹泻的腧穴,优选治疗腹泻"同功穴"规律谱。方法基于网络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检索出针灸教材中主治腹泻的腧穴,对其进行腧穴归经,归属部位,频次和规律谱分析。将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3篇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腹泻的腧穴共有109个,出现频次为27(100%)的腧穴有天枢、足三里、公孙、脾俞,其中,膀胱经腧穴占腧穴总数的22.01%;胸腹部腧穴占腧穴总数的33.03%;且规律谱与《国家标准·腧穴主治》相一致,与古今文献记载基本一致。结论规律谱中的腧穴,可为针灸腹泻的临床处方选择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邵素菊  秦小永 《中国针灸》2007,27(9):709-711
目的:整理《普济方》有关针灸内容,为后学学习古代针灸文献提供参考。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普济方》为蓝本,整理《普济方》中有关针灸的经络腧穴、刺灸方法、治疗取穴等内容。结论:《普济方》收集大量针灸文献,择各家之所长,汇历代之精华,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性和临床实用价值,为针灸文献的保存、考证、校勘等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临床疗效观察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56篇文献,涉及56个针灸处方,75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443次。其中百会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的经脉为督脉、胆经、肝经和胃经,使用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下肢,特定穴使用主要以五输穴和原穴为主,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百会-太冲-风池,对频次≥6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4大类,3类腧穴分别治疗气郁化火、脾虚痰聚与阴虚火旺三类兼证,1类腧穴发挥“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特点。结论:本研究归纳出针灸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选穴特点,为临床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教材、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中主治痫证的腧穴规律,整理痫证"同功穴"规律谱,为腧穴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检索与人工检索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痫证的腧穴,分析痫证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主治痫证的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分析,腧穴归经分析,腧穴归属部位分析,规律谱分析,古代医籍以及现代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痫证的腧穴共有109个,其中出现频次为27(90%)的腧穴有2个;在归经方面,以督脉腧穴最多,占总腧穴的20.18%;从腧穴所在部位看,以头面部最多,占总腧穴的33.03%。结论:我们将使用频次在24次以上的腧穴纳入一级谱,共有17个,一级谱中的17个"同功穴"与古今文献记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规律,整理胃脘痛"同功穴"规律谱,为腧穴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检索与人工检索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分析胃脘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对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分析,腧穴归经分析,腧穴归属部位分析,规律谱分析,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233-2013》、205部古医籍以及312篇现代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共有54个,其中出现频次为27(100%)的腧穴有7个;在归经方面,以足阳明胃经腧穴最多,占总腧穴的24.07%;从腧穴所在部位看,以胸腹部最多,占总腧穴的35.19%。结论我们将使用频次在24次以上的腧穴纳入一级谱,共有16个,一级谱中的16个"同功穴"与《国家标准·腧穴主治》高度一致,与古今文献记载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五腧穴即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针灸资生经》集宋以前针灸之大成,五腧穴记载丰富,主治病证繁多,疗效确切,因分布于四肢临床应用频繁,井穴更是取穴方便,治疗病证丰富,但相关机理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针灸资生经》五腧穴分布,特别是井穴分布情况、各个井穴分布频率、十二井穴主治病证、井穴灸法的运用、单穴应用以及井穴配穴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五腧穴之井穴的应用规律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敦煌医学卷子P.2662V中的紫苏煎为治疗肺病上气咳嗽或吐脓血之证所设,以该方灵活加减化裁治疗日久不愈之咳嗽,效果甚佳,经与传世文献《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等方书进行对比,发现没有与敦煌紫苏煎组成相同的医方,即使方中含有紫苏或苏子的治疗咳嗽方,药物组成也不相同,其功用也有所不同,这说明紫苏煎是秘藏藏经洞而在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的珍贵方药,从紫苏煎中的药物牦牛酥、诃勒皮等组成来看,该方很有可能来源于敦煌西域的医家,也有可能是中原医家经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后经当地医家结合外来药物化裁而成,这两种情况均反映了丝绸之路医药文化中的中原医药文化与敦煌西域医药文化的密切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针灸方选穴规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搜集整理大量古代针灸处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不同时期针灸方的选穴规律:在宋以前,针灸方主要是单穴或少量穴位成方,选穴首要选阿是穴,其次多选相应的经脉穴或五输穴,也就是以局部穴位为主,配伍相应的远端穴位;宋以后,针灸方以多穴方为主,多用循经选穴和辨证选穴方法进行推导组方.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中医民族药源远流长,造就了大量民族民间经验方和经典名方,在临床医疗和相关科研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的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整理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次开发研究情况分析,得到云南中医药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启示开发思路。