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2和XRCC5基因多态性与肺癌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手术肺癌患者应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XRCC2、XRCC5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肿瘤组织对卡铂(CBP)和顺铂(DDP)的敏感率,XRCC2、C41657T T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者为70.2%和66.7%,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的53.7%(χ2=3.97,P=0.046)和49.5%(χ2=4.25,P=0.039),T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个体的肿瘤组织对CBP和DDP敏感性是C/C基因型者的2.06倍(经病理类型校正后的OR值为2.06,95%CI为1.02~4.18)和2.07倍(经病理类型校正后的OR值为2.07,95%CI为1.04~4.14).XRCC2 G4234C C等位基因(G/C+C/C)和G/G基因型个体的肿瘤组织对CBP和DDP耐药组和敏感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P组χ2=0.09,P=0.766;DDP组χ2=1.63,P=0.202).XRCC2 4种单倍体型分布在对CBP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DP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22),41657T/4234G单倍体型患者的肿瘤组织对DDP敏感性是携带41657C/4234G单倍体型患者的2.18倍(OR=2.18,95%CI为1.15~4.12).肿瘤组织对CBP和DDP的敏感率,XRCC5 G74582A G等位基因(A/G+G/G基因型为57.9%和61.8%,A/A基因型为62.2%和50.0%,耐药组和敏感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P组χ2=0.28,P=0.594;DDP组χ2=2.13,P=0.144),XRCC5C74468A A等位基因(A/C+A/A)者为52.9%和62.7%,XRCC5 C74468A C/C基因型者为63.6%和52.5%,耐药组和敏感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P组χ2=1.60,P=0.205;DDP组χ2=1.43,P=0.231).结论 XRCC2 C41657T SNP与患者肿瘤组织对CBP和DDP的敏感性相关.与41657C/4234G单体型相比,41657T/4234G单体型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对DDP的敏感性.XRCC5G74582A、C74468A SNP与患者肿瘤组织对CBP、DDP的敏感性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KRAS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4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91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法对KRAS基因3’UTR区域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2587(G > T) 、rs12245(A > C)、 rs1137282(A > G)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分析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倍型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和临床分期(I+II期、III+IV期)的相关性。  结果   rs12587(G > T)位点等位基因G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8,OR = 1.365,95%CI 1.086~1.716);在显性模式下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G/T+T/T)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P = 0.011,OR = 0.70 ,95%CI 0.53~0.92)。病例分层分析发现,鳞癌组与对照组的rs12587(G > T)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P = 0.001);在显性模式下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G/T+T/T)患肺鳞癌的风险显著降低(P < 0.001,OR = 0.45 ,95%CI 0.30~0.68)。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组与对照组rs12245(A > C)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显性模式下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A/T+A/A)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P = 0.028,OR = 0.73 ,95%CI 0.55~0.97)。病例分层分析发现鳞癌组与对照组的rs12245(A > C)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P = 0.001);在超显性模式下,基因型为A/T的个体患肺鳞癌的风险显著降低(P<0.001,OR = 0.43 ,95%CI 0.28~0.67)。  结论  KRAS基因3’UTR区域SNP位点rs12587(G > T)等位基因G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及鳞癌发生的风险因素。SNP位点rs12245(A > C)等位基因A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XRCC5 C74468A和G74582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中国河北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rimer-introduced restriction analysi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IRA-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 检测352例肺癌患者和404例健康对照者XRCC5 C74468A和G74582A的基因型,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及其对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单体型分析采用EH软件.结果 吸烟可显著增加中国河北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校正后的相对风险度的比值(odds ratio,OR)为3.4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7~4.98].XRCC5基因C74468A和G74582A 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RCC5 C74468A多态基因型分布在Ⅱ期肺癌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1,P<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A等位基因(A/C+A/A基因型)可显著降低Ⅱ期肺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校正后的OR值为0.46(95% CI=0.28~0.77).两个多态位点联合分析显示,单体型分布在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5 G74582A多态可能与中国河北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而XRCC5、C74468A多态A等位基因(A/C+A/A)可能降低河北人群Ⅱ期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5(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s alpha5, CHRNA5)基因-1640 C/T(rs382978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anger测序方法,检测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31例健康对照者CHRNA5基因-1640C/T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观察该位点基因多态性是否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及病理类型相关。结果 两组人群均存在CHRNA5基因-1640C/T多态性;两组人群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肺癌组CT+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各自患肺癌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的1.77倍(95%CI: 0.93~3.36)和4.70倍(95%CI: 1.23~17.99);-1640T在肺腺癌中分布频率较非腺癌中高(P<0.05)。