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p53蛋白的表达,并对肺癌组织中CD34单抗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肺癌组织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VEGF、p53蛋白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VEGF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阳性组MVD分别明显高于VEGF、p53蛋白表达阴性组(P<0.05);p53蛋白与VEGF表达均阳性组MVD明显高于p53蛋白与VEGF表达均阴性组(P<0.05).结论:VEGF、p53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与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突变型p53基因可能上调VEGF的表达.肺癌组织中MVD与VEGF、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突变型p53基因和VEGF在肺癌血管形成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p27、p53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肺组织和5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27,p53基因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p2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9.29%,而正常组织为80.00%。p27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53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27与p53之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从蛋白水平揭示p27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5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27与p5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的活检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表达在肺癌的发生、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1801,以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呈阴性,肺癌组p53蛋白阳性率55.6%(25/45),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p53蛋白阳性率25%(5/20)(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p53蛋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及诊断肺癌的较特异的肿瘤基因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FHIT(fragile histidine triadgene)基因缺失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检测42例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缺失和p53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缺失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8/42)和76.2%(32/42).FHIT基因缺失肺癌的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FHIT基因正常表达的肺癌(P〈0.01)。FHIT基因缺失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FHIT基因缺失和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16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VR)伪彩成像肿瘤红色色彩程度与其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25例肺癌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病灶VR伪彩成像,对每个病灶进行免疫组化p53蛋白表达检测.用肿瘤VR伪彩成像红色色彩程度代表肿瘤强化状况,分析肺癌病灶VR伪彩成像红色色彩程度与p53蛋白表达关系.结果:VR伪彩成像重度红色色彩肺癌5例,中度红色色彩肺癌8例,轻度红色色彩肺癌9例,无红色色彩肺癌3例.13例重、中度红色色彩肺癌肿瘤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62%,12例轻及无红色色彩肺癌肿瘤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3%.重、中度色彩组与轻或无色彩组肺癌p5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5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肿瘤的血管形成,刺激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红色色彩程度与CT强化程度存在一定关系,可通过病灶色彩程度,初步反映肺癌p53蛋白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p53基因是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放射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检测p53基因多态性将对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及预后提供指导意义。本文简要综述p53基因单核苷酸多肽性与肺癌及与其组织学类型和种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CT表现与p53基因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酶连接法的快速免疫组化和薄层CT扫描技术.探讨67例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p53基因表达异常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肺癌瘤体≥3cm.深分叶、有棘状突起、伪足征、淋巴结转移者与p53基因异常表达相关。肺癌瘤体≥3cm、深分叶、伪足征、有淋巴转移者与术后生存率低有关。【结论】薄层CT扫描征象和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107例疑诊肺癌患者的纤支镜标本进行p53基因分析,分析结果与病理对照或随访以证实阳性的可信度。结果 43例病理诊断肺癌的患者中,25例p53基因发生突变,占58.2%。在64例疑诊肺癌但病理学阴性的患者中发生p53基因突变18例,无p53基因突变的46例,经过28个月的随访,p53基因突变组有8例诊断为肺癌,占44.4%,而无p53基因突变组仅有2例诊断为肺癌,占4.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通过对患者纤支镜标本p53基因分析,能对高危人群及个体危险度进行较准确的估计,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p53蛋白在92例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6.3%,正常细胞中未见表达。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的阳性率(7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5.8%)(P<0.05),Ⅲ~Ⅳ期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82.9%),高于Ⅰ~Ⅱ期肺癌(56.1%)(P<0.01)。结果表明,p53蛋白是肺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其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RhoE、p53和caspase-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在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23例正常肺组织中RhoE、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hoE、p53和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86.67%、68.33%.RhoE在NSCLC中的表达与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hoE与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 RhoE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说明RhoE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hoE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新指标;RhoE与p53、caspase-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有望为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p53基因缺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Dual-FISH技术检测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41例原发性肺癌组织间期核中p53缺失情况.