制约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主要问题为:资料收集整理不齐,临床应用缺乏相应的质量考评标准和系统的安全性总结;现行法律法规对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方有效性及合法产权界定尚不完善;二次开发利用不创新等。对流落民间,口耳相传但尚未被整理在册的药方应该及时保存记录,妥善保护,建立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标准;建立云南民族医药数据库,完善民族医药保护制度;对现有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进行创新及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等间距抽取处方的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496张)为对照组(管理前),2018年7-12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865张)为观察组(管理后)。成立PDCA管理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开展PDCA管理前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理情况和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情况。结果开展PDCA管理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格率由7.31%降至2.04%(P<0.01);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由(3.60±1.64)分升至(6.45±1.40)分(P<0.01)。结论PDCA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何兰娟  朱向东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344-234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泄泻》篇中治疗泄泻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泄泻及新药法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中医药治疗泄泻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泄泻的94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3首。研究表明,《临证指南医案》中收录治疗泄泻的方剂以祛湿、补虚为主,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苦甘辛,体现了"运脾化湿"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37-740
目的 :研究近16年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00~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文献,对中药复方的用药种数、种类、频次、性味、归经采用频数分步法进行统计,总结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63首复方总共使用15类113种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含11味药)依次为:远志、石菖蒲、熟地黄、牡蛎、龙骨、龟甲、白芍、五味子、茯苓、山药、山萸肉;前5位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涩药;药性以温为最,其次为凉、寒、平;药味以甘味为最,其次为苦、辛、咸、酸;用药归经总频次以肝经为最,其次为心、肾、脾、肺。结论: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以补虚、安神、清热、平肝为主,兼以健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实验学角度进一步揭示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及枳实薤白桂枝汤不同配伍对心肌缺血、缺氧时指标影响的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对比三方耐缺氧时间。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三方心电图T波变化百分率及对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栝蒌薤白类方均有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作用,但栝蒌薤白白酒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优于枳实薤白桂枝汤。栝萎薤白类方均有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趋势,其中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作用明显;而对心肌酶三方均有降低趋势;在对过氧化物的影响中,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作用明显优于栝蒌薤白白酒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结论栝蒌薤白类方均有抗急性心肌缺血和缺氧的作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的抗缺氧作用明显优于枳实薤白桂枝汤;而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抗氧化作用明显优于栝蒌薤白白酒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分析治疗失眠经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自1955年以来文献中治疗失眠的仲景经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失眠经方中常用的药物、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根据73首方剂的分析,明确治疗失眠经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27个,核心组合29个,及演化新处方4个。结论:初步揭示了治疗失眠经方的组方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可应用于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和新方发现。  相似文献   

19.
经方因其疗效卓著,备受医家推崇,历传不衰。虽年移代革,英才辈出,时有发挥,然总不能脱经方之渊源。时至今日,仍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众名医高手无不奉为圭臬。高社光教授是著名中医临床家,一直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长于内科疑难杂病,旁及诸科,临证善用经方,平中出奇,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组分结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丰富发展。该文在归纳总结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组分结构提出的背景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创新中药制剂中的作用和进展。组分结构研究推动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变革,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