结论 CHRNA5基因-1640C/T多态性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相关,该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吸烟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肺癌,尤其是肺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基因SLC2A1 XbaI G>T和-2841 A>T基因多态性与 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12例河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LC2A1基因XbaI G>T和-2841 A>T多态性,统计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腺癌与鳞癌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各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C2A1基因XbaI G>T多态性位点GG、GT、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6%、43.8%和2.6%,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5.4%和24.6%;-2841 A>T多态性位点AA、A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41.0%和9.0%,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71.0%和29.0%。腺癌与鳞癌的XbaI G>T和-2841 A>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XbaI G>T和-2841 A>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与XbaI G>T及-2841 A>T多态性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YP2D6*10等位基因C188T和G426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法检测118例肺癌患者和按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118名正常对照者CYP2D6基因C188T和G4268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与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与吸烟在肺癌发生中的联合作用.结果 非T188/T(C188/C C188/T)基因型和非CA268/C(G4268/G G4268/C)基因型与肺癌均有中等强度关联.按照吸烟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不吸烟者、轻度吸烟者中携带非T188/T基因型或非CA268/C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风险增高.但是CYP2D6非T188/T基因型或非CA268/C基因型与吸烟在肺癌的发生中均不存在交互作用,CYP2D6C188T、G4268C两位点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T188/T和C4268/C基因型在不吸烟者和轻度吸烟者中可能作为保护因素而降低肺癌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DNA修复基因XRCC3-24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发生关系。方法103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作为病例组,1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外周血。XRCC3-241基因分型检测采用Taqman探针PCR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XRCC3-241的SNP。结果在139例健康体检者中,118例为C/C基因型,占总数的84.9%,21例为C/T基因型,占总数的15.1%。在103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中,91例为C/C基因型,占总数的88.3%,12例为C/T基因型,占总数的11.6%。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T/T基因型。结果表明,携带T/C基因型的人患非小细胞性肺癌的风险性是C/C基因型的1.004倍(P〉0.05)。非小细胞性肺癌组吸烟个体的比例(68.9%)明显高于对照组(36.7%);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P〈0.01)。结论XRCC3-241 SNP与非小细胞性肺癌发生的风险无相关性;吸烟显著增加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刘东声 《求医问药》2014,(15):210-211
目的:观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进行治疗时其对化疗的敏感性与受体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基于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技术进行检测,检测对象包括受体外周血DNA修复基因XRCC1 194位点、XRCC1 399位点多态性的水平,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NP方案进行化疗,对其化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在使用该方案的情况下其对化疗的敏感性与受体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组中含T等位基因(CT+T/T)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XRCC1基因194位点C/C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中XRCC1基因399位点G/G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5.14%,XRCC1基因399位点G/A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37.84%,XRCC1基因399位点A/A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25.00%,三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XRCCl基因codonl94和codon399位点的多态性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进行化疗的敏感性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X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电子检索1990年1月-2010年1月VIP、CNKI、CBM、万方数据库、PubMed及EBSCO数据库,收集有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文献,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效应指标,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异质性检验.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本次Meta共纳入7篇文献,累计病例915例.其中Arg/Trp和Trp/Trp等位基因同Arg/Arg比较,OR值分别为2.63[95%CI(1.96,3.53)]、2.27[95%CI(1.45,3.56)].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XRCC1基因第194位变异型(Arg/Trp或Trp/Trp)对铂类化疗敏感性优于野生型(Arg/Ar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MMP-13)启动子区-77bp 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我国北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161例,腺癌139例)和300例健康对照个体的静脉抗凝血5mL,以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MMP-13-77A/G SNP进行基因分型,比较NSCLC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结果 NSCLC病例组中吸烟个体的比例(62.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6.30%)(x2=39.54,P=0.00),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OR值为3.74 (95%CI=2.451~5.705).健康对照组中的MMP-13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上游77bp处A/G SNP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MMP-13基因-77A/G多态性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50.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4.33%(x 2=4.332,P<0.05).MMP-13基因-77A/G SNP基因型分布在NSCLC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8.638,P<0.05).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能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OR=1.309,95% CI=1.033~1.659).根据NSCLC病理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MMP-13基因-77A/G SNP与肺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肺腺癌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性别和个体吸烟状况校正后的OR值为1.512(95% CI=1.128~2.028).