结果 p53基因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发病年龄有相关性(OR 值为18.775,95%CI为2.437~144.636;OR值为0.077,95%CI为0.007~0.874;P均〈0.05),即肿瘤分化程度是危险因子,分化程度越低,发生p53基因缺失的危险性越高.而发病年龄是保护性因子,即年龄越大,发生p53基因缺失的危险性越低.p53基因缺失率为34.2%(14/41),分化程度好的缺失率17.4%(4/23)低于分化程度差的71.4%(10/14)(P〈0.05),而与性别、组织类型、肿瘤转移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p53基因缺失与肺癌分化程度、发病年龄密切相关,检测该基因在肺癌中的缺失情况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测定血清p53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肺癌患者术前血清p53抗体,并以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5)而正常人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2)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病期有密切关系(P<0.01或P<0.05).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术前测定有助于判断肺癌进展和分期.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0.32,0.09±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0.33,0.30±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结合DNA测序法,检测53例NSCLC患者EBC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以32例健康体检者EBC标本作为对照。结果肺癌组53例EBC标本中扩增到1)53基因26例,其中10例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8.5%(10/26);正常对照组32例EBC标本中扩增到p53基因15例,但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检测EBC中p53基因的突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淼  陶晓南  张晓菊 《新医学》2006,37(11):723-725,F000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了解2种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2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的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组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的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在NSCLC组中,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组织中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73%比17%,64%比27%,均为P<0.01).肺癌组中不同分化程度肺组织的livin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l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可作为诊断NSCLC的特异性指标,亦为抗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肺癌患因抑郁、肺功能降低、自觉体力下降、疲乏、精力不济等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并发症或晚期恶病质将影响患生存期.目的:研究p53,p27,bcl-2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呼吸科和一所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1997-06/2002-12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76例,均为原发性肺癌,且未接受任何治疗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p53,p27,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76例标本中28例(37%,28/76)p53过度表达,34例(45%,34/76)p27过度表达,37例bcl-2过度表达(49%,37/76),7例患p53,p27,bcl-2均过度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bcl-2和p27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且高、低分化组间差异均有显性意义(P<0.05).但是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53,p27和bcl-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肺癌患者因抑郁、肺功能降低、自觉体力下降、疲乏、精力不济等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并发症或晚期恶病质将影响患者生存期.目的研究p53,p27,bcl-2三种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呼吸科和一所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1997-06/2002-12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76例,均为原发性肺癌,且未接受任何治疗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p53,p27,bcl-2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76例标本中28例(37%,28/76)p53过度表达,34例(45%,34/76)p27过度表达,37例bcl-2过度表达(49%,37/76),7例患者p53,p27,bcl-2均过度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bcl-2和p27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且高、低分化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53,p27和bcl-2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177;0.32,0.09&;#177;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177;0.33,0.30&;#177;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支镜后痰液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对29例怀疑为肺癌患者的痰液标本行p53基因5-8号外显子突就检测。结果:8例患者有p53突变,突变率为27.6%,其中以6号外显子突变率最高(17.2%)。p53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细胞学阳性率(P<0.05)。结论:纤支镜后痰标本p53突变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65例肺癌组织中Ki67的细胞增殖状态和p53表达与肺癌组织生物学特征,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变化在肺癌治疗中的意叉和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5例肺癌组织标本中Ki67、p53表达和MDR-1变化水平.结果:(1)在43例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均值为(47.91±23.22)%,腺癌为(34.8±19.44)%,癌细胞高分化组Ki67阳性表达均值低于中、低癌细胞分化组.在不同TNM分期组Ki67阳性表达均值没有明显差异.(2)43例鳞癌中有35例p53表达阳性(81.4%),在22例腺癌中有13例(59.1%)p53表达阳性.癌细胞高分化组p53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不同TNM分期p53表达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3)TNM分期Ⅲ期MDR-1阳性表达率比Ⅰ和Ⅱ期低,但在不同癌细胞分类组和不同癌细胞分化组间MDR-1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Ki67、p53和MDR-1基因免疫组化研究对临床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可提供有效的细胞增殖标记和细胞分子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