结论 吸烟可以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MMP-13基因SNP与NSCLC的发病风险相关,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NSCLC尤其是肺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单体型分布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外显子C26304T、G27466A和G28152A三处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组和以1:3成组频数匹配原则获得的252例对照组进行研究,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单体型分布采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分析软件进行预测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吸烟状况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曾经或现在吸烟个体比例7.1%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5),性别、年龄、饮酒状况及一二级亲属家族恶性肿瘤史等基本特征因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多态基因型和多态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上述因素校正后,XRCC1 SNPs与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应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单体型分析软件显示,XRCC1 SNPs在各组内均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单体型组间分布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与乳腺癌的风险没有相关关系,各SNPs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中国山东汉族人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粘蛋白域蛋白 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3, 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T 882C以及T 574G的多态性,探讨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与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 RFLP)法检测449例哮喘患者以及386例正常对照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甘酸多态位点T 882C及T 574G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T 882C及T 574G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处于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一致;T 882C位点TT/TC/CC基因型频率以及T 574G位点TT/T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中为0/0.042?3/0.957?7,在对照组中为0/0.018?1/0.981?9;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以及单倍体型分布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TIM 3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T 882C、T 574G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rs689466G>A和rs5275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方法:运用TaqMan-MGB基因分型方法,检测中国汉族人群中26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和1 047例健康对照的rs689466G>A和rs5275T>C基因型,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分析其与头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研究的头颈部鳞癌患者和对照组在饮酒比例上有显著差异性(P<0.001),而环氧合酶-2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间分布并没有显著不同。进一步分层分析未能发现两位点的多态性改变与头颈部鳞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结论:COX-2 rs689466G>A和rs5275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部鳞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江苏人群JW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和21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标本检测了JWA启动子-76G/C和外显子3区723T/GSNPs的频率和分布,用DNA直接测序法证实SNPs变异。分析探讨JWA基因多态性和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结果:-76G/C多态性在消化道病例中的频率(19.3%)显著高于对照(10.7%)。-76G/C变异时罹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是正常时的1.99倍(调整的比值比:1.99;95%可信区间:1.14~3.48)。存在上述变异位点的男性患者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增加,而与性别及饮酒的关系不明显。723T/G多态性频率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和对照人群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JWA基因5'侧翼区的多态位点-76G/C变异显著增加江苏汉族人群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外显子3区多态723T/G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TNF-α基因启动子SNP-C/T(rs1799724)和ALCAM基因3'UTR区SNP-A/G(rs11559013)位点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云南地区汉族人群HCV慢性感染患者434例,健康体检人群444例.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SNP-C/T(rs1799724)和ALCAM基因3'UTR区SNP-A/G(rs11559013)的2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评估上述2个SNPs与HC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TNF-α基因启动子SNP-C/T(rs1799724)和ALCAM基因3'UTR区SNP-A/G(rs1155901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云南汉族群体中,TNF-α基因启动子SNP-C/T(rs1799724)和ALCAM基因3'UTR区SNP-A/G(rs11559013)与HCV慢性感染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脂肪肝(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分析和四引物法聚合酶链反应(Tetra primer ARMS PCR)的方法检测了4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67例酒精性脂肪肝和132例健康对照者的TRAI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707C/T、-665T/C、-621C/T和-597A/G的基因型,计算相应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707C/T、-665T/C和-597A/G位点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中未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性;-621C/T位点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中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且该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以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0.238/0.500/0.262、0.269/0.448/0.284和0.280/0.394/0.326。但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中国山东汉族人群中,仅检测到TRAIL基因启动子区-621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该多态性与脂肪肝